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村,地处古田、罗源、宁德三县区交界处,系杉洋镇第二个行政大村,距镇所在地16公里,是杉洋镇下半区八个行政村的政治、交通、文化、商业中心,东南方与福州市罗源县接壤,直达省会福州仅105公里。全村841户,2782人口,是杉洋镇为数不多的侨村和革命老区之一。
岭里还是革命老区村,1947年5月,古田城工部地下党员林建中、叶宜根等组织了岭里暴动,成功收缴民团14支步枪和一批弹药,并砸开国民党粮仓,向春荒灾民赈济粮食三万多斤,叶宜根还率领32名党员群众组成游击队转战于罗源、宁德、福州、古田、屏南等地,重创国民党反动派,立下了不朽功勋,名垂青史。
这里还有座翠峰山,翠峰山下有个翠峰亭。山上还有个岭里中学。这里的孩子勤勉好学,2008年还获得了全县中考第一名的好成绩。坐在有些残破的翠峰亭里,让光阴放纵似箭。游人们许多酸甜苦辣的人生喟叹,就在这样的放纵中溶解消散。翠峰山什么样的沧海桑田没有见识过呢?但它依然以青葱的山色引导着游人,抚慰着心灵,让人油然而生一股暖流,并在血管里游走,温暖着每一个细胞。
谢神童,据说就是岭里村的谢氏始祖。但谢氏宗祠里牌匾上写明的始祖是谢陆公,这可就是有据可证的人物了。据谢氏老辈人介绍,明永乐二年,谢陆公来到这里,开荒造田,筑居避世,从此, 繁衍了至今二十多代的谢氏子孙。
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岭里演绎出了许多动人事迹,经久不衰的文化氛围,古意盎然的人文风物,使人流连忘返。而美丽的胜迹传说,供后人揽胜玩味,直至今日仍为世人津津乐道、口齿生香。
岭里,它静静地躺在历史的角落里,向来访者述说着往日的繁华。当游人们走出村口,回望古村被夕阳余辉映照得或明或暗淡淡的背影,如同看到了一个肃穆庄重平和安详的长者,渐渐隐入烟岚暮霭之中,心底也泛上一份澄澈的宁静与惬意。丰富的人文底蕴,淳朴的乡间民风,优美的自然景观,连同如烟的往事、腾飞的经济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岭里画卷。而生活在这块文明家园里的居民不断繁衍生息,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智慧传承并不断创造着文明。他们是这块文明家园的守望者。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大胆开拓,将使这个一直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村庄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异彩,引领人们走入新农村的画山秀水……
古田县岭里初级中学,离古田城关8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每天只有一部中巴往返城关,学校条件落后,是古田县最偏远的一所村级中学,难以吸引新教师来校,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教师由于条件艰苦而流失,导致教师缺编。但也有不少坚守在岗位上的老师们,共同努力着,托起了岭里中学的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