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山

礼山

中文名 礼山
海拔 415.8米
目录导航

风景

礼山有两座山峰,其东北山峰由于陡峭挺拔,山势险峻,人们称谓大礼山。西南山峰雄峻明秀,山高林密,谓小礼山。攀登大礼山首先进入眼帘的是筲箕壋悬崖,一到山洪倾泻时,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气势。顺着悬崖石级台阶,穿过茂密林海,一道道蜿蜒的山峦跃然而出。登上大礼山主峰,环绕在山巅的古寨墙展现在眼前,分别有东西南北四座山门口。

远眺礼山远眺礼山大礼山山雄壑幽水秀,门坎岭松奇石怪峰险,石庙湖水阔山青波碧,情人谷狭深曲径通幽。这是人们对礼山的描绘。从大礼山到小礼山主峰,身感幽静、清雅、惬意。林中蝉鸣欢歌,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油茶花、山菊花、杜鹃花、板栗花、兰草花、珍珠花、金银花……满山花香弥漫,沁人心扉,使人顷刻间解去劳顿与困乏,荡尽胸中的郁闷,吸进天地之灵的清醇。眺望四周的桐子岩、白云洞、泉水寨、大魁山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眼前的风物,姹紫嫣红,层林尽染,怪石耸立,生动灵秀,犹如置身世外仙境。尤其深秋时节,当你行走在礼山关七里冲峡谷向北仰望,漫山的枫叶、乌桕红叶和石缝中的青松交织在一起,在夕阳映照下,七里冲峡谷简直成了如诗如画的七里画廊。

历史

《明·嘉靖应山县志·山川》载:“在治东八十里,梁于此置应州,齐置礼山关,隋又置礼山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南宋立东随郡,南齐为东随安左郡。后魏为东随县。隋改为义阳郡礼山县”。隋唐后逐渐演变成罗山、孝感、黄陂诸县。到了明嘉靖时,其东境更设黄安(今红安)县。历史苍桑,分分合合,直到1933年国民政府拨河南省罗山县、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四县边陲地带建置礼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改为礼山县人民政府。1952年9月,为纪念大悟山区在革命战争的英雄业绩,礼山县更名为大悟县。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