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禾山中学[1],创办于1924年,前身可以追溯到厦门颇有名气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禾山书院、安睦书院,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53年1月6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授名为厦门市第三中学。厦门三中是一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英雄学校,饮誉全国的“英雄小八路”群体就在这里诞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从这里唱响,1962年2月,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
学校共有59个教学班,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214人,其中中高级教师150人,硕士研究生18人[1]。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秉承“明德齐贤”的校训和“办学生乐学、教师乐业、社会乐道的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倡导“敬业、博爱、务本、创新”的教风,培育“[1]”的校风和“励志、勤学、慎思、笃行”的学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高考、会考、中考成绩喜人,机器人竞赛、射击、棋类、球类、田径、武术、征文、演讲等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先进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首批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示范单位”、“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福建省第四届绿色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获评“福建省文明学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