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城堡

地理位置 南京市中华路南端
中文名称 中华门城堡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中华门城堡中华门城堡(100)中华门城堡   又称瓮城、四方城、月城、曲池。位于南京市中华路南端,是南京城的南大门。城堡高21.5米、东西宽118.5米、进深129米,占地16500多平方米。城门分4道, 每两道之间的空地称作瓮城。每道城门除置有铁皮包严的木质大门外,城门两边还有石槽,石槽内嵌有千斤闸,战时如木质城门被敌军攻破,可从城上放下千斤闸以阻止敌军前进或退却。城堡上下还设有27个藏兵洞,可埋伏士兵3000多人,以对付困在瓮城中的敌军。今千斤闸虽已毁坏,但从城上石槽仍能看出当年设计的机关原理。

中华门城堡中华门城堡(90)   对外的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原建有庑殿式重檐筒瓦顶的镝楼,但毁于1937年侵华日军的炮火,现尚存台基残迹;中层为砖石结构,朝内一排7 个藏兵洞,洞内设茶室,经营旅游纪念品;下层中间为瓮城甬道,两侧各有3 个藏兵洞。二至四道城门为二层结构,上面有木质城楼,下层为砖石结构。瓮城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条宽11米的斜坡式登城马道,供守军骑马上城,现在马道旁每隔一段都有一个真人大小的将军装束的人偶,供游人拍照留念,马道下的外侧还各有一排7 个小藏兵洞。

  整个城堡构思奇巧,建造精良,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技艺,是研究城垣建筑史、都城史和古代战争史的珍贵实物。

  上面“中华门”三个字,是由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先生的所题

中华门二至四道辅助城门为二层结构,上面有木质城楼,下层为砖石结构。

中华门城门主楼和辅助城门楼以及两边连接的瓮城城墙共同构造了中华门内瓮城的主体建筑,中华门内瓮城的主体建筑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东西两侧马道直通主楼顶部,因为明清两代将军可以骑马直登城头,所以称为“马道”。

中华门的兴建前后历时21年,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采用糯米汁、石灰、桐油拌合后砌成,非常坚固。砌城墙所用的大块城墙砖,每块长约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10厘米上下,每块重量15-20公斤不等;聚宝门即中华门的的城墙砖,烧制技术的难度掌控是相当大的,城砖的制作由京师工部、京师驻军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京师四地共125个县承担,京师应天府以外制作的城墙砖烧成后由长江水路运送到京师,用来保证京师城墙建筑材料的供给。

中华门内瓮城这种藏军设施,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遇有敌人强攻时,可将敌兵放进城门欲擒故纵,然后关起各道城门,把敌军截为三段,分别歼灭,好像传说中典故描写的“瓮中捉鳖”,又因为中华门的瓮城在城墙内侧,所以这座宏伟的城门楼被称为“中华门内瓮城”。

民国时期,为了适应南京市的道路现代化建设和改造的需要,国民政府在原聚宝门的东西两侧开辟中华门东门和中华门西门,可以同时满足向南向北汽车的通行。

中华门城门主楼牌匾上题刻有“中华门”三个字,是由原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题写。

1995年,结合中华路、雨花路改造,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华门主体建筑附近,建成了中华门广场,新增绿化面积近万平方米,架设一批高杆照明宫灯和草坪灯,建造了镇淮东桥和镇淮西桥。中华门广场和镇淮东、西桥的建设,改善了交通状况、美化了中华门古迹的周边环境。[1]

旅游信息

成人票 门市价20元

1 开放时间 8:30—20:30

2 取票地点 中华门瓮城景区北门售票处

3 入园凭证 同程网预订成功确认订单短信。

4 特惠政策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3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免票;残疾人、现役军官、离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票参观。

B.优惠政策:1.3—1.5米之间购儿童票;1.5米以上凭大、中小学校学生证购学生票;60—69周岁的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购优惠门票。

5 发票说明 网络预订景区门票,同程网不提供发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