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属峄县,1958年属峄县郭里集公社,1962年属齐村区西王庄公社,1983年属市中区西王庄公社,1984年撤销西王庄公社改西王庄乡。2015年撤西王庄乡改西王庄镇。
西王庄村、东王庄村、西大楼村、黄楼村、付刘耀村、陈刘耀村、冯刘耀村、于官庄村、前小湾村、付湾村、洪村、宋楼村、陆庄村、杨楼村、横沟村、西花沟村、东花沟村、丁庄村、天齐庙村、营子村、高庄村、西街村、民主村、 赵庄村、西岭村、余粮店村、石羊村、南山村、碌桥村、姚庄村(西)、姚庄村(东)、河北村、古屯村、佟庄村等村庄。
西王庄镇位于枣庄东郊,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 镇东3公里处的付刘耀村西有二棵古银杏树,为唐贞观年间一老僧栽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虬根盘绕,枝柯交错,树干粗壮,直径达5.1米,高15米。现该村以银杏树为主题,引资已建成旅游观光景点。
辖区内交通发达,206国道、枣台公路、光明东路、枣临铁路纵横穿过。
西王庄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3484 |
男 | 11873 |
女 | 11611 |
家庭户户数 | 6213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3456 |
家庭户男 | 11851 |
家庭户女 | 11605 |
0-14岁(总) | 6143 |
0-14岁男 | 3180 |
0-14岁女 | 2963 |
15-64岁(总) | 15540 |
15-64岁男 | 7840 |
15-64岁女 | 7700 |
65岁及以上(总) | 1801 |
65岁及以上男 | 853 |
65岁及以上女 | 948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2861 |
总人口 | 23484 |
男 | 11873 |
女 | 11611 |
家庭户户数 | 6213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3456 |
家庭户男 | 11851 |
家庭户女 | 11605 |
0-14岁(总) | 6143 |
0-14岁男 | 3180 |
0-14岁女 | 2963 |
15-64岁(总) | 15540 |
15-64岁男 | 7840 |
15-64岁女 | 7700 |
65岁及以上(总) | 1801 |
65岁及以上男 | 853 |
65岁及以上女 | 948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2861 |
西王庄镇特色农产品:小麦、玉米、花生、豆类、蔬菜、桃、西瓜等特殊产品。
南大堰遗址
南大堰遗址位于黄楼村西北150米处,现存面积750平方米。采集到的文物有鬲、罐、簋、钵、碗等夹砂陶或泥质陶残器,多为灰陶、褐陶,红陶、白陶极少;另有石铲、石刀,均系磨光单刃。
坐落在丁庄村东南0.5公里处,东西约100米,南北约50米,呈台形。耕土以下文化层堆积达2米多,有明显的灰坑、红烧土、炭灰痕迹,并有大量陶器残片。采集的夹砂红陶有鬲腿、鼎足、罐口、豆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网纹、指甲纹,另外还有蚌镰、鹿角器、砺石等。
刘伶古台
位于陈刘耀村东南约半里处,残存面积约2200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55米,南北宽40米。刘伶(约221~292), 字伯伦。晋沛国(今淮北市)人,“竹林七贤”刘伶古台之一。魏末曾任建威将军。晋武帝时对策,申述“无为而治”被黜。司马氏擅权,刘伶纵酒放浪以示对礼法的蔑视。诗作有《北芒客舍》等。据传,刘伶自沛地驾鹿车来游,于台上豪饮杜康酒,因过量而长卧不起。醉卧间,壶中酒倾倒在河水里,河水经年散发酒香。后醉卧之台,称作刘伶台。《峄县志》载:“台之西为刘伶墓,巍然一大冢。” 冢前碑刻明代兵部右侍郎贾三近《晋建威参军刘伶墓记》。《齐乘》载:“伶墓所今名刘耀村,旁半里许有刘伶台,其下为刘伶河。水混白类酒,土人相传为伶酾酒处。”古时刘伶台附近大小泉眼数十个,山光岚影,十里松风,平林漠漠,绿草如茵,梨枣桃杏,遍布田野。每逢春暖花开,文人雅士携酒箪食前来欣赏风光。1972年,在刘伶古台东侧三山环抱中建成陈刘耀水库,库区水域面积30多万平方米,水波荡漾,青山倒映,增添了刘伶古台的迷人色彩。
护君山
地处西王庄村南2公里处,海拔仅有130.7米,松柏周荫,果树遍野,风景尤佳,又因传说中的刘秀避难处,更增添传奇色彩。山下有泉,状如马蹄,直径10余米,深不可测,传说为刘秀所骑白马奋蹄刨出,故名白马泉。唐代,山上建有护君庙,因汉光武帝刘秀征战时身着白衣、骑白马,故又改名为“白衣寺”。明代,杨楼村举人杨起凤在白衣寺旁建起咏珠楼、文昌阁、大土阁,“一时选胜者多往游焉”。清代,峄县诗人雷亨坤、李公门等常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词数首。抗战期间,峄县僧官褚本和主管白衣寺,寺内殿、阁、楼、厅增至30余间,庙田200亩,成为县内较大寺院。
姑嫂山、伯桃岭
因凄美动人传说而声名远播。姑嫂山位于护君山南2公里处。传说古时山前住着一户人家,夫妻俩和妹妹三人一起生活。后丈夫出征多年未回,妻子誓不改嫁,妹妹也不嫁人,姑嫂二人相依为命,一起出家做了尼姑。二人死后化作两座山头,因之起名“姑嫂山”。伯桃岭位于余粮店村西,冈阜隆起,绿树葱茏,传说为唐朝学子左伯桃、杨觉哀结义殉葬处。山东密州(今诸城市)学子左伯桃赴长安应试,途遇寒士杨觉哀,二人一见如故,结为兄弟,同去应试。途中钱粮短缺,被风雪困顿于余粮店村西山岭上。左伯桃见二人同去长安无望,遂将干粮让给杨觉哀,让其只身考试,自己甘愿冻饿死于枯桑之下。杨觉哀得第后,为感激左伯桃之义,上奏皇上请假为左伯桃营葬。事后因不舍离去,自杀身亡,与左伯桃同葬一处。后人遂称此处为伯桃岭,并建起左伯桃、杨觉哀墓及忠义祠以作纪念。
西王庄镇的秀丽山水造就了这里的俊杰之才。至治元年间,郭里集人任志道考中进士,为境内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官至陕西御史台监察御史。清道光年间,民主村走出了一位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好知县王鼎铭。道光九年(1829年),王鼎铭任湖南新田知县,为官三年,为民申冤,所办讼案从无差错。他关心当地教育,卖掉家中田产兴办官学、私学。后为平息瑶民暴动捐躯。战争年代,西王庄镇一批共产党员为国家民族利益作出了重大牺牲。徐德兰,中共枣庄工委交通联络员,被驻枣庄日军宪兵队逮捕杀害。张捷三,著名教育界人士,曾培养了抗战时期重要军政干部孙伯龙、朱道南、田慕韩、解学勤、刘安琪、洪杰等。
围绕打造“建材之镇、经济强镇”,全镇发展壮大沃丰水泥等水泥企业5家、年产量370万吨,纺织企业18家、年产12000万件,化工企业8家、机械铸造加工企业6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34家,村级项目190多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3家,合作经济组织12家,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32处,先后有10多种农副产品注册了商标,2种农产品获国家级有机食品称号。依托刘伶台、护君山等人文景观和历史古迹,大力发展近郊生态休闲旅游业,以仙坛山风景区、陈刘耀水库综合开发项目为依托,着力提升“生态—温泉、刘伶—文化”两大品牌的影响力,带动旅游开发,全方位展示西王庄新形象。全乡70%的村实现户户通水泥路,97%以上的农户吃上自来水,590户农民用上沼气,建太阳能示范村2个。乡村面貌不断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全乡生产总值实现8.98亿元,增长12.8%;农业总产值1.82亿元,增长0.5%;粮食产量1.66万吨,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34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9亿元,增长12.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3亿元,增长37.7%;进出口总额1297万美元,增长129.6%;财政收入6837万元,增长28.6%;农民人均纯收入7959元,增长12 %。
全镇发展壮大了农业龙头企业13家,合作经济组织13家,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32处,先后有10多种农副产品注册了商标,2种农产品获国家级有机食品称号,带动发展各类种植、养殖大户320多户,运河食品带动发展合同鸭养殖户500余户。兴亮蔬菜合作社与银座商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元的有机蔬菜采摘园项目,3000亩有机蔬菜基地项目完成规划设计,近期动工建设。全乡形成了有机蔬菜、奶牛、合同肉鸭、小麦良种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2010年以来,全镇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186家和110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拥有中国专利明星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1家、市级安全文化示范企业1家、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全乡初步形成了建材化工、纺织、有机食品、医疗器械、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等门类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发展省、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家,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30余处,国家级有机蔬菜品牌2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品牌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该乡乡建成了全市第一家盐化工项目,发展壮大了全区最大的进出口化工企业泰和水处理,全市最大、设施最为齐全的温泉项目仙坛山温泉小镇。发展壮大了沃丰水泥、康力医疗、华欣针织、龙业食品、润保纺织等一批骨干企业。
依托姑嫂山、胭脂山、白马泉等景点由中翔集团开发建设了我市最大、最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场所,仙坛山温泉小镇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枣庄二日游定点景区。同时我们又在枣台路沿线发展了3000亩油菜种植基地、3000亩有机蔬菜基地,配合市区开展路域综合整治,实施绿化美化及BRT工程,使枣台路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旅游综合开发奠定基础,把南部山区的综合开发作为服务业招商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介,全力打造市中“东花园”,全方位展示西王庄新形。着力培育西王庄全羊、郭家野生甲鱼、邵家熟食等地方特色、品牌餐饮。
先后获得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经济“十强”乡镇、全市发展民营经济突出贡献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农业产业化先进集体、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全市“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设示范乡镇、全市农村教育工作先进乡镇、2001—2005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枣庄市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林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9年1月4日,西王庄镇荣获2018山东特色产业镇“乡村振兴示范镇”称号。[1]
西王庄镇教育系统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行善积德、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支持慈善事业。募捐活动共收到教师捐款10万元,学生捐款8000余元。[2]
2005至2015年,西王庄镇高举“文化大旗”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把项目作为“虚文化”向“实产业”转化的有效载体。建成了以峄县八景之首“仙坛晓翠”为背景,依托姑嫂山、胭脂山、白马泉等景点连成一线的仙坛山温泉小镇。整个景区总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项目重点突出露天温泉的养生、休闲功能,由六个部分组成:即室内温泉洗浴区、露天温泉养生区、特色酒店区、会议餐饮区、时尚运动区、温泉别墅区。
市中区西王庄镇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进一步维护好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以“四个转变”为抓手,促进计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工作理念向服务观念转变。新形势下的计生工作,要纠正以往工作中错误的传统理念,重新树立顺民心、逐民意、惠民生的服务观念。大力帮扶救助贫困计生家庭,关爱女孩家庭,大力开展计生服务阵地、宣传阵地、人口信息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计生政务、村务公开,建立良好的计生工作新形象。
工作管理向规范化转变。从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规范化转变。把计生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实施由领导带头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抓好各项业务工作,突出作风转变,增强工作实效。对计生目标管理进行分类汇总,完善目标管理考评制度,认真组织实施计生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