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街 东西斜街:东南起大东街,西北至学院路。此街建于一九五四年,因地处上兰村西北角。东南方原有古建筑“北寺庙”一座,现为上兰村委会办公楼所在地。街里斜街、东南较宽,庙建于其上,形如龙头,西北窄而弯曲,恰如龙尾,当时的乡公所按地貌定为青龙街,沿用至今。
2016年7月1日,成都市青龙街,市三医院旁一处工地,考古工作人员凿开的土坑,揭开了摩诃池西北角神秘的面纱。
2014年,这个存在于诗歌中的摩诃池被首次确认东南部的走向、范围。
2016年7月3日,负责现场发掘的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易立介绍,这次发现的是明代摩诃池的西北角。说明即使在明代,摩诃池也有上千亩。
除了摩诃池西北角,考古人员还收获了另一份惊喜——一段长约80米,高约1米的古城墙在历经千年后,崭露于世人眼前。据考证,该段城墙存在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用于战时防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