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旅游风景区(3)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2001年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2008年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2年陕西省政府与陕西文泾水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开发合同,对郑国渠景区重新开发建设。
2016年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3)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在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唐朝,郑国渠支撑了长安京畿地区大部分粮食供给。秦修郑国渠卒并诸侯,一统天下,汉修白渠,润泽两汉四百年,奠定丝路雄风,八水绕长安,奏响贞观长歌,国富民强。
公元前246年,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做为秦国东邻的韩国深感恐惧,派出间谍郑国游说秦王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以消耗秦国的国力,秦王接受郑国的建议在关中平原背部开凿一条长达126.5公里的灌渠,这项耗时10多年的疲秦工程,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用平交方式穿过冶峪、清峪、浊峪、石川河等自然河流,灌溉农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天的115万亩,郑国渠建成后关中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史记】记载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也由此成就了关中为“天府之国”的美誉,成就了中华名族大统一的经济基础,这项奠定秦国强大实力的水利工程,终以水工的名字命名——郑国渠
疲秦的阴谋并未得逞,却将秦送上了帝王之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这是司马迁【史记】里面的话,也就是说司马迁把郑国渠当作秦统一天下的一个经济基础。
泾河自北向南注入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4亿立方米,其中汛期7—9月份约占62.9%泾河流经黄土高原俗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实测年均输沙量2.65亿吨,洪水最高含沙量达1040千克每立方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就认识到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淤灌肥田,郑国渠因地制宜引泾河高含沙量的水,通过淤灌来改良盐碱地,正是郑国渠使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粮仓之一,郑国渠将泾河高含量的泥沙变害为利,为多沙河流水资源利用树立了良好的范例,郑国渠灌溉工程遗产突出的历史科技文化价值将被永久保护和传承下去。
《西游记》第9回载,因为袁守诚能够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泾河龙王非常生气也非常恐惧,就去长安城找袁守诚的麻烦,让他算下雨的时间点数。结果袁守诚算对了,泾河龙王想了一个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时辰点数,结果被玉帝知道,触犯了天条。泾河龙王因此被魏征在梦里斩了。泾河龙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让魏征斩了自己,但唐太宗和魏征下棋的时候魏征在梦中把泾河龙王斩了。后来泾河龙王向唐太宗托梦,结果唐太宗被吓得魂入阴间,但阳寿未到所以又还魂了。唐太宗大兴佛法,但佛经不全,于是才有了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泾河龙王被斩后,龙头落在了龙首村,龙身留在了泾河,现在泾河河岸红色的岩石相传是龙王的血染成的,形成色彩斑斓的红色河滩河岸,其中最独特鲜明的是景区著名景点之一红丝带,被龙王鲜血染红的岩石犹如一条红色绸带挂在泾河之上,任河水千年冲刷依旧鲜艳夺目。
唐贞元年间,洞庭龙女在此荒野牧羊,落地书生柳毅,回乡途中路过泾阳河畔,见牧羊女悲啼,便前去询问,得知是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后,遭到性情残暴的丈夫和公婆虐待。龙女请求柳毅带信给他父亲洞庭君,柳毅激于义愤,替她投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知此事,压不住心头怒火,飞向泾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欲将龙女许配于他,柳毅为了避施恩图报之嫌,便婉言拒绝了。后来,龙女化身范阳卢氏,和柳毅终于成为幸福夫妇。
国家邮政局还曾于2004年发行了(民间故事-柳毅传书)特种邮票。游客在龙女潭景点可感受这段动人的爱情神话故事。
中国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地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部,行政上隶属于王桥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30″—34°43′58″,东经108°30′10″—108°39′8″。南以泾河与礼泉县隔河相望,北以北仲山与淳化县接壤。其北部为北山余脉——北仲山,南部为渭河最大支流——泾河,东部为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东距泾阳县城(泾干镇)25km。
关中大环线北段(S107)东西向从景区南缘穿过。向东在云阳镇与G211相汇,最终与包茂高速公路(G65)在三原县境相接;向西在礼泉县分别与福银高速公路(G70)、G312相连。
景区南距中国第五大国际航空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40km,距离咸旬高速桥底出口仅10km,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具有东连西接,南融北通便捷的交通条件。从西安城区到景区的行程约为1.5小时,从咸阳市区到景区的行程约为1小时左右。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泾阳县位于关中地堑北缘,[6]岐山至富平断裂带两侧,地质条件复杂。地体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地壳运动,尤其是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对地理环境的演变影响较大,奠定了现代地体形态的基本格局。
景区所处区域——王桥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盘踞着北山余脉——北仲山。该山脉东西横亘,北陡南缓,成为泾阳县与淳化县的县界,山脉主体位于泾阳县王桥镇境内西北部,自北向南呈现手掌状展布态势。主峰——北仲山,海拔1614m,高耸凸起,周边山峰有鸡苟唤(山)海拔1243m,西凤山海拔999m。此外,在铁瓦殿、七泉寺、东庄子、南圪崂、徐家山、王家坪等地山地突兀。山岭间为南北向蜿蜒伸展的沟谷,直达本区南部泾河峡谷。自北仲山山地向东南方依次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黄土台塬,南部泾河沿岸河流阶地与关中平原。
景区所在地王桥镇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0.8℃;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7℃,最高气温达41.4℃;年均降水48.7mm,最大降水量829.7mm,最少349.2mm;年均日照时数2195.2小时,年均无霜期213天。
区内径流由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组成。地表径流由西北部北仲山区和东南部黄土台塬区径流构成。西北部北仲山区地表径流一般表现为雨季坡面径流,顺山谷汇入泾河;东南部黄土台塬区地表径流(雨水)与农田灌溉用水在地表汇流后一般沿道路旁沟谷排入低洼地或汇入泾惠渠或泾河。泾河属雨水补给为主河流,雨季期间,地表径流汇集,洪水集中,暴涨暴落,含沙量大,常年径流量约在15—20m/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m,汛期(7—9月)约占62.9%。其中,泾惠渠(前身为郑国渠)为当代关中地区最大引水灌溉工程。泾惠渠为低坝引水,引水枢纽位于本区张家山泾河谷口,向东输水浇灌出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区内地下径流为潜水,受制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影响,西北部一般埋深在5—15m,东南部埋深在3—5m。地下水80%以上为重碳酸盐水,矿化度为1—3g/升,宜于灌溉。地下水补给来源80%以上靠灌溉回归水和降水入渗。
区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受人类活动影响,主要为人工林,天然林少见。北仲山荒山荒沟的阴坡,多为杂草灌木覆盖,覆盖度一般在70%-90%,主要树种有黄刺玫、连翘、麻叶绣球、紫丁香、六道木、枸杞子、酸枣;阳坡及梁峁顶部主要为草本植物,有白草、本氏羽茅、茵陈蒿、长茅草等。灌木草本植物中,不少具有药用价值,药材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常用药材50余种,主要品种有杜仲、防风、黄岑、柴胡、党参、苍术、远志、茵陈、丹参、香附、麦冬、白勺、板蓝根、车前子、南沙参等。区内东南部冲积洪积平原、黄土台塬,南部泾河沿岸河流阶地,受人类长期农耕垦殖活动形成了大片农田,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为大麻、棉花、油菜、芝麻、芥子等,经济林木有苹果、梨、桃、柿子、红枣、葡萄、瓜类等。野猪、野兔等野生动物可观。
自然景观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泾河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水势汹涌,含泥量大,泾河独特的水文与北仲山石灰岩地质相生相克,又浑然一体,在岁月风雨雕琢下形成了泾河特有的奇石景观,泾河随处可见奇岩怪石,象形山石栩栩如生,景区著名景点,龟仙石、玉玺石、鳄鱼石、巨石潭等都伫立泾河千年。
泾河地质公园自然景观为泾河地貌、岩溶地貌以及重力、水力、风力等作用下形成的地质遗迹,如泾河蛇曲地貌、水蚀凹痕、侧蚀洞穴、陡壁跌水、节理与断层、地层剖面等地质遗迹。同时地质泾河完整系统地保留了泾河峡谷形成、演化的各种地质遗迹以及该区域地层沉积时代与顺序,对于研究该区域的环境演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泾河和北仲山挺拔、俊秀、群峰起伏、奇岩林立,怪石峥嵘,钟灵独秀。清冽的泾河水沿着蜿蜒曲折的峡谷湍湍而下,似银发游曳。飞泉激石,似浪卷竹帘,河壁峭崖,腰吐流霞,崖悬短练,潺潺流水向游人讲述着千年的苍变。柳荫垂钓,鸟语花香,泛舟水面,使人心旷神怡。
泾河大峡谷深得大自然的造化,既有一川碧水之灵秀,又有幽谷深峡之奇观,秀、幽、神、险融于一体,有“关中第一大峡谷”之美誉,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舒展在泾阳大地的一轴绚丽的山水画卷。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泾河峡谷漂流:贯穿泾河地质公园区,从孔雀湾接待中心起,至凸碧潭结束,全长4.5公里,分勇士漂和峡谷漂流两段。勇士漂长约580米,经八个弯道,4个山洞,落差约70米,平均坡度达到11%,是关中地区最惊险刺激的漂流。峡谷漂流约4公里,较平缓,贯穿地质公园区,可谓船在泾河峡谷漂,人在山水画中游。
嬉水滩长为500米,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建于泾河主河道之上,是关中最大的户外戏水区。夏季水上世界,清凉一夏。冬季冰上运动,火热一冬。可谓游玩的绝佳之地。
游船项目位于景区的文泾湖码头,文泾湖是文泾电站的蓄水水库,长为4.5公里,水域面积约40万平方米,湖面最宽处200米,最窄处仅18米。文泾湖绕山而过,形成半湖半岛景观。半湖深处是有“关中小三峡”美誉的泾河大峡谷。景区共建设了3处码头,游客可在1号码头乘坐游船欣赏泾河大峡谷,经2号码头进入峡谷段,两岸悬崖陡壁紧锁,崖壁经泾河千万年冲刷形成了独特的壶穴崖壁景观,叹为观止,是您一生不可错过之风景,在3号码头游客可下船欣赏峡谷段最为精华的石笋林景观,并在3号码头乘船返回。
泾河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水势汹涌、含泥量大,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一说。泾河河道受区域构造应力的影响,发育有多组节理、裂隙及小型断层。在流水、重力作用的雕琢下形成以断崖、陡壁、石滩为主的喀斯特地貌地质,各种象形怪石栩栩如生,如卧龙石、鳄鱼石、刺猬背、神龟石等惟妙惟肖。形态各异的峭壁、陡崖、怪石构成了地质公园的宏伟画卷。
本区是景区的核心区域,也是泾河景观之精华所在。区域内全线沿河修建游步道,栈道,游客可轻松漫步泾河,赏美景、观奇石、戏清水。该段河道怪石嶙峋,深潭密布,孔雀湾、红丝带、美女潭、鳄鱼潭等核心景点均分布于此。泾河自古水流湍急,奔腾激荡,河床中形成多处险滩、水潭、凹槽,气势壮观,美景无限。它是黄土地轰然诞生的奇石妙水景观极品,是舒展在泾阳大地的一轴绚丽的山水画卷。
黑沟因其地形狭长、壶穴溶洞密布而得名,两侧崖壁最窄处不过一米,终日不见阳光,路险景奇。栈道贯穿黑沟,游客行走其中不禁有神秘探险之感,犹如往泾河深处龙宫府邸而去。黑沟出口处沿山脚修建半洞游步道与悬空栈道通往文泾湖。
该区域是景区终点,也是游客休憩,乘坐游船观赏泾河大峡谷最佳之处;古有唐太宗曾修建山庄,游船欣赏泾河之典故。文泾湖全长4.6公里,湖面最宽处200多米,峡谷段最窄处仅为18米;泾河大峡谷有“关中大峡谷”之美誉,以“奇、幽、险、峻”为特色,泾河大峡谷深得大自然的造化,它既有一川碧水之灵秀,又有幽谷深峡之奇观;泾河穿越山地峡谷段,两岸悬崖陡壁紧锁,河流与山体浑然一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尽显。峡谷两侧悬崖峭壁经泾河千万年的冲刷形成独特的壶穴崖壁景观,是景区不可错过之景。
本区以自驾体验、山地运动、探险狩猎等功能为主。主要设置跑马场、狩猎场、山地越野自驾体验等项目。
周一至周日:8:30-18:00,15:30停止入场(1月1日-12月31日)。[4]
旺季门票:100元/人(03月01日-11月30日及节假);
淡季门票:60元/人(12月01日-次年02月28日,节假日除外)。
优惠政策:
1.2米-1.5米儿童,门票半价30元/人;
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不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居民身份证和学生证门票半价30元/人。
免票政策:
1、现役军人(含军人离退休干部)凭军官证(离退休证)、士官证、士兵证、警察及居民身份证;
2、退役军人凭《退役证》、《转业证》及身份证;
3、残疾人凭残疾证及身份证;
4、全国公安民警凭人民警察证及身份证;
5、1.2米以下,65周岁以上老人免门票。
注:均需提供证件原件,免票人员需购买景交车车费30元和个人保险5元,共计35元。[4]
文泾水电站为景区旅游科普项目,文泾电站是关中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4.8万kw年平均发电量2亿kw.h,使咸阳市电力资源得到了有力补充,大幅增加了地方电网中环保清洁能源的力量,满足了泾阳县持续增长的电力,电量发展的需求,缓解了关中地区及陕西电力紧缺的矛盾。
水利发电基本原理,水的位能转变成机械能,再转变成电能。
延伸:高处水库中的水体具有较大的势能,当水体经由压力管道流进水轮机而排至电站下游时,水流带动水轮机的转轮旋转,使得水动能转变成旋转机械能,水轮机带动同轴的发电机转子切割磁力线,在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当定子绕组与外电路接通时,发电机就向外供电了。
郑国渠旅游风景区隶属于文泾水电站有限公司开发。
企业成立于2005年8月8日,主要业务是水力发电,兼顾旅游开发。
2012年10月,文泾公司与泾阳县政府签订了旅游开发合作合同,中国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开发正式启动。
下属公司:
陕西琦宇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有限公司
文成县吴坳坑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目前景区处于开发状态,各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且未对外开放,希望大家可以抑制住向往的心,耐心等待。 尘封万载,将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