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翅翡翠

褐翅翡翠

脊索动物门
鹳嘴翡翠
佛法僧目
别称 棕翅翡翠
中文学名 褐翅翡翠
翠鸟科
鸟纲
目录导航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褐翅翡翠

  【中文别名】棕翅翡翠

  【拉丁学名】Pelargopsis amauropterus

  【命名时间】Pearson, 1841

  【英文名称】Brown-winged Kingfisher

  【科属分类】鸟纲 、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

外形特征

   褐翅翡翠身长35cm,是一种较大的翠鸟。头部,颈部,上翕和下体(包括翼基)为橙色。但额头中间的羽毛略暗,眼先暗橙色。下翕和肩、翅膀、尾部及以上体是深棕色。背部和尾巴是美丽的亮蓝色。强大的鸟喙是暗红色。虹膜是深棕色。大红腿,爪尖黑色。

  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生活习性

   褐翅翡翠几乎完全是沿海线生活,它们出没于红树林、泥滩、河口和咸水海湾。有时渗透到内陆几公里的河流沿线。它们在低洼的泥地里捕捉螃蟹。也可以潜入水中捕捉鲈鱼,叼在嘴上来回摇头反复摔打。单独或成对狩猎。大多数时候它们的动作很平静,像是沉浸在自己的海面冲浪中,动作放缓似乎缺乏活力。实际在低水平面时,其飞行强大,双翼节奏稳定。当它们开始上升并通过红树林时翅膀扇动更快,速度增加了一倍。通常栖息于河岸近水的地方,一般单独或情侣共同捕食。完全是肉食性。主要食物是螃蟹和鱼。

生长繁殖

   在印度,繁殖季节出现在3月和4月。营巢于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坝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巢深20至60厘米的长度,入口约10厘米高,宽20厘米。雌鸟产3或4枚卵。孵化时间不详。

保护等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近危(NT)。 图片

褐翅翡翠图册褐翅翡翠图册(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