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塘镇地处福建省古田东部,与宁德蕉城区和屏南、闽候、罗源等县毗邻。全镇23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38400人。是古田东部商品贸易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古田“小苏杭”的美称。
鹤塘土肥地沃,粮丰林茂,资源丰富,耕地面积36230亩,山地250256亩,森林195232 万亩;可供开发的一水力蕴藏发电量为22960千瓦;“鹤塘红”花岗岩储量达8000万立方米。此外,“西洋油 萘”。名闻遐迩,“鹤塘香菇”盛名远扬,“天山绿茶”饮誉玉田。
鹤塘地势由北向南呈梯级降落,海拔高差1025米,最高海拔1305米,最低海拔280米。年平均气温17.3度,积温5675度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萘、李、桃等温带落叶水果极适宜生长的区域。
鹤塘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古宁公路贯镇而过,镇政府所在地,离宁德港口68公里,至古田火车站91公里,每日有客车往返于福州、宁德、屏南、古田、南平等地。
鹤塘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饱经沧桑的宋代幽岩寺塔雄姿依在,横跨西洋的“沉字桥”古韵犹存,还有前圪的天然温泉、田地的龙潭飞瀑……这一切无不给鹤塘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一份神奇的色彩。改革开放使鹤塘镇重放光彩、焕发生机。鹤塘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镇情,发挥优势。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促使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鹤塘基础设施完善,程控电话开通7000多门,成为古田县除城关之外率先开通“小灵通”乡镇;镇内公路星罗棋布,23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总长78公里;“五村一体,十里长街”建设规划正在实施,初具规模的鹤塘新区将成为古田东部经济最活跃的中心;全镇拥有完中1所,初中1所,完小23所,集镇整体功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
区域经济立足镇情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得到较快发展。食用菌生产每年保持栽培香菇1000万袋以上,食用菌产量2150吨;全镇水果面积10000亩,其中油 萘6000多亩,年产水果3000吨,经国家工商局注册的“蜜泉牌”西洋油萘,畅销国内各大市场;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现有电站25个,装机容量5000千瓦,总装机4800千瓦的田地一、二级电站正在建设,11万伏变电站建成交付使用;石材开发初具规模,拥有矿点173个,板材厂224家,年产方料8万立方米,板材7100万平方米,石材年产值达2.75亿元,其中涌现了古田鹤塘双兴石材厂等一些知名石材厂;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民的非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3.1%。
鹤塘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鹤塘镇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与时俱进求发展,只争朝夕创新业。
鹤塘镇位于古田县东部,与宁德蕉城、屏南、闽候、罗源等县(区)毗邻,全镇土地面积220平方公里,设23个行政村,总人口38582人。改革开放以来,鹤塘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县较富裕的乡镇之一,有古田“小苏杭”的美称。
近年来,我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狠抓中心集镇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1.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73亿元,农业总产值2.71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6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5.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30元。
该镇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古宁公路贯镇而过,镇政府所在地离宁德港口68公里,随着宁古公路升级改造,鹤塘的交通将得到更加便捷。
鹤塘镇成立于1984年,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探花5名,进士上百名名,被封为“天下师表”的清朝雍正皇帝的老师余正健就是其中的代表。近现代杰出人才众多,其中有现任美国联邦政府科技部部长黄宗兴。
鹤塘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田地桥雄姿依在;饱经沧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幽岩寺塔、“孝友无双”木牌坊古韵犹存;横跨西洋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沉字桥、溪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蜈蚣桥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仙山石牌坊等古迹无不给鹤塘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一份神奇的色彩。
鹤塘 鹤塘地势由北向南呈梯级降落,海拔相对高度差1025米,最高海拔1305米,最低海拔280米,年平均气温17.3度,积温5675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桃、李、萘等温带落叶水果极适宜生长的区域,土地肥沃,粮丰林茂,全镇耕地面积36230亩,山地250256亩,森林195232亩,是古田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区,粮食以优质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黄豆、玉米、桃、油萘、板栗、甘蔗、葡萄、茶叶等,盛产花菇、茶树菇、黑木耳、白木耳、金针菇、草菇、绿茶、乌龙茶等,全镇花菇种植量达3000万袋,产值达1.44亿元,是古田最大的花菇生产基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全镇茶园面积达到6000多亩,共创办茶叶加工厂9家,年创产值300多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镇内公路纵横交错,23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总长度71.2公里。把西洋、鹤塘、后彰、路上、南阳五个村接在一起的“五村一体,十里长街”建设初具规模,已建设鹤塘新村、鹤新、后彰、路上、
西洋下路尾等五个住宅小区,占地面积280亩,建设商住房1270幢,镇区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
23行政村全部开通移动、联通电讯网,全镇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使用量达到户均3部。2000年被列为宁德市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
鹤塘镇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现有电站25个,总装机容量达25250千瓦。花岗岩石矿产资源丰富,石材开放初具规模,石材矿山开采企业41家,年开采石矿72万立方米,建成1个生态工业园区和4个石材加工集中区,石材加工企业达到150多家,“鹤塘桃花红”石材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年创产值6.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2万人左右,成为全镇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一座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体育中心,内有游泳池、健身馆、室内篮球场等设施是群众健身娱乐的好去处,2000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镇”。
全镇23个行政村全部开通有线电视;医疗卫生设施完善,2000年,新建鹤塘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古三中被列为省三级达标中学,鹤塘中心小学被列为基础课程改革基地校,全镇完中1所、初级中学1所、六年制小学10所,学生可实现就近入学。[1]
古田县辖镇。位于县境东部。面积22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686人(2010年六普)。辖2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鹤塘,距县城62千米。名胜古迹有建于五代的幽岩寺,建于宋代的幽岩寺塔和沉字桥等。[2]
宋代属青田乡顺委里,元至明代属青田乡三十九都。清代属大东乡三十九都。民国时期改为第三区鹤西乡。解放初期改属第七区,1958年成立鹤塘公社,1984年10月改称鹤塘乡。1990年,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7945户35699人,辖鹤塘、坑头、郑洋、松竹、文车岭、双洋、程漈、东漈、上井边、苏洋、西洋、路上、灵龟、仙山、后彰、井边、田地、樟厅、南阳、前墘、溪边、佳垄22个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39962人(五普)。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50922104:~201 121鹤塘村 ~202 220坑头村 ~203 220郑洋村 ~204 220松竹村 ~205 220文车岭村 ~206 220双洋村 ~207 220东际村 ~208 220程际村 ~209 220上井边村 ~210 220苏洋村 ~211 220西洋村 ~212 122路上村 ~213 220灵龟村 ~214 220仙山村 ~215 220后彰村 ~216 220井边村 ~217 220田地村 ~218 220樟厅村 ~219 122南阳村 ~220 220前圪村 ~221 220溪边村 ~222 220佳垅村 ~223 220厚洋村[2]
辖鹤塘村、坑头村、郑洋村、松竹村、文车岭村、双洋村、程漈村、东漈村、上井边村、苏洋村、西洋村、路上村、灵龟村、仙山村、后彰村、井边村、田地村、樟厅村、南阳村、前墘村、溪边村、佳垄村22个村委会。
鹤塘地势由北向南呈梯级降落,海拔高差1025米,最高海拔1305米,最低海拔280米。年平均气温17.3度,积温5675度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萘、李、桃等温带落叶水果极适宜生长的区域。鹤塘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古宁公路贯镇而过,镇政府所在地,离宁德港口68公里,至古田火车站91公里,每日有客车往返于福州、宁德、屏南、古田、南平等地。
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鹤塘基础设施完善,程控电话开通7000多门,成为古田县除城关之外率先开通“小灵通”乡镇;镇内公路星罗棋布,23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总长78公里;
“五村一体,十里长街”建设规划正在实施,初具规模的鹤塘新区将成为古田东部经济最活跃的中心;全镇拥有完中1所,初中1所,完小23所,集镇整体功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
鹤塘图册(5)2002年,鹤塘镇工农业总产值4.87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总额3.46亿元,财政收入19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96万元,村财平均收入26.25万元。
鹤塘镇
鹤塘镇按照县委、县政府以发展资源转换型经济为模式,充分发挥“桃花红”二长花岗岩储量达8000万立方米的优势,认真做好石材开发文章。
以正泰石材集团为龙头的企业已成为全省300大企业之一,拥有开采矿173个,板材厂224家,产品有光板、存板、火烧板、磨菇石、槽面板、斧剁板等10多个品种。先进完成了石材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分析、全国统一编号命名、放射性A类产品检测和“鹤泰”牌注册商标等软件工作。2002年,石材产值达到3.2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1%,创税收近千万元。
此外,食用菌、水果、水电等产业同时成为鹤塘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食用菌产量达到2376吨;以油柰为主的水果,面积8046亩,产量2762吨;电力企业拥有大小电站27个,装机容量7800千瓦。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民的非农经济收入,拉动内需,是鹤塘镇经济发展的特色。
按照“五村一体、十里长街”建设目标,近年来共吸纳资金7000多万元,建成占地18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民房住宅600多座的鹤塘新区,使4000多农村人口由传统的“农民”逐步向“农商”转变。与此同时,先
后建成邮电、公安、供电、法庭、工商等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娱乐健身场所。邮电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鹤塘镇电话拥有量达到8500部,加上手机,平均每户有一部以上电话。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全镇拥有股份制、私营企业1427家,各种运输车辆2657辆,从事商业流通的个体户700多户,饮食服务业158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事全镇农村总劳力的39.7%,农民的非农产业经济收入达3067元,占总收入的73.1%。
立足本地资源,致力于工业强镇建设,是鹤塘镇的最大特色。该镇领导着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鹤塘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和水电资源,石材蕴藏量达1亿立方米,可开发水电资源229600千瓦。勇开先河,于1994年办起了全镇第一家板材厂——宏昌板材厂。紧接着,大胆走民营股份合作路子,鼓励集体、个人集股办厂,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第二年,该镇的石材厂就已发展到30多家。镇党委、政府始终贯彻“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合理规划、加强管理”的方针,以石板材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遵循“连片开发、集中管理、适度发展、力求提高”的原则,唱响工业强镇交响曲。2007年,又新建工业小区2个,新板材厂74家,全镇形成了棋坪洋、东际、南阳等6个工业小区。已拥有石材矿点180多个、板材加工厂家150多家,年创产值2.3亿元。“以电兴企、以企促电”,石材产业的迅速发展,给电力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如今鹤塘镇拥有水电站20个,总装机容量达4350千瓦,电力业已成为该镇的另一大支柱产业。
为促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添促后劲。该镇于1996年成立了古田县首家乡镇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正泰石材集团有限公司,并申请了“鹤塘红”石材注册商标,大小企业打出集团牌子,亮出品牌,逐步形成了集团化经营模式。一业兴百业旺。板材业、电力业已成为鹤塘镇的支柱产业,也使得鹤塘的运输业、餐饮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进入了黄金时代。鹤塘镇大小运输车辆1000余辆,餐馆60多家,美容美发厅100多家,日外来流动人口高达3000多人,镇财村财人均收入均居全县之冠。全镇石材开采矿点和石板材加工厂三百三十一家,年开采方料三点五万立方米,生产成品石材一百六十万平方米,产值二点三亿元,成为镇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鹤塘镇在大力发展石板材生产的同时,强化环保工作,重投入、求发展,先后建立石粉水过滤池、沉积池,有效遏制了石板材生产对水源的污染和水土流失。
西洋油柰系省名、特、优水果,早在五、六十年代就以其独特的
忙碌的车间
风味,蜚声港澳市场,1989年西洋油柰被列为本省“星火计划”发展项目,1990年被定为全国63种名果之一,1994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八闽珍果”。1991年以来油柰在鹤塘镇得到迅速发展,油柰果苗大量销往省内外,遍布华东、华中、华南各省。西洋油柰在鹤塘已建成具规模效益的商品生产基地,全镇油柰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年出口400吨以上。近年来又不断更新品种,提高栽培技术,对油票进行深加工,制成柰干、柰脯、柰酒等,并经国家注册为蜜泉牌商标,是闽东十佳商标之一。
鹤塘镇矿产业种类较多,发展潜力较大,主要矿产资源有花岗岩、叶蜡石、高岭土、紫砂陶土等,其中“桃花红”二长花岗储藏量达8000万平方米,可开采百年以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带动鹤塘经济发展的石材工业园区,全镇拥有开采矿点273个,板材厂224家,锯机710台,产品有光板、厚板、火烧板、荔枝板、磨菇石、槽面板、斧剁板等10多个品种,石材年产值3.2亿元。鹤塘“桃花红”(G3567)色泽柔和,美观大方,经省环境放射性监理站检测属于A类产品,具有良好的装饰性。是外墙及室内装修的理想材料,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同时远销东南亚等国。
鹤塘镇是著名食用菌之乡,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食用菌已成为该镇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食用菌栽培种类包括花菇、银耳、鲍鱼菇、鸡腿菇、凤尾菇、猴头菇、竹荪、姬松茸等。1993年该镇成立科委和食用菌办,有力推动食用菌生产不断发展,连续五年香菇产量居全县首位,在鹤塘村形成“香菇保鲜一条街”,全镇拥有香菇保鲜厂40家。该镇通过采用优良菌种,提高生产技术,推广食用菌专用房等措施,重振食用菌产业,2003年全镇共栽培花菇1480万袋,银耳120万袋,鲍鱼菇60万袋,鸡腿菇150万袋,凤尾菇50万袋,猴头菇30万袋,竹荪50万平方尺,姬松茸50万平方尺。
兔耳岭位于堂义村后山,[3] 与第一旗山山脉相连,[2]山势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险,高而不危。
矮小的芦苇,春夏皮绿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独特的风景,五月开满杜鹃花,日出登山,抬头观看天空,有祥云出瑞,喜从天降,是神话般的美景 ;旅游登高最佳去处。
古田白溪天然草场位于距离杉洋镇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总面积2.4万多亩。这里重峦叠嶂、风光旖妮,芳草连天 景色秀丽。登上山岗举目望去,群山起伏,云雾缭绕,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汇成了一幅幅南国风光的秀丽佳景。在草场上抬头远眺,万亩草场壮观景色,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有“南国草原”之美誉,
位于福建省会福州的“后花园”古田县城东郊,距城区3公里,距福州2小时车程。1958年,国家在此兴建“一五”计划重点工程、我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 筑起长412米、高71米的大坝蓄水,淹没了逾千年历史的古田旧县城,形成了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 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四季如春;湖面烟波浩淼,空气清新,水质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岛湖”之美 誉。
翠屏湖一年四季凸显扑朔迷离的境界,时时伴有绚丽多彩、变幻迷离的景观。山岚水色和流光溢彩在这里交相辉映,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翠屏湖之春,桃花烂漫;翠屏湖之夏,绿色清凉;翠屏湖之秋,层林尽染;翠屏湖之冬,素裹银装。美丽的翠屏湖畔,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场,西沉的夕阳、牧归的羊群,构成一幅幽雅抒情的水墨画卷。湖中岛屿星罗棋布,白鹭岛、鸟岛、锁岛、蛇岛、居仙岛、七星岛、洗心岛、观音岛……如梦如幻,各有特色。千年古刹在湖畔遍布,如虹步道横空出世,纵跨湖之西南,造就湖城一体的壮美画卷。
“甜蜜”之乡点“菌”成金,古田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常年温湿的气候以及日照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的优越生长环境为水蜜桃生长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甜蜜之乡”。
采访团一行人来到古田县凤都镇际面村时,正赶上水蜜桃收获的季节。只见数千亩桃林美如画卷,颗颗蜜桃挂在枝头、鲜艳欲滴。摘桃、挑桃、品桃,桃树下人头攒动,桃农、顾客们个个脸上挂着丰收喜悦、洋溢着甜美的笑容。
据了解,凤都镇是古田县水蜜桃主产区之一,全镇种植7800余亩水蜜桃,年产鲜桃13600余吨,所产水蜜桃果大、品质优、甜酸适口、外观漂亮,深受各地消费者欢迎。游客称颂它为:“此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位于该镇的际面村温暖湿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盛产桃、李、油柰等水果。其中,水蜜桃种植面积达3600亩,主要有白凤、朝霞、大久保等品种。
除了“甜蜜之乡”外,古田还被誉为“食用菌之都”。在古田食用菌批发市场,银耳、香菇、茶树菇、竹荪、猴头菇、黑木耳等30多个品种一应俱全,产品不仅销往全国31个省市的超市、大卖场,还出口到东南亚、日韩、北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这里集食用菌产品交易中心、文化会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为一体,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目前,日均人流量达5000余人次,年交易量1.6万吨(干品)、交易额达6.4亿元。
勤劳的古田人,早已学会了点“菌”成金。全县有80%以上农户从事食用菌产销活动,直接从事食用菌产业人员达20多万人,食用菌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目前,该县已开发生产36个菌类,为全国开发品种最齐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食用菌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国南南合作示范基地。
有山水、有人文、有美食……随着合福高铁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外来市民也将来到古田,近距离感受她的魅力。未来,古田县还将开发更多的旅游线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充分感受其迷人的风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