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

五灯会元

品牌 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
作者 释普济
页数 376页
书名 五灯会元
定价 21.30
类型 释家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五灯”系指五部禅宗灯录:①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②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③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④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⑤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的近200年间分别成书。

“五灯”共150卷。内容层见叠出,诸多重复。《天圣广灯录》只是对《景德传灯录》的章次略作更易,人物、“机缘”语录稍作扩充。《联灯会要》是对《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三书的综括和补续。《嘉泰普灯录》补葺《天圣广灯录》和《建中靖国续灯录》所未录的王侯士庶尼师言谈,世次人物与《联灯会要》稠叠。《五灯会元》合“五灯”为一书,叙录简要,遂除叠合之弊。“五灯”虽以记叙禅宗世系源流为宗旨,但单篇的诸方广语、拈古、颂古、赞颂偈诗、铭记箴歌和其他杂著辑录甚多。《五灯会元》括摘枢要,芟夷枝蔓,使“灯录”更符合禅宗史书的性质。在体例上,“五灯”各部除《普灯录》有“叙佛祖”作为引子,从菩提达摩叙起以外,其余或从七佛或从释迦牟尼叙起,次及西天宗师、东土宗师,再次是惠能以下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系;或集一系中的不同宗派于一卷,或将两大系合于一卷。《五灯会元》则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叙述,七宗源流本末,指掌了然。

两者区别

《五灯会元》与“五灯”相比,篇幅减少一半以上,虽无拈古、颂古等内容,但对宋末之前著名的禅师“机缘”语录,均加综缀,删削不多。禅家之瞬目扬眉,擎拳举指;或行棒行喝,竖拂拈槌;或持叉张弓,辊球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毛;以及一问一答,一唱一提,一默一言,一吁一笑等等机用,莫不备载。所以元明以来,好禅士流多藏其书,“五灯”单部遂少流通。

《五灯会元》的继作有明净柱《五灯会元续略》8卷;通容《五灯严统》25卷;文?《五灯会元补遗》1卷等。中国又出版新的校勘本。

出版情况

图书信息

作者:普济(作者),苏渊雷(注释 解说词,译者)

出版社:中华书局; 第1版 (1984年10月1日)

平装:1419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32

ISBN:9787101005363

条形码:9787101005363

产品尺寸及重量: 20 x 14.8 x 5.8 cm ; 1.4 Kg

内容简介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五灯会元(繁体竖排版)(套装共3册)》包括:《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五灯会元(繁体竖排版)(上册)》、《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五灯会元(繁体竖排版)(中册)》和《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五灯会元(繁体竖排版)(下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人中国,但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时佛教已经中国化,完全具备了中国自己的特点。而且,随着印度佛教的衰落,中国成了当时世界佛教的中心。宋以后,随着理学的兴起,佛教被宣布为异端而逐渐走向衰微。但是,佛教的部分理论同时也被理学所吸收,构成了理学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直到近代,佛教的思想影响还在某些著名思想家的身上时有表现。总之,研究中国历史和哲学史,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哲学史,佛教是一项重要内容。佛学作为一种宗教哲学,在人类的理论思维的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因此,应当重视佛学的研究。

章节目录

点校凡例

题词

上册 卷第一

七佛

毗婆尸佛

尸弃佛

毗舍浮佛

拘留孙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叶佛

释迦牟尼佛

西天祖师

一 祖摩诃迦叶尊者

二 祖阿难尊者

三 祖商那和修尊者

四 祖优波毺多尊者

五 祖提多迦尊者

六 祖弥遮迦尊者

七 祖婆须蜜尊者

八 祖佛陀难提尊者

九 祖伏驮蜜多尊者

十 祖胁尊者

十一 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 祖马鸣尊者

十三 祖迦毗摩罗尊者

十四 祖龙树尊者

十五 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 祖罗喉罗多尊者

十七 祖僧伽难提尊者

十八 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 祖鸠摩罗多尊者

二十 祖阁夜多尊者

二十一 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二 祖摩孥罗尊者

二十三 祖鹤勒那尊者

二十四 祖师子尊者

二十五 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 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七 祖般若多罗尊者

二十八 祖菩提逢磨章次列于东土祖师

东土祖师

一 初祖菩提逢磨大师

二 祖慧可大祖禅师

三 祖僧璨鉴智禅师

四 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 祖弘忍大满禅师

六 祖慧能大鉴禅师

卷第二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

牛头山法融禅师

四祖下二世

金陵牛头山融禅师法嗣

牛头山智岩禅师

钟山昙璀禅师

……

中册

下册

编辑推荐

《五灯会元(插图本)》收录作品通篇配有注音和注释。同时我们为书中部分文章配以珍贵精美的大幅木版画,展示名僧圣祖悟道成佛的经历和生平的奇闻异事。并以言辞优美,简练活泼的解说为辅助,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大大提高《五灯会元(插图本)》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元》是丛书中的一本!

文摘

插图:





罗睺罗多尊者
原文
罗睺罗多尊者,迦毗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复现五佛影。祖告众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圣者僧伽难提居于彼处。佛志:‘一千年后,当绍①圣位。”’语已,领诸学众,溯流而上。至彼,见僧伽难提安坐入定②。祖与众伺之。经三七日,方从定起。
祖问曰:“汝身定邪,心定邪?”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体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无动静,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动静,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动静。”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提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祖曰:“此义不然。”提曰:“彼义非著。”祖曰:“此义当堕。”提曰:“彼义不成。”祖曰:“彼义不成,我义成矣。”提曰:“我义虽成,法非我故。”祖曰:“我义已成,我无我故。”提曰:“我无我故,复成何义?”祖曰:“我无我故,故成汝义。”
提曰:“仁者师谁,得是无我?”祖曰:“我师迦那提婆,证是无我。”难提以偈赞曰:“稽首提婆师,而出于仁者。仁者无我故,我欲师仁者。”祖以偈答曰:“我已无我故,汝须见我我。汝若师我故,知我非我我。”难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脱③。祖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系。”语已,即以右手擎金钵,举至梵宫,取彼香饭,将斋大众,而大众忽生厌恶之心。祖曰:“非我之咎,汝等自业。”即命难提分座同食,众复讶之。祖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当知与吾分座者,即过去娑罗树王如来也。愍④物降迹,汝辈亦庄严劫中已至三果而未证无漏者也。”众曰:“我师神力,斯可信矣。彼云过去佛者,即窃疑焉。”
难提知众生慢⑤,乃曰:“世尊在日,世界平正,无有丘陵,江河沟洫,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国土丰盈。无八苦、行十善,自双树示灭八百余年,世界丘墟,树木枯悴,人无至信,正念轻微,不信真如,唯爱神力。”言讫,以右手渐展入地,至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会所。大众见之,即时钦慕,悔过作礼。于是,祖命僧伽难提而付法眼。偈曰:“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祖付法已,安坐归寂。四众建塔。当前汉武帝二十八年戊辰岁也。
注释
①绍:继承。
②入定: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闭眼静坐,控制思想,不起杂念。
③度脱:指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到达仙佛境界。
④愍:可怜,怜悯,哀怜。
⑤慢:轻慢,看不起。
僧伽难提尊者
原文
僧伽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之子也。生而能言,常赞佛事。七岁即厌世乐,以偈告其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固止之,遂终日不食。乃许其在家出家,号僧伽难提。复命沙门禅利多为之师。积十九载,末尝退倦。每自念言:“身居王宫,胡为出家?”
一夕,天光下属,见一路坦平,不觉徐行。约十里许,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于中。父既失子,即摈①禅利多出国,访寻其子,不知所在。经十年,祖得法受记已,行化至摩提国,忽有凉风袭众,身心悦适非常,而不知其然。祖曰:“此道德之风也。当有圣者出世,嗣续祖灯乎?”
言讫,以神力摄诸大众,游历山谷。食顷,至一峰下,谓众曰:“此峰顶有紫云如盖,圣人居此矣。”即与大众徘徊久之。见山舍一童子,持圆鉴②直造祖前。祖问:“汝几岁邪?”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③。”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童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彼父母闻子语,即舍令出家。祖携至本处,授具戒讫,名伽耶舍多。
他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祖付法已,右手攀树而化。大众议曰:“尊者树下归寂,其垂荫后裔乎!”将奉全身于高原建塔,众力不能举,即就树下起塔。当前汉昭帝十三年丁未岁也。
注释
①摈:排斥,弃绝;把某人赶出去。
②鉴:镜子。
③决了之:了悟人生真谛。

媒体推荐

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日五灯会元,以便观览。
——沈净明
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
——铃木大拙(日本佛教学者)
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
——白居易
桑塔亚纳认为宗教是对自然生活所作的一种诗意的变形,以便使自然生活获得一种道德秩序,宗教成为理性的化身。

序言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入,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明朝末年西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因素。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