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杜鹃花目 |
目英文名 | Ericales |
科中文名 | 蝶形花科 |
科拉丁名 | Papilionaceae |
属中文名 | 紫云英属 |
属拉丁名 | Astragalus |
种中文名 | 西巴黄耆 |
种拉丁名 | Astragalus laspurensis Ali |
生境 | 生境: 河滩 |
海拔下限 | 3000 |
海拔上限 | 30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巴基斯坦 |
国内分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种 名:西巴黄耆
二名法:Astragalus laspurensis Ali[1]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杜鹃花目 |
目英文名 | Ericales |
科中文名 | 蝶形花科 |
科拉丁名 | Papilionaceae |
属中文名 | 紫云英属 |
属拉丁名 | Astragalus |
种中文名 | 西巴黄耆 |
种拉丁名 | Astragalus laspurensis Ali |
生境 | 生境: 河滩 |
海拔下限 | 3000 |
海拔上限 | 30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巴基斯坦 |
国内分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短粗,木质化,地上茎斜上,高10-20厘米,被灰白色绒毛。羽状复叶有7-15片小叶,长3-5厘米;叶柄较叶轴短;托叶长约2毫米,基部与叶柄贴生,分离部分三角形,被白色毛;小叶倒卵形,长3-6毫米,宽2-4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两面密被灰白色伏贴毛。总状花序花序轴短缩、头状;总花梗腋生,较叶长1.5倍;苞片宽披针形,长约2毫米,有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花萼管状,长7-8毫米,被白色混生少量黑色毛,萼齿钻状,长约为筒部的1/4;花冠灰紫红色,后变黄色,旗瓣长9-14毫米,瓣片倒卵形,中部缢缩,先端微凹,基部宽楔形,瓣柄不明显,翼瓣长8-13毫米,瓣片狭长圆形,先端全缘,罕微凹,下部有耳,瓣柄比瓣片短,龙骨瓣较翼瓣短,瓣片半圆形,较瓣柄长;子房长约3毫米,有短柄,被开展的白色绵毛。荚果细圆柱形,向上弯曲,长约1.5厘米(幼果),先端有尖喙,被白色开展的长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