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春秋时期,为巴国属地。
西汉,县地为江阳和汉安两县属地。
三国、晋、南北朝、隋,循西汉建制。
唐朝,乾元二年(758年),始设昌州,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昌元县的设置便是荣昌地域建县的开始,时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
荣昌县滨河新貌
宋、元,循唐制。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因昌元县系置荣州、昌州之地,而更名为荣昌县,亦寓繁荣昌盛之意,属重庆府。[9]
清代,循明制。
民国时期,荣昌隶属重庆蜀军政府及四川省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7日成立荣昌县人民政府,先后隶属川东行署壁山专区、江津专区、永川地区。1983年,永川地区撤销后,荣昌县隶属重庆市。
2015年2月5日,荣昌县人民政府向重庆市人民政府请示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4月28日,国务院同意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5月14日,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以原荣昌县行政区域为荣昌区行政区域,荣昌区人民政府驻昌元街道人民路2号,荣昌区行政规格为地厅级。6月18日,重庆市荣昌区正式挂牌。
2016年3月15日,荣昌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荣昌区昌元街道人民路2号迁至荣昌区昌元街道迎宾大道26号。[10]
荣昌县滨河新貌
截至2021年,荣昌区下辖6个街道、15个镇。[11]
6个街道: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广顺街道、双河街道、安富街道、峰高街道。
15个镇:荣隆镇、仁义镇、盘龙镇、吴家镇、直升镇、万灵镇、清升镇、清江镇、古昌镇、河包镇、观胜镇、铜鼓镇、清流镇、远觉镇、龙集镇。[11]
荣昌区荣昌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丘陵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交接处,介于东经105度17分至105度44分,北纬29度15分至29度41分之间。东邻大足、永川,西接四川省隆昌县,南邻泸州,北与内江、安岳接壤。
荣昌区以浅丘为主,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380米,山岭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层岩海拔711.3米,为荣昌区最高点),中有螺罐山,北有铜鼓山。
荣昌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无霜期327天,月极端最高温度39.9℃(1972年),月极温最低温度-3.4℃(197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获得1282小时。
荣昌区(3)荣昌区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0多种,主要是煤炭、天然气、陶土、页岩、石灰岩、建材砂岩、石英岩和矿泉水等。煤炭可开采储量9600万吨,年产原煤185万吨,精煤50万吨;天然气可开采储量10亿立方米;石灰岩探明储量为1300万吨;陶粒页岩探明储量为3亿吨,可以作日用陶、工艺美术陶、优质建筑陶的原料。
荣昌区水能径流量3.25亿立方米,有濑溪河、清流河等148条溪河。
荣昌生物资源有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园林植物和家畜家禽、淡水鱼类等生物资源160余种。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蚕桑、生姜等。畜禽类主要有猪、羊、鹅,其中荣昌猪为世界八大名猪、中国三大名猪之一。
202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7.00万人,比上年增加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76万人,增加0.69万人,城镇化率60.84%,比上年提高0.96个百分点。
2021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43484人,比上年减少3584人。其中城镇人口426758人,乡村人口416726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428157人,女性人口415327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户籍户数313570户。全年出生人口5048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出生率为6.0‰;死亡人口6558人,死亡率为7.8‰;自然增长率为-1.8‰。[3]
2010年,荣昌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2.81万人,占总人口的49.61%;女性为33.32万人,占总人口的50.3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8.47。
2010年,荣昌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2.32万人,占总人口的18.63%;15-64岁的人口为44.98万人,占总人口的68.0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3万人,占总人口的13.35%。
2010年,荣昌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11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6.29万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21.93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6.78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万容[8] |
副区长 |
杨谊、程建林、程昌耀、李萍、唐列、陶晓锋、谢勇、李德伟[12] |
职务 | 姓名 |
---|---|
区长 | 万容[8] |
副区长 |
杨谊、程建林、程昌耀、李萍、唐列、陶晓锋、谢勇、李德伟[12] |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高洪波[7] |
副书记 | 龚建海[13]、万容[14] |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高洪波[7] |
副书记 | 龚建海[13]、万容[14]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唐成军 |
副主任 |
潘英、邓启才、刘友明、徐蓉、曾德富[12]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唐成军 |
副主任 |
潘英、邓启才、刘友明、徐蓉、曾德富[12]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赵天智 |
副主席 |
王宏、刘治中、段先明、肖建东、杨作芳、黄伟、陈龙英 |
秘书长 | 代义岚[15]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赵天智 |
副主席 |
王宏、刘治中、段先明、肖建东、杨作芳、黄伟、陈龙英 |
秘书长 | 代义岚[15] |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4660万元,比上年增长9.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662812万元,增长8.8 %;第二产业增加值4498274万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973574万元,增长9.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3%,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6%,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2021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1485元,比上年增长9.3%。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704人,比上年下降12.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78人,比上年增长5.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0%。
截止2021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9549户,比上年增长3.0%。其中内资企业15526户,外资企业55户,个体工商户5328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86户。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948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税收收入146207万元,下降17.7%;非税收收入172741万元,增长3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5854万元,下降1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4613万元,下降14.7%;教育支出199263万元,增长0.3%;科学技术支出14262万元,增长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398万元,下降19.0%;卫生健康支出87591万元,下降20.4%;城乡社区支出49330万元,下降31.5%;农林水支出103292万元,增长0.8%;交通运输支出40473万元,下降21.3%。[3]
2021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7870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4905亩,粮食产量289910吨,增长0.3%。蔬菜播种面积298938亩,蔬菜产量613344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量64324吨,增长32.2%。[3]
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382329万元,比上年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396249万元,同比增19.7%。
2021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5945万元,比上年增长8.1%。年末在荣昌注册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独立核算建筑业法人企业57家,实现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14.80亿元,增长11.9%。全年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3.09万平方米,下降1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77.57万平方米,下降18.5% 。[3]
固定资产投资
荣昌区(3)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13.8%;工业投资增长20.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7.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7.1%;民间投资增长14.5%。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4%。
2021年,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0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商品房竣工面积27.9万平方米,下降53.5%。商品房销售面积103.9万平方米,增长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3.4万平方米,增长19.0%。商品房销售额62.87亿元,下降4.8%。
2021年,全年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78户,农村危旧房改造308户,在建公租房面积3.88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64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占全区生产总值的8.0%。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1.5%,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3.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6197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7%。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5.6%,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0.2%。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8461万元,同比增长25.6%。限额以上法人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32.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0.6%,汽车类增长25.8%。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30677万元,比上年下降17.6%。其中:出口94575万元,下降22.6%;进口36102万元,下降0.9%。
2021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9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7.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45万美元,下降79.3%。
邮电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046万元,比上年增长9.9%。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88万件,快递业务322.3万件。
2021年,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8.7万户,比上年下降0.2%;移动电话用户79.8万户,比上年增长2.2%。互联网络用户89.6万户,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4.5万户,增长8.5%;手机上网用户65.1万户,增长5.2%。
旅游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11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5%;实现旅游总收入55.40亿元,增长30.7%。年末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3个,其中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
金融
2021年,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2504万元,比上年增长3.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95690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3742605万元,增长11.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194808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1.7%。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1638139万元,增长14.6%。
2021年,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90784万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9124万元,人寿保险收入61659万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3368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24754万元,人寿保险赔付8935万元。[3]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8887万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
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完成2797万人,比上年下降22.7%;公路客运周转量114649万人公里,下降18.1%;公路货运量完成1576万吨,比上年增长17.5%;公路货物周转量157892万吨公里,增长2.9%。
2021年,年末全区拥有营运汽车7211辆,其中货车5727辆、客车515辆(含公交车)、出租汽车220辆。
2021年,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2735.73公里。按行政等级划分:国道(高速公路)116.19公里,省道215.83公里,县道134.27公里,乡道293.81公里,专用公路11.33公里,村道1964.30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81.60公里、一级公路25.01公里、二级公路244.93公里、三级公路79.04公里、四级公路2247.45公里,等外公路57.69公里。[3]
昌龙迎宾舞新区
2013年,荣昌区新建城市道路10.5公里,雨污管网7.84公里。新建棚户区住房1138套,新建荣峰河廉租房585套。风雨廊桥、荣峰河猪文化长廊、红旗桥小游园、人民公园等项目全面完工。实施老城区污水管网及人行道升级改造,铺装人行道面积3.67万平方米。
2021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0元,比上年增长8.9%。
2021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50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6004元,增长8.4%;人均经营净收入4909元,增长8.5%;人均财产净收入2954元,增长8.3%;人均转移净收入9982元,增长7.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1.05%,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3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1%。
2021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8元,增长10.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7630元,增长10.0%;人均经营净收入7706元,增长12.0%;人均财产净收入301元,增长11.2%;人均转移净收入6501元,增长9.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652元,增长23.0%;其中,衣着1007元,增长26.8%;居住2651元,增长24.0%;生活用品及服务1370元,增长24.1%;交通通信1783元,增长23.0%;教育文化娱乐1517元,增长26.4%;医疗保健1179元,增长1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13%,比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3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
2021年,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41198人,比上年下降2.9%。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4.07万人,下降2.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7883人,增长8.5%;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6003人,下降3.0%,全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总支出46701万元,下降19.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0116人,下降5.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6604人,增长20.4%。
2021年,年末全区有9703户共16076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933户共6027人,比上年减少296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5770户共10049人,比上年减少512人。全年共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6076人,发放低保金9096.94万元,其中城镇低保发放3830.75万元,农村低保发放5266.19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5089人。
2021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636元/月,比上年增长2.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15元/月,增长3.8%。[3]
2021年,全区共有区属各类学校287所。其中,普通中学 20所(含4所高完中),小学 120所,幼儿园144所,特殊学校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初中招生8212人,在校生26044人,毕业生8620人;普通高中招生4791人,在校生14245人,毕业生4531人;小学招生6422人,在校生42010人,毕业生8318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07人,在校生6151人,毕业生1749人;学前教育招生6631人,在校生20501人,毕业生7051人;特殊学校招生13人,在校生190人,毕业生9人。2021年全年全区初中入学率为100%,小学的入学率为100%。
2021年,年末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23家。全年获得专利授权1231件,比上年增长28.8%。
2021年,全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地理标志量7件。[3]
2021年,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剧场、影剧院5个,体育场馆3153个。有线电视用户13.6万户。全年共出版发行期刊61.73万份,出版发行报纸668万份。[3]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1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9个,村卫生室24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卫生健康培训学校1所。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4621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18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60人,注册护士2366人。[3]
2021年,全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6.4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98亿千瓦时,增长10.9%;工业用电量8.59亿千瓦时,增长26.5%。
2021年,全年水资源总量4.2487亿立方米。当年降水量10.853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1.1393亿立方米。
2021年,全年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1620.98公顷,比上年增长2.8%。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1天,达标率79.7%。[3]
2021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6起,比上年下降45.4%,死亡人数6人,下降50%。其中金属与非金属矿事故1起,死亡1人;建设施工事故2起,死亡2人;道路运输行业事故3起,死亡3人。无冶金机械八大行业及生产经营火灾亡人事故。[3]
渝西植物园
渝西植物园为重庆市级综合性植物园,成立于1998年,占地2600亩。
万灵古镇
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位于荣昌区东部,距区13公里,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
螺罐山
螺罐山位于新峰和昌元交界处,距区城4公里。两峰秀峙,壁立峭耸,林木蓊蔚。山上云峰寺始建于宋代,有大雄殿、天王弥勒殿等13个殿。
岚峰森林公园
岚峰森林公园位于荣昌区南部古佛山林区,海拔460-600公尺。林区森林植被丰富,有大面积成片的松树林、杉树林、楠木林等乔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