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图册(3)璧山,春秋战国时,区境为巴国地。
东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区境为江州县属地。
秦汉、魏晋南北朝,循周朝制。
隋朝,璧山区境为巴、江津二县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壁山建县,属渝州,区境包括今璧山区、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西南地置永川县。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属之。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壁山因“地广人稀”并入巴县。
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属重庆府。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以“户口尚少,停壁山县铨,以永并治之”(即由永川县代管)。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隶属重庆府。至乾隆年间,“壁山”改为“璧山”。
民国三年(1914年),璧山属川东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璧山属四川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将成渝、川黔公路两侧重庆周围80千米的范围,划为重庆卫戍区和陪都迁建区,璧山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璧山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12月20日,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辖璧山、江津、永川、大足、合川、荣昌、铜梁、潼南8县。
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改名江津专区,1960年专署又迁往永川,璧山属之。
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1981年,又更名为永川地区,璧山先后属江津、永川地区。
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区并入重庆,璧山属重庆。
1997年6月,重庆恢复直辖市,璧山隶属重庆直辖市。
2014年6月,重庆璧山县改设为重庆璧山区。
璧山区地图
截至2021年,璧山区下辖6个街道、9个镇。[12]
6个街道:璧城街道、璧泉街道、青杠街道、来凤街道、丁家街道、大路街道。
9个镇:八塘镇、七塘镇、河边镇、福禄镇、大兴镇、正兴镇、广普镇、三合镇、健龙镇。[12]
璧山区(3)璧山区处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蓥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斜与沥鼻峡背斜之间。温塘峡背斜在县境内称东山,东翼陡西翼缓,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灰岩,沥鼻峡背斜在区境内称西山,西陡东缓,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灰岩。温塘峡背斜(东山)与沥鼻峡背斜(西山)间的地质结构为璧山向斜。璧山向斜北起八塘镇内,南到丁家镇兴华村,长约40千米。核部地层为侏罗纪遂宁组砂页岩璧山向斜中的次级构造有丹凤短背斜:北起同兴水库,南到正兴镇新山,长约22千米,茅莱山居其中,海拔524米。福禄向斜:北起福禄砂石村,南到会兴简家庙小学,长约20千米。香炉山向斜:北起定林陶市村,南至江津现龙,长约9千米。
璧山区地貌的总轮廓是“两山夹一谷”即两个背斜山(东山、西山)中间夹一个向斜谷。东山,北段称缙云山,中段称金剑山、南段称龙隐山。海拔500~810米,绵延61千米,山势磅礴,北高南低。西山,北起八塘镇仰天高,南止永川区云谷关,海拔500~885米,其中燃灯寺峰高885米,为区境最高点。西山插旗山以南,受构造控制分为两支,构成背斜核部的高山入铜梁县区为东山,构成背斜翼部的低山延至花果山。璧山区境内地貌,按其海拔高度和分布位置,可分为低山、丘陵、宽谷。低山海拔500~885米,分布于境内东西两山,山间嘉陵江灰岩溶蚀成槽谷。低山占璧山区总面积的17.6%。丘陵海拔240~500米。按海拔高度梯次及丘陵形态可分为坪状高丘、桌状高丘、山麓状深丘、单斜深丘、桌状中丘、馒头状中丘、单斜中丘。丘陵占璧山区总面积的43.6%。宽谷海拔240米左右,分布于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流域广大地区,宽谷占璧山区总面积38.8%。
璧山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涝、秋凉、冬暖、无霜期长、湿度大、日照少、云雾阴雨多的特点。[13]年平均气温18.0°C,极端最高气温42.2°C,极端最低气温-3°C。年平均降雨量1064.7毫米,年最多降雨量1493.7毫米,年最少降雨量724.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051.0小时,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平均蒸发量1026.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雷暴日数32.4天,年平均雾日数39.6天,年平均无霜期338天。共出现大暴雨9次,暴雨69次。
璧山区主要河流有璧南河、璧北河和梅江河等。璧南河发源于大路街道大竹村一带,由江津区油溪镇注入长江,在区境内的流域面积为442.05平方千米,河道长73.1千米,平均坡降为2.65‰;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为16355.85万立方米;其有长5千米以上的支流9条, 5千米以下的支流29条。
璧山区幅员面积91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770亩,人均耕地面积0.83亩。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次为紫色土。
璧山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膏、天然气、重金石、页岩、石英砂、瓷土等。其中石膏、石英砂、石灰石、页岩等建材矿产配套产出,属地区优势矿产。
2020年,年末全区总户数25.95万户,总人口(户籍人口)65.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44万人,乡村人口30.72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32.81万人,女性32.3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432人,死亡人口538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卫健委)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0(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含漏统数据)。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75.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57万人,农村常住人口22.03万人,城镇化率为70.86%,比上年提高2.29个百分点。[8]
![]() |
![]() |
![]() |
![]() |
2010年,璧山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9.803万人,占总人口的50.86%;女性为28.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49.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48。
2010年,璧山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8.9721万人,占总人口的15.31%;15-64岁的人口为42.0898万人,占总人口的71.8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5415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
2010年,璧山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3.0784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6.428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23.3757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9.682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2010年,璧山常住人口中,下辖镇街人口分布为:璧城街道122228人,璧泉街道82474人,青杠街道45550人,来凤街道33032人,大路街道48145人,丁家街道60585人,八塘镇23851人,七塘镇21185人,河边镇20037人,福禄镇13586人,大兴镇40068人,正兴镇27804人,广普镇18002人,三合镇11336人,健龙镇18151人。
区委书记:秦文敏[11]
区委副书记:江志斌、严兵[14]
区长:江志斌
副区长:田中、罗志军、王复莲、陈建、张川、刘全模、万小力[10][15]
主任:张献强
副主任:朱朝阳、罗恩德、吴建卿、张忠、董其鑫[10]
政协主席:何平
政协副主席:陈荣彬、周英碧、雍湘、刘华、谭良宽、陈文、徐建民[16]
璧山区(3)2020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7.1亿元,同比增长4.8%。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9.5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94.7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12.9亿元,同比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5.3:52.8:41.9。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49.1亿元,增长6.7%,占全区经济的7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479元,比上年增长5.7%。
2020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5%,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下降0.6%、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5.1%、畜肉价格同比上涨39.2%、水产品价格同比下降0.1%。[8]
2020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9.2亿元,同比增长6.5%;林业产值0.8亿元,同比增长9.6%;牧业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5.6%;渔业产值3.0亿元,同比下降3.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0.6亿元,同比增长10.1%。
2020年,全年粮食产量16.7万吨,同比增长0.6%;水果产量15.5万吨 ,同比增长8.8%;蔬菜产量79.0万吨,同比增长4.7%;全年出栏生猪18.0万头,同比下降0.3%;出栏家禽2620万只,同比增长0.7%。
2020年,璧北蔬菜基地3.9万亩,播种面积达到12.6万亩,蔬菜产量达到29.3万吨。璧南苗木基地8.0万亩。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092公顷,同比增长0.6%。油料种植面积3191公顷,同比下降1.3%。蔬菜种植面积23590公顷,同比增长3.1%。[8]
2020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30.4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4.22%。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9% ,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
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2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0万人,同比增长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1%,其中汽摩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消费品产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4.2%;电子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2%;装备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4%;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6.5%。
2020年,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4.3亿元,同比增长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我区注册地资质建筑企业49家,其中三级以上施工总承包建筑企业31家,三级以上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家。全区注册地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7.4亿元,同比增长9.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7%。[8]
服务业
2020年,全年服务业增加值312.9亿元,同比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1%,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1亿元,同比增长4.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2.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0亿元,同比下降1.3%;金融业增加值42.3亿元,同比增长4.8%;房地产业增加值63.4亿元,同比增长4.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1.3亿元,同比增长4.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2.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亿元,同比增长9.5%。
2020年,年末全区公路里程263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785公里。全区汽车拥有量112206辆,同比增长31.9%。全社会公路客运量1135万人,旅客周转量5078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509万吨,货运周转量222389万吨公里。
202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6.3%;电信业务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2.2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6万户,比年初下降6.7%;移动电话用户76.0万户,比年初增长7.7%;互联网用户24.7万户,比年初增长10.5%。
国内贸易
2020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77亿元,同比增长3.9%。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8亿元,同比增长4.6%。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8.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
2020年,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4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其中新开工面积37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4%。住宅施工面积63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9%;住宅新开工面积27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8%。全年房屋竣工面积11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4.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6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对外经济
2020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970万美元,同比增长38.2%。
2020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0.6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进口额16.6亿元,同比增长59.0%;出口额24.0亿元,同比增长44.8%。
财政金融
2020年,全年辖区内财政收入162.9亿元,同比下降1.7%。地方财政收入147.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1.3亿元,同比下降3.6%;非税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9.5%。地方财政支出182.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6亿元,同比下降12.4%。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1.9亿元,同比增长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亿元,同比下降10.7%;卫生健康支出9.1亿元,同比增长5.5%;节能环保支出5.2亿元,同比增长5.8%;城乡社区支出11.5亿元,同比下降50.9%;农林水支出7.3亿元,同比增长3.0%。
2020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2.5亿元,比年初增长11.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608.7亿元,比年初增长11.3%。人民币住户储蓄存款余额422.5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01.5亿元,比年初增长18.7%。
2020年,全年保费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0.4%;赔付支出4.1亿元,同比下降0.5%。[8]
2020年,全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56个,高新技术企业239家,全年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07件。[8]
2020年,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15个,电影院5个,歌舞娱乐场所51家,综合性体育中心1个,体育馆1个,承办各类比赛30场次。
2020年,全年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815.2万人次,同比下降-46.4%,实现旅游总收入345754万元,同比下降-51.2%。[8]
2020年,年末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01所,其中普通中学15所、小学38所、幼儿园145所、中职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9725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971人,小学在校生40357人,幼儿园在校生21569人,特殊教育学生126人,中职生3234人。全区各类学校招生人数28775人,其中普通中学招生11486人,小学招生6419人,幼儿园招生9668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27人,中职学校招生1175人。全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6895人,其中专任教师5981人。在专任教师中,普通中学2195人,小学2324人,幼儿园1273人,特殊教育学校30人,中职学校159人。[8]
2020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私人诊所169个、卫生所(医务室)10个、村卫生室272个、门诊部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全区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4841张。卫生技术人员4727人。全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36人,注册护士2324人。
2020年卡介苗、糖丸、白三联、麻苗接种率分别达99.94%、99.74%、99.73%、99.62%,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达99.44%、99.66%,乙肝合格接种率、乙肝首针及时率分别达99.88%、96.20%,产妇住院分娩率99.9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1‰,婴儿死亡率2.25‰。[8]
2020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18元,同比增长7.5%。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96元,同比增长5.6%。在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7998元,人均经营性收入5193元,人均财产性收入4513元,人均转移性收入6592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392元,同比增长4.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3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90元,同比增长7.7%。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09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6213元,人均财产性收入921元,人均转移性收入276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05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32。[8]
2020年,年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1272人(含退休),同比增长9.7%;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1260人,同比下降1.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卫生保险参保人数135536人,同比增长13.3%;城乡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13971人,同比下降1.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5631人,同比增长10.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09137人,同比增长36.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2577人,同比增长14.8%。城镇失业人员登记数6812人。[8]
2020年,全年水资源总量53058万立方米。全年降水量1359毫米。年平均气温18.5℃。年末水库蓄水总量6775万立方米。全区总用水量12558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4135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405万立方米,生活用水4200万立方米,其他用水2818万立方米。全区总用电量26.9亿度,其中工业用电量16.7亿度。全区天然气用气量12717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气5150万立方米。
2020年,全区森林面积64.4万亩,森林覆盖率47%。全年新增城市绿地72公顷,城市绿地面积达到1927公顷,其中本年新增公园绿地44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8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5.5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100.0%。
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表水质达标率10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3分贝和64.2分贝。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100.0%。
2020年,全年生产事故8件,同比增长33.3%,生产事故死亡6人,同比持平;火灾事故71件,同比增长2.9%,火灾事故无死亡;交通事故31件,同比下降69.0%,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3人,同比下降23.5%。[8]
主要景点
璧山史称“巴渝名邑”,曾出过“双状元”、“六翰林”。璧山八景为“金剑晴雪”、“东林晓钟”、“觉院夜雨”、“茅莱仙境”、“圣灯普照”、“虎峰马迹”、“凉伞云遮”、“石泉凝脂”。
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
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璧山区西北29公里处的云雾山中,海拔400—800米。多云雾,景区面积50多平方千米,湖面15公顷。2000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水天池
水天池位于璧山区和大学城之间,是一处风光绚丽的景点,更是璧山区佛教文化很有代表性的地方。
观音塘湿地公园
观音塘湿地公园位于璧山城区南部,紧邻璧南河,占地面积约623亩。是中国西部湿地公园典范,以巴渝文化为背景,形成山、水、林完美结合的绿色生态湿地浏览区。
古老寨
古老寨位于璧山区云雾山中,海拔757米,与青龙湖毗邻,整座山寨方圆近2000亩,集森林、湖泊、云雾、山地景观、田园风光、古寨遗址、宗教寺观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是重庆市继合川钓鱼城之后的又一处大型的古战场遗址。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璧山文庙
璧山文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是重庆市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文庙建筑群,也是重庆市境内保存较好、档次较高、规模较大的文庙建筑群。
露德堂
露德堂位于璧山区正兴镇,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2006年6月,璧山供销社获得“全国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称号,是重庆市2个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
2010年11月,在由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国家农业部等单位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活动中,璧山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2011年5月,在重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0年度考核中,璧山领导班子获得市先进领导集体称号,县委书记范明文、县长吴道藩被评为优秀等次。
2011年8月,璧山荣获“2010年度重庆工业进步奖区县”称号,也是重庆市所有区县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2014年1月,璧山区顺利通过2013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荣获“2013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2018年6月12日,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入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