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格推理大师鲇川哲也真正的出道作,入选讲谈社主办的“新作侦探小说全集”。
作品中皮箱移动的灵感来自英国大师克劳夫兹的经典小说《桶子》,但又不是《桶子》的复制品。鲇川哲也以克劳夫兹的“矛”挑战克劳夫兹的“盾”,本着这样的决心创作出了这部杰作。他连最细微的部分都考虑周到,逻辑上找不到任何破绽。(江户川乱步)
以“鲇川哲也”命名的推理文学大奖成为日本最权 威奖项
岛田庄司和笠井洁连续十五年出任评委
山口雅也、有栖川有栖、折原一、宫部美雪等大师由此出道[1]
皮箱中的腐尸是警部大学时代的同窗,警方掌握的线索都指向了凶手是鬼贯警部的大学同学近松。近松的妻子反驳自己的丈夫绝不可能杀人,同时警部竟然发现黑色皮箱的主人还是自己大学时代的同学 ……
两只形状相同的黑色皮箱,两件疑云密布的命案,隐藏其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1]
鲇川哲也(1919-2002),本名中川透。一九一九年出生于东京,童年在中国大连度过。一九五〇年,处女作《佩特罗夫事件》参加《宝石》杂志的长篇小说百万元大奖赛,最终获得第二名,之后在推理文坛上崭露头角。
鲇川哲也是与横沟正史、高木彬光齐名的推理文学大师。他创作的鬼贯警部系列和星影龙三系列,已经成为日本推理史上无法忽视的作品。
他一生坚持创作最正统的本格作品,即便在社会派推理小说盛行的年代也不曾动摇。他的作品朴实而精巧,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为后来的新本格推理引 领了方向。[1]
1、出版前言
2、开幕
3、逃亡
4、永远沉睡的人
5、一种终结
6、怀疑
7、全新的进展
8、皮箱的逻辑
9、对马
10、两位老友
11、膳所的不在场证明
12、蚁川的不在场证明
13、铁壁
14、不在场证明瓦解
15、溺水者
16、解不开的谜团
17、遗书
18、当风向鸡朝向北方
19、创作笔记
20、人性的探寻——鲇川本格的真内涵[1]
由此可见,此案的凶手必定是竭尽毕生的智慧,才做出此案的计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1]
对于凶手的头脑,我真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7页[1]
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鲇川哲也作品集 (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紫丁香庄园》,《黑色天鹅》,《憎恶的化石》,《佩特罗夫事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