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镇

坡头镇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坡头镇交通便利,焦枝铁路复线、小浪底专用线贯穿全境,有一座现代化铁路货场,小浪底黄河大桥飞架南北。旅游资源丰富,有北魏石刻群,万里黄河第一岛——西滩。小浪底工程反调节水库——西霞院水库竣工后,形成的浩瀚湖面与宏伟壮观的小浪底景观连成一体,在镇域形成我国北方最大的水面。坡头镇是革命老区,“杜八联”革命故事和留庄英雄民兵营名扬内外,现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奇石、西滩花生,黄河鲤鱼等旅游产品和土特产享誉美名。农业以“长抓林果,近抓畜牧”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板块经济,万亩油料、万亩经济林,10余个养殖小区初具规模,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围绕粮油加工、黄河砂石筛选、煤焦油裂解等项目,初步形成了粮油加工、建筑建材、煤化工三大支柱性产业。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先后荣获“中州名镇”、“河南省基层政权建设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坡头村、西滩村、店留村、柳峪沟村、狄沟村、栗树沟村、石槽沟村、白道河村、郝山村、留庄村、左山村、佛涧村、毛岭村、马住村、清涧村、连地村、大庄村、马场村、蒋庄村、蓼坞村、泰山村、校庄村、双堂村、苇园村。(248个居民组)

特色产业

 

核桃产业坡头镇的薄皮核桃产业发展很快,已成为继畜牧业之后,该镇农民增收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全镇300亩以上的优质薄皮核桃园达18个,核桃面积突破1.2万亩,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坡头镇抓薄皮核桃产业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思路决定出路——抓观念。坡头镇以参观培训为载体,转变群众思想观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多次组织各村干部群众到陕西黄龙以及本地示范园区参观考察,让群众详细了解核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发展前景,组织干部群众讨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哪”、“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在哪”等问题,让群众牢固树立“一亩园十亩田”的观念,迅速提高了全镇干部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

发展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抓机遇。2002年,坡头镇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结合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丘陵山坡面积大、适合发展薄皮核桃的实际,从陕西黄龙县引进香玲、中林、陕核等优质薄皮核桃品种,在该镇种植。同时紧抓市政府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配套引黄提灌、节水灌溉等水利设施,集中连片、规模发展优质核桃园区和核桃专业村,使全镇的核桃面积以每年5500亩的速度递增。

成功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抓典型。群众认识提高了还不行,关键还要做给群众看,于是坡头镇选择了群众积极性高、村条件好的蓼坞村做为试点,2002年,该村从陕西黄龙县引进香玲、中林等早实优质核桃品种,栽植优质薄皮核桃1000亩,4万余株,采取“园中栽核桃、地边栽花椒、林下套药材”的立体开发模式,将园区分块分片发包到户,并成立了蓼坞村核桃协会,多次聘请省、市林果专家开展技术培训。2004年,该村建设200立方米蓄水池5个,铺架自来水管道12公里,实现了全园区的引水上山、节水灌溉。2005年核桃园开始挂果,当年采摘核桃3.6万斤,实现销售收入80余万元。2007年,核桃产量达到6万斤,销售收入达到120万元,通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每公斤核桃市场价高达4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翻了近两番。

坡头镇泰山村也是坡头镇薄皮核桃种植典型村,是集核桃种植、生态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观光农业园区。2005年春,泰山村和郑州泰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清香、香玲等优质薄皮核桃品种,发展核桃总面积650亩,并在园区内开展种、养“核桃、花椒、中药材、饲草、土杂鸡”的农业立体开发经营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硬化道路,建蓄水池,提灌站,打机井,铺设地埋管。下一步该园区将继续扩大规模,使核桃面积达到2000亩,开工建设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农家宾馆,将成为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农业生态观光园。

做大的关键是搞好配套服务——抓保障

一是培育协会。坡头镇先后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了坡头镇林果协会、蓼坞核桃协会、双堂林果协会和坡头镇林产品销售协会等7家协会,发展会员1000余人,积极为果农提供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

二是选择品种。坡头镇从陕西黄龙县聘请核桃技术员严把品种选择关,以早实、优质、薄皮为主发展核桃建园,使全镇的核桃园区三年挂果见效,第四年亩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2007年,该镇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在留庄村新发展核桃育苗基地110亩,使全镇核桃育苗总面积达到350亩,并以清香、中林、香玲等早实、优质品种为重点发展成品苗木,年可提供嫁接成品苗100万株,不仅保证了核桃苗木的品种质量,还可保障全镇及全市发展核桃产业的苗木需要。

三是强化培训,坡头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林科院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通过举办核桃技术培训班、散发技术资料等方式,培训了一支懂科技、善经营的核桃管理技术队伍,为全镇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累计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培养核桃技术骨干350余人。

四是制定标准。坡头镇从该镇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品种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晾晒与贮藏等技术和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纳入到标准中去,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薄皮核桃栽培技术规程”、“核桃坚果质量等级”两个技术标准,形成了以技术标准为主,包括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内的系列标准体系。各核桃园区按照标准要求,始终能够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供肥,统一培训”等,提高了核桃的市场竞争力。

坡头镇五是注册品牌。2004年,坡头镇成立了镇林果协会,指导全镇核桃的生产管理。先后通过了核桃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2007年5月份,又成立了济源市绿野生态果品有限公司,注册了“坡头”牌商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对核桃产业实行全方位的市场化运作,延长产业链条,彻底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

良好的效益催生了农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坡头核桃产业发展的明天。镇政府适时出台了《坡头镇核桃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坡头镇核桃产业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和《坡头镇核桃产业目标考评办法》,到2010年,实现核桃产业发展的“1131”工程,即全镇实现人均1亩核桃园、培育100个核桃示范园区、核桃面积达到3万亩、来自核桃产业的产值达到1个亿的宏伟目标,形成以双堂核桃岭、蓼坞核桃山、连地核桃坡、渠马线核桃走廊等精品示范园为主的100平方公里生态花园,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建立科普示范基地、自助式果园,为游客参与农业活动,开展互助旅游项目提供休闲度假胜地,为小浪底——西霞院区域综合开发打造绿色旅游平台。

城镇建设

 

坡头镇一是实施绿化工程。对职高、政府机关围墙进行拆墙透绿,对平安大道、小浪底路3500㎡绿化带进行统一改造,新建游园1个,新增绿地面积2500㎡;

二是实施亮化工程。对信用社大楼进行高标准亮化,新架设路灯90余盏;

三是实施硬化工程。对大街主道进行改造,新铺行道彩砖5000㎡;

四是实施洁化工程。以全市村镇创建现场会暨国家卫生镇授牌仪式为契机,巩固国家卫生镇成果,把每年的4月份作为“爱国卫生月”,掀起新一轮卫生创建高潮;

五是丰富文化内涵。在大河广场设立“国家卫生镇”镇标,点缀名优奇石,规划定制葫芦队主体雕塑;

六是以“休闲旅游”为主题精心打造“黄河风情一条街”。

旅游名镇

 

坡头镇作为济源的“南大门”,坡头镇有着众多令人羡慕的区位优势:地处世纪工程小浪底和西霞院大坝的核心区域,境内有闻名全国的留庄英雄民兵营和杜八联革命纪念地,小浪底专用线横贯东西,焦枝铁路穿境而过。“我们的目标就是立足重点区域定位,突出‘三色’带动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坡头建成济源市南部的滨河旅游名镇。”镇党委书记王四战如是说。

红得热烈,发展以留庄英雄民兵营纪念馆为主要景观的红色纪念游,做大做强红色文化。该镇纪念馆已经完成初步规划设计。他们还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会,对杜八联、民兵营革命精神进行搜集整理,对沿黄民间传说进行挖掘,倾心打造沿黄十里文化长廊。绿得悠闲,发展以优质薄皮核桃基地和农家田园为主要特色景观的绿色生态游。全镇的核桃种植面积已达8500亩。蓝得妩媚,围绕西霞院水库形成的万顷碧湖,发展以西霞湖为主要景观的蓝色水上游。西滩堆岛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总投资4000余万元。同时,他们依托小浪底景区、西霞院水库、黄河西滩,强力推进农家乐和民俗旅游项目,加快沿黄民俗特色游项目建设步伐,力争把坡头打造成为中原黄河旅游带上重要的水上休闲娱乐和运动旅游中心。

湖南省汉寿县坡头镇

 

坡头镇概述

坡头镇位于汉寿县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东濒目平湖,南隔沅水与周文庙乡、岩汪湖镇相望,西邻洲口镇,北抵鸭子港乡。2004年,全镇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724亩,水域12276亩。总人口26345人,辖14个村,1个居委会,135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

解放前,坡头属寅宾乡。1957年7月,鸭子港乡析出官护、三星、竹岸、双同等地新建坡头乡。1958年10月坡头乡与西港乡、鸭子港乡合并成立鸭子港人民公社。1961年4月,新建坡头人民公社,辖16个大队。1984年2月恢复乡建制,建立坡头镇。

行政区划

坡头镇下辖村:中心村、明星村、三星村、陈家湾村、永丰村、黄泥湖村、白杨村、牛广村、官护村、坡头村、横港村、竹山村、茶亭村

苎麻基地经济状况

坡头镇地处沅水与西洞庭湖的交汇处,属典型的冲积平原地带,土力肥沃,湖水资源丰富。传统农业稳步发展,特色经济农业全面提升,淡水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6298吨,棉花总产量300吨,油菜总产量1560吨,鲜鱼总产1140吨,实现林业面积7500亩,苎麻基地6000亩,网箱养殖5000口,珍珠吊养4000亩。农业总产值15008万元,财政收入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7元。

工业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2003年,西湖区唯一规模企业汉寿县第二造纸厂进行改制运营,引资250万元成立了汉寿宇龙纺织原料厂,进行精干麻加工生产。2004年该厂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上交税收25万元,吸收劳动力120多名。村办企业进一步发展。牛广村机砖厂94年3月投资80万元,占地100余亩,2004年产红砖80万块,产值120万元。此外,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全镇在册198家。2004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400多万元。

坡头镇为西湖区水陆交通枢纽,是连接西湖、酉港、鸭子港、蒋家嘴、县城交通的中转站,商贸活跃,经济繁荣,素有“西湖明珠”之称,为县境重要港口和西湖区物质集散地。为夯实发展基础,2002年全镇通过招商引资800多万元修建坡头大市场,设计门面、摊位150多个,成为西湖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市场。2002年全镇投资83万多元对集镇街道进行了全面硬化,贯通下水道1公里,配备街道照明灯20盏;2003年至2005年又投资40多万元对教育路、税务路、电排路进行硬化。同时为拉动全镇经济,2003年争取国家投资800多万元,自筹40多万元,硬化了坡头至洲口镇15.1公里的县乡公路。

坡头镇社会事业发展

1996年全镇投入80多万元修建坡头中学教学大楼,2004年争取建设资金24万元修建中学女生宿舍楼,教育事业得到平稳推进,2000年中学被市教育局评为示范性初级中学,2005年中心小学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级绿色学校、市级园林式学校;1999年以来,全镇陆续撤消村级小学6所,幼儿教育全部这实现外部管理。目前,全镇有在职教师140多人,在校生2100多人,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村小七所,幼儿园八所。卫生事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1995年全镇投资35万元修建医院医疗楼,2003年实行卫生医疗改革引入资金50多万元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设计病床30多张,引进B超机、200毫安X光机等先进医疗仪器及2名主治医师长年坐诊,一跃而成为西湖区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乡村卫生院;2004年8月酉港、小港、坡头三所血防医院三站合一,争取上级资金40多万元在坡头集镇修建办公楼,投入18万多元引进日本B超机、200毫安X光机、自动生化仪各一台,有在职工作人员50余人,其中主治医生5名,主管护师2名。伴随“联通塔”、“移动塔”陆续建成,远教网络进入全镇14个村,网络信息事业突飞猛进,目前全镇有电信程控电话入户达到了2300多户,电视网络以集镇有线网为主,农村小片网为辅,辐射户数达1200多户。由城镇40余名妇女自行组织的2支腰鼓队为城镇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2001年全镇争取国家资金230万元率先在全县完成农网改造,为全镇电力事业铺就了发展轧道,2002年又争取投资300万元兴建了3.5万千伏安变电站,确保全镇电力稳定。此外,国家海事局于2004年落户坡头镇。坡头镇伴依沅水,内江穿境而过,绿树掩映。著名的已故老一辈革命家帅孟奇,1897年1月3日就出生在境内风景秀丽的陈家湾村。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

 

坡头镇坡头镇概况

坡头镇位于南海之滨湛江市区东。现辖12个村(居)委会,全镇人口7.1万人,其中镇社区1.2万人,土地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5万亩,林地1.4万多亩,海滩涂1万多亩,海岸线长30多公里。

坡头镇是湛江市19个省级中心镇之一,东与吴川市接壤,北与龙头镇相连,南与南三镇隔海相望,西接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与市中心仅距10公里。

资源状况

坡头镇有着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高岭土储量丰富,是特有的建筑材料资源。三高农业已具规模,已形成5000亩白萝卜和3500亩圆椒种植基地。利用海滩涂和浅海养殖鱼、虾、蚝、贝类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工业方面已形成了建筑材料、选矿、化工、包装、纺织、编织、家电、食品、制药,运输等专业化生产。

敬老院坡头镇交通四通八达,黄海公路穿镇区而过,连接海湾大桥的国家一级公路穿镇而过,与325国道相连,镇区至湛江火车站,湛江民航机场只需30分钟车程。全镇的运输车辆每日可发往全国各地,这是坡头镇的一大优势。文化、体育、教育、卫生设施齐全,有中学2所,小学20所,托幼所5间,有区级人民医院1间,(坡头镇卫生院并入区医院)。全镇有文化室15间,影剧院1座,硬底化篮球场58个,大型足球场48个,福利敬老院4间。有年供水量36万吨的自来水厂1间,3.5万伏变电站1个。

坡头镇总人口71848人,其中农业人口63166人,占总人口的87.9%,华侨、港、澳、台同胞3568人,是全区乃至全市华侨港澳台同胞最多的一个镇。下辖12个村(居)委会,包括一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村委会,分别是塘博村委会、麻登村委会、新塘村委会、高山村委会、博立村委会、前进村委会、塘尾村委会、梧村村委会、五合村委会、民有村委会、岑霞村委会等,有195条自然村。

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主要硬底化道路有33条(含农村的25条),总长99公里(含农村的91公里),总面积49.5万平方米(含农村45.5万平方米),镇区安置路灯367盏,镇区环境实现了亮化、绿化、美化和净化,是置业、投资做生意的理想之地。

云南省镇雄县坡头镇

 

坡头镇概述

坡头镇位于云南省镇雄县城东北方向,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境内滔滔赤水出於群峰之间,集灵泉於一身,汇百水而东下,成为酿造名酒茅台的优质水源。

境内河流有赤水河、渭河。其中,赤水河横贯境内东西为镇雄县三大水系之一,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华电集团和重庆五洲橡塑鞋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数次实地考察,拟投资2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2×20000千瓦的中型水电站一座。

经济状况

为增加农民收入,坡头镇提出:依靠科技调结构,稳粮壮烟打基础,种养并举建支柱。坡头乡年均收购优质烟叶80万斤以上,2002年,实现8.99元/公斤的历史新高,均价位居镇雄第二:蚕茧收购也突破29万斤大关。同时,境内还盛产果大味鲜的冰脆李和皮薄籽甜的石榴。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