根粗壮,直伸,灰白色。茎基部多分枝,直立或上升,高20-40厘米,散生白色短柔毛。
羽状复叶有11-19片小叶,长3-5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狭三角形,长7-13毫米,下面散生短柔毛;小叶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5-7毫米,宽2-4毫米,先端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促柔毛,具促的小叶柄。
总状花序生多数花,稀疏,花序轴长3-8厘米;总花梗长7-13厘米,疏被白色短柔毛,苞片钻形,长约1毫米;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疏被黑色或混生白色短柔毛,萼齿狭三角形,长约为萼筒的1/3;花冠淡紫色或紫红色,旗瓣倒卵形,长6-7毫米,先端微凹,墓部渐狭成不明显的瓣柄,翼瓣长5-6毫米,瓣片狭长圆形,先端不等2裂,基部具短耳,瓣柄细,长约1.5毫米,龙骨瓣长4-5毫米,瓣片半圆形,基部具短耳及长约1.5毫米的细瓣柄;子房无毛,几无柄。
荚果椭圆形,长3-4毫米,先端具细弯长喙,淡栗褐色,有隆起的横纹,假2室,有薄的假纵隔;种子4-5颗,圆肾形,褐色,直径约1毫米。
花果期5-7月。[1]
主要生长于海拔1000-2000米的向阳山坡或砂石田中。
主要分布于甘肃。
黄白悬垂黄耆(植物研究室汇刊)
小叶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7-15毫米,宽2-4毫米。花淡黄色或近白色。总花梗、苞片及萼筒均被黑色短柔毛而与原变种不同。
产青海东部。生于海拔1600-3100米的半荒漠及碎石滩上。模式林本采自青海兴海。
橙黄花黄耆(变种)(植物研究室汇刊)
小叶卵形或倒卵形,长6-13毫米,宽3-5毫米。花橙黄色同原变种不同。
产甘肃东南部、四川北部。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兴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