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作品名称】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创作年代】 北宋
【作者姓名】魏玩
【作品体裁】 词
原文
好事近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 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不似海棠阴下,按 《凉州》时节。
作者
魏玩
即 魏夫人。生卒年待考。 北宋女词人。字玉汝。襄阳(今 湖北襄樊)人。出身世家,是诗论家 魏泰之姊,北宋丞相
曾布之妻。自幼博览群书,成年后极力提倡并恪守封建 伦理道德,多次受朝廷褒奖,封鲁国夫人。著作颇多,以诗词见长。著有《魏夫人集》。
朱熹把她与李清照并提,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其词多写悠闲情怀及风光景物。描写景物,语言清丽,形象逼真;抒发情怀,感情真挚,愁思动人。尤其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唱和诗,受到当时人们的赞赏传诵。惜其诗词多散佚。存诗有《 虞美人草行》一首。存词十四首,多写 闺情,周泳先辑为《鲁国夫人词》一卷。
赏析
这首词围绕“愁听残漏”这一生活细节,展现了幽闺梦醒的思妇怀念远人的绵绵愁思和万转离肠。词的上片由写景到写人,下片着重表现思妇的 心理活动。整首词熔抒情、叙事于一炉,用笔直中有曲。
上片起首两句为景语,既点明初春时节、夜雨过后的节令、时间,又描绘出一派略带寒意、莺倦停啼的清寂气氛,为主人公布置了一个与情怀恰相契合的环境。“愁听”反接“早莺啼歇”,说明思妇醒来很早,因为她已经听过了早莺的歌唱,也许她的愁肠曾和着淅沥的 夜雨声一起颤抖。 天刚破晓,她就起身独坐,隔溪传来夜尽的更鼓声,更添无限孤寂凄恻之感。“正一声凄咽”与“愁听”相应,更鼓声染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使她回想起和情人离别的情景,这就暗中为下片写
怀远人作了铺垫。词的上片,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
词的下片进一步写内心活动:亲人西去, 迢迢千里,分别时的缱绻、留恋、泪眼相看的情景无不历历目,直到如今,仍不堪回首,简直不敢注目西去路。然而,她毕竟又不由自主地了望亲人奔向他方的 路衢。正因为“西望”,她才“不堪”,才惹起了“离肠万回结”,“不堪”二句,写出了 左右为难的极端矛盾的心绪。“去程赊”说明与行人间隔之远,“万回结”极言离情愁苦之状,重笔渲染,已把别离苦写到极致。结拍二句宕开,追忆往日与亲人相处时令人难忘的一个生活场景,以反衬当日独处的悲凉,她想起了与亲人团聚之日,两人曾坐 海棠花下,演奏 《
凉州曲》时,彼时的心情较之今朝,真有 天壤之别了。
《凉州曲》,为唐代边塞之乐,当时属于新声,声情是比较悲凉的。不过,那时两人 都幸福地沉浸艺术境界之中,这时却是自己孤独地承受着现实的孤独的折磨,心中之苦不言而自现。
朱熹曾将 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者。”清人
陈廷焯也说:“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 未易才也。”从包括此词内的魏夫人作品来看,这些评价是颇为中肯的。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