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金华

中文名 金华
外文名 Jinhua
别名 婺州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方言 吴语—金衢片-金华话
市委书记 朱重烈
邮政编码 321000
人均生产总值 75524元(2021年)
地理坐标 东经119°14′~120°46′30″、北纬28°32′~29°41′
政府驻地 婺城区双龙南街801号
地区生产总值 5355.44亿元(2021年)
市长 邢志宏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金华建制已有2200多年。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金华古称婺州,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自三国吴元宝鼎元年(266)始设东阳郡建置以来,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历名金华、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7]

秦、汉为乌伤县(治所在今义乌境内),属会稽郡(绍兴)。东汉设长山县。

历史历史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治长山(今金华市区),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区、衢江区)、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9县,治设长山。晋延其制。

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年)撤缙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金华”一名源于“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东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婺州,并分置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宋延其制。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金华府。

明成化八年(1472年)析遂昌、金华、兰溪、龙游县部分地置汤溪县。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8县,故有“八婺”之称。

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民国四年(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民国十七年(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民国期间,行政督察区序号、辖县、专署驻地时有变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设磐安县,划缙云县之5乡,永康县之3乡,天台县之飞山乡,东阳县等都乡,为磐安县境。

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金华,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辖2市9县。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嗣后,金华专区辖县(市)续有撤并、复置,并与杭州、丽水等毗邻市地互有调整。1958年11月,撤销汤溪县。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

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同时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县级)。金华市辖婺城区、兰溪市和金华、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7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

1988年5月,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撤销东阳县设立东阳市(县级)。

1992年10月,撤销永康县设立永康市(县级)。

2000年12月,撤销金华县,与婺城区互有调整,县境东部设立金华市金东区。[8]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金华市下辖2个区、4个市、3个县。[9]

区划详情

2个区:婺城区、金东区。

3个县: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

4个市:兰溪市、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9]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邮编 政府驻地 管辖
婺城区 1388 63.09 321000 宾虹西路2666号 城东街道、城中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江南街道、西关街道、三江街道、秋滨街道、新狮街道;罗店镇、蒋堂镇、汤溪镇、罗埠镇、雅畈镇、琅琊镇、洋埠镇、安地镇、白龙桥镇;苏孟乡、竹马乡、乾西乡、长山乡、莘畈乡、箬阳乡、沙畈乡、塔石乡、岭上乡
金东区 657 30.70 321000 光南路836号 多湖街道、东孝街道;孝顺镇、傅村镇、曹宅镇、澧浦镇、岭下镇、江东镇、塘雅镇、赤松镇;源东乡
兰溪市 1313 66.34 321100 兰江街道府前路81号 兰江街道、云山街道、上华街道、永昌街道、赤溪街道、女埠街道;游埠镇、诸葛镇、黄店镇、香溪镇、马涧镇、梅江镇、横溪镇;灵洞乡、水亭畲族乡、柏社乡
义乌市 1105.46 83.6[10] 322000 稠城街道县前街21号 稠城街道、北苑街道、稠江街道、江东街道、后宅街道、城西街道、廿三里街道;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赤岸镇、苏溪镇、大陈镇。
东阳市 1739 82.01 322100 江北行政中心 吴宁街道、南市街道、白云街道、江北街道、城东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镇、虎鹿镇、歌山镇、佐村镇、东阳江镇、湖溪镇、马宅镇、千祥镇、南马镇、画水镇、横店镇、三单乡
永康市 1049 57.34 321300 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 芝英镇、石柱镇、前仓镇、舟山镇、古山镇、方岩镇、龙山镇、西溪镇、象珠镇、唐先镇、花街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
浦江县 915 39.07 322200 浦阳街道人民路38号 浦南街道、仙华街道、浦阳街道;黄宅镇、岩头镇、郑宅镇、檀溪镇、杭坪镇、白马镇、郑家坞镇;虞宅乡、大畈乡、中余乡、前吴乡、花桥乡
武义县 1577 33.74 321200 壶山街道壶山下街 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履坦镇、桐琴镇、王宅镇、桃溪镇、泉溪镇、新宅镇、茭道镇、柳城畲族镇;大田乡、白姆乡、俞源乡、坦洪乡、西联乡、三港乡、大溪口乡
磐安县 1199 20.99 322300 安文镇龙山路1号 安文镇、尚湖镇、方前镇、新渥镇、尖山镇、玉山镇、仁川镇、大盘镇、冷水镇;胡宅乡、窈川乡、双溪乡、深泽乡、双峰乡、盘峰乡、维新乡、高二乡、九和乡、万苍乡

自然环境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邮编 政府驻地 管辖
婺城区 1388 63.09 321000 宾虹西路2666号 城东街道、城中街道、城西街道、城北街道、江南街道、西关街道、三江街道、秋滨街道、新狮街道;罗店镇、蒋堂镇、汤溪镇、罗埠镇、雅畈镇、琅琊镇、洋埠镇、安地镇、白龙桥镇;苏孟乡、竹马乡、乾西乡、长山乡、莘畈乡、箬阳乡、沙畈乡、塔石乡、岭上乡
金东区 657 30.70 321000 光南路836号 多湖街道、东孝街道;孝顺镇、傅村镇、曹宅镇、澧浦镇、岭下镇、江东镇、塘雅镇、赤松镇;源东乡
兰溪市 1313 66.34 321100 兰江街道府前路81号 兰江街道、云山街道、上华街道、永昌街道、赤溪街道、女埠街道;游埠镇、诸葛镇、黄店镇、香溪镇、马涧镇、梅江镇、横溪镇;灵洞乡、水亭畲族乡、柏社乡
义乌市 1105.46 83.6[10] 322000 稠城街道县前街21号 稠城街道、北苑街道、稠江街道、江东街道、后宅街道、城西街道、廿三里街道;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赤岸镇、苏溪镇、大陈镇。
东阳市 1739 82.01 322100 江北行政中心 吴宁街道、南市街道、白云街道、江北街道、城东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镇、虎鹿镇、歌山镇、佐村镇、东阳江镇、湖溪镇、马宅镇、千祥镇、南马镇、画水镇、横店镇、三单乡
永康市 1049 57.34 321300 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 芝英镇、石柱镇、前仓镇、舟山镇、古山镇、方岩镇、龙山镇、西溪镇、象珠镇、唐先镇、花街镇,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
浦江县 915 39.07 322200 浦阳街道人民路38号 浦南街道、仙华街道、浦阳街道;黄宅镇、岩头镇、郑宅镇、檀溪镇、杭坪镇、白马镇、郑家坞镇;虞宅乡、大畈乡、中余乡、前吴乡、花桥乡
武义县 1577 33.74 321200 壶山街道壶山下街 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履坦镇、桐琴镇、王宅镇、桃溪镇、泉溪镇、新宅镇、茭道镇、柳城畲族镇;大田乡、白姆乡、俞源乡、坦洪乡、西联乡、三港乡、大溪口乡
磐安县 1199 20.99 322300 安文镇龙山路1号 安文镇、尚湖镇、方前镇、新渥镇、尖山镇、玉山镇、仁川镇、大盘镇、冷水镇;胡宅乡、窈川乡、双溪乡、深泽乡、双峰乡、盘峰乡、维新乡、高二乡、九和乡、万苍乡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境中部界于东经119゜14′-120゜46′30″,北纬28゜32′-29゜41′。[1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土地面积10942平方公里。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面积2044.7平方千米,2010年建城区面积66.7平方千米。

地质特征

地形地形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千里岗山脉。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以江山——绍兴断裂带为界又分为北部丘陵和中部丘陵,市境的中部,以金衢盆地东段为主体,四周镶嵌着武义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间小盆地,整个大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面开口,由盆周向盆地中心呈现出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阶梯式层状分布的特点。盆地底部是宽阔不一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将军岩海拔22米,为金华市最低点。

金华市境内干米以上的山峰有208座。位于武义与遂昌交界处的牛头山主峰,海拔1560.2米,为金华市最高峰。境内山地以500-1000米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

气候特征

金华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境,至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市境,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山体多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大盘山是钱塘江、曹娥江、椒江和瓯江部分支流的源地和分水岭。

会稽山为天台山支脉,主体朝东北方向伸展,西南段延伸至东阳北部和义乌,山体主要由火山熔岩、碎屑岩构成。主峰东白山位于东阳、诸暨、嵊州交界处。龙门山界于富春江与浦阳江之间,分布在浦江、婺城区和金东区北部、兰溪及义乌西缘,山体主要由中生代火山熔岩和碎屑岩构成,局部为花岗岩和石灰岩,其余脉金华山呈块状山地,北隔墩头盆地与龙门山脉相连。

千里岗山脉由赣东北怀玉山脉延伸入境,余脉至兰溪与建德市交界处,山体由沉积碎屑岩组成,中心部分为干里岗砂岩。延伸入境的山系受华夏构造控制,山脉大多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同时受东北一西南和东西向断裂带的切割,延伸出来的众多支脉纵横交织,山形破碎、峰岭交错。

自然资源

  • 气温

气候气候金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丰富,干湿两季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燥,大气层结稳定。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金华市年平均气温(1953-2005年)呈“~”型曲线变化,尤其是80年代后期起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如金华年平均气温53平均值为17.5℃,1984年为16.6℃,2005年为18.2℃。2012年平均气温为16.7℃(浦江)~18.2℃(永康),金华、东阳、永康地区偏高0.1~0.3℃,其他地区偏低0.1℃~0.4℃。

  • 降水

水系水系金华年降雨量较为充沛,但雨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域差异都很大。季节降雨量分布呈单峰型,为春雨多、梅雨量大,夏秋冬雨量少。金华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424mm,多数年份降水量均在正负20%距平范围内振荡,降雨量最多年份出现1918年为1918mm,降雨量最少年份出现1978年为963mm。

2012年降水量1839.9mm(永康)~2052.3mm(浦江),全年总雨日170天(兰溪)~192天(武义),偏多18.1(兰溪)~27.2天(永康),其中金华市区年总降水量1952.5mm。

矿产资源

植物资源

金华市境内发现的矿产有56余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有32种。矿产以非金属居多,其中以萤石储量最为丰富,是国内主要产地之一,分布成群成带,探明储量及有地质根据计算的总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武义、永康、义乌、东阳、金东等县(市、区),共有大型萤石矿床(矿石储量在200万吨以上)3处,武义后树居首位,中型矿床(矿石储量大于50万吨)30处,小型矿床60处及矿点矿化点292处。其次为石灰岩,主要分布于金华--兰溪之间的金华山南坡,储量约为2亿吨。金华九龙--山口岩矿储量0.8亿吨。沸石资源主要分布于金华汤溪、永康中山、东阳马宅一带。

金华市探明或基本探明储量的矿有萤石、石灰石、凝灰岩和粘土矿、金、银、铜、铅、锌、煤、石煤、铀、磷、石墨、珍珠岩、方解石等15种。其中主要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有萤石、水泥用灰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建筑用砂、饰面用花岗石、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珍珠岩、沸石、钾长石、高岭土、陶瓷土、金银矿、煤、矿泉水、地热水等18种,其中萤石、水泥用灰岩、饰面用花岗石、建筑石料、钾长石、矿泉水、地热水等为该市优势矿产。

动物资源

金华市在植被分区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物资源有1500余种,其中森林树种440种,草本植物约300余种,农作物品种资源8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银松、鹅掌楸、凹叶厚朴、香果树、青檀、浙江楠、半枫荷、花榈木、天竺桂和短穗竹11种。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279.8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1.6%。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纤维、淀科糖类、油料、鞣料、芳香油植物及木本药材等几百种。粮食作物有水稻、麦类、豆类、薯类以及高粱、小米等400余种。

金华市境内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甘蔗、瓜类、蔬菜、茶叶、水果、蚕桑、药材、花卉及苎麻、席草、莲子、板栗、香榧等共70多类400余种,其中义乌的糖蔗、青枣,武义的西湖蜜梨、宣莲、米仁,兰溪的乌桕、大青豆,浦江的桃形李,金华的佛手、举岩茶,东阳的东白茶、席草,东阳、磐安的药材“浙八味”中的白术、白芍、元胡、元参,永康的五指姜、黄花菜等是地方优质品种。另有引进藤稔葡萄、果桑、草莓、脐橙、超丰早1号水稻、泗棉3号棉花、彩色棉、春秋54白菜、姬松茸食用菌等优良品种。

水资源

动物动物金华市野生动物约有鸟纲12目23科100余种,哺乳纲8目13科30多种,爬行纲2目6科20余种。

金华市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穿山甲、大灵猫、金钱豹、云豹、鬣羚,属二类保护动物有天鹅、猕猴、鸳鸯、大鲵(娃娃鱼)等。

金华市主要畜禽种类有猪、牛、羊、兔、鸡、鸭、鹅及蜂等,金华两头乌和兰溪花猪、永康灰鹅等为地方优质品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以及长春鳊、三角鲂、团头鲂、鲴鱼、鳜鱼、鳇鱼、泥鳅、黄鳝、鲶鱼等30多种。此外还有甲鱼、河蟹、河蚌、螺等水生动物。并有引进加州鲈鱼、杜洛克猪、伊沙鸡、非洲驼鸟等优良品种。

人口

金华市域内江河分属钱塘江、瓯江、曹娥江、椒江4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9332.73平方公里、949.71平方公里、341.6平方公里和293.96平方公里,分别占金华市总面积的85.49%、8.69%、3.13%和2.69%。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溪有40多条。

政治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8.8万人,农村人口223.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68.7%,比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6‰,死亡率为5.3‰,自然增长率为2.3‰。出生率与上年持平,死亡率上升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0.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拥有户籍人口495.4万人,比上年增加1.4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50.2万人,女性人口245.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20:1。全市出生人口35898人,出生率为7.25‰;死亡人口31363人,死亡率为6.33‰;自然增长率为0.92‰。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62万人,新增就业人数比上年下降3.8%;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68万人,再就业人数比上年下降20.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56%,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4]

民族

金华市境内除俄罗斯族、裕固族、塔塔尔族和珞巴族4个少数民族无常住人口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常住人口。其中万人以上少数民族共有5个,按人数多少排列分别为苗族、布依族和土家族、侗族和畲族,总人数为13.1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72.2%,占金华常住人口的2.5%。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和婺城区等地。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朱重烈[6]
市委副书记 邢志宏、蔡永波[12]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朱重烈[6]
市委副书记 邢志宏、蔡永波[12]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邢志宏
副市长 张新宇、董旭斌、赵秋立、叶帮锐、阮刚辉、李斌峰、庄凌飞[13]、付永久[14]、费跃忠[15]
秘书长 褚惠斌

经济

职务 姓名
市长 邢志宏
副市长 张新宇、董旭斌、赵秋立、叶帮锐、阮刚辉、李斌峰、庄凌飞[13]、付永久[14]、费跃忠[15]
秘书长 褚惠斌

综述

职务 姓名
主任 陈玲玲[13]
副主任 张伟亚、傅显明、姜玉芳、李俊、金文胜、陈峰齐、金时刚
秘书长 周丽水

第一产业

职务 姓名
主任 陈玲玲[13]
副主任 张伟亚、傅显明、姜玉芳、李俊、金文胜、陈峰齐、金时刚
秘书长 周丽水

第二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宋志恒
副主席 祝伦根、胡锦全、荣安华、陶叶萍、杨坚明、石骁敏、蔡艳、张少华、胡晓杭
秘书长 程长生[16]

第三产业

职务 姓名
主席 宋志恒
副主席 祝伦根、胡锦全、荣安华、陶叶萍、杨坚明、石骁敏、蔡艳、张少华、胡晓杭
秘书长 程长生[16]

文化

民间习俗

经济经济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5355.44亿元,比上年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31亿元,增长1.9%,两年平均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2208.71亿元,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2996.41亿元,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6.6%。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49.4%、50.0%。全市人均GDP为7552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706美元),增长8.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8:41.2:56.0。

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0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07.74亿元,增长1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2.32亿元,增长1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46.59亿元,增长17.4%;其中增值税161.58亿元,增长15.0%;企业所得税63.63亿元,增长61.3%;个人所得税21.72亿元,下降5.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2.44亿元,增长12.7%。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4%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5.0%、11.0%、8.7%、24.5%、9.2%。

2021年,全市累计组织各项税费收入1754.4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税收收入794.0亿元,增长16.8%;非税收入615.5亿元,可比口径增长14.7%;社保费收入(含职业年金)344.9亿元,增长29.8%。全市共办理出口退(免)税257.4亿元,增长27.1%,其中:出口退税214.3亿元,增长36.2%。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52.1亿元。

2021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4%,涨幅比上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所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五涨三降”,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4.1%,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3.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1%,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5%,居住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下降3.7%,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4%,衣着价格下降0.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0%(各类价格指数详见表1)。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6.2%,购销价格差10.4个百分点。[4]

地方语言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农作物播种面积263.9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1.63万亩,产量45.82万吨;棉花播种面积1.37万亩,产量0.13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5.56万亩,产量115.47万吨;药材播种面积13.27万亩,产量3.62万吨;果用瓜种植面积13.11万亩,产量20.92万吨。

2021年,全市完成新造林3.83万亩,新建(改造)浙中生态廊道彩色林带45.7公里、彩色林3362亩;新增“一村万树”示范村29个、省级森林城镇5个、市级森林村庄63个;新命名浙江省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县1个、林业特色产业强镇1个、森林康养名镇1个。全市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48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1.86%。

2021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3.32万吨,其中猪肉10.24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23.01万头;家禽出栏1805.8万羽;牛奶产量5.74万吨;水产品产量9.27万吨。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56万吨,下降3.7%。

2021年,累计建成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9个,创建73家生态茶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和241家美丽牧场。强化93.8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和管护。新获证绿色食品70个,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2.61万亩,主要食用农产品中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为58.4%,新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4]

非物质文化

金华金华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8.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分行业看,在33个行业大类中,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增长13.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6.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2%,民营企业增长22.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4.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934.51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1456.88亿元。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8.2%、34.1%、49.7%、73.0%。新产品产值2638.47亿元,增长49.7%,新产品产值率为44.1%。利税总额414.58亿元,增长23.7%,其中,利润总额284.39亿元,增长32.8%。“2+4+X”产业集群完成产值4287.5亿元,增长38.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71.6%。

2021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287.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资质建筑业企业1087家,房屋施工面积40153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8350万平方米。建筑业入库税收89.34亿元,增长15.4%,占税收总收入的11.3%。[4]

地方特产

固定资产投资

金华夜景金华夜景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5.2%,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8.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6%,交通投资下降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3%,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5:23.0:76.5。

2021年,全市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8个,年计划投资259亿元,其中新增省重点项目25个,全年完成投资31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3.4%,开工率为100%,竣工投产项目9个。列入市重点建设实施类项目326个,年计划投资829亿元,其中新增项目151个,全年完成投资108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31%,开工项目319个,开工率为98%。

202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3609.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竣工面积210.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24.35万平方米,增长9.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1.06万平方米,增长4.2%。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3559套、竣工9191套,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7630户,完成省定目标的138%;全市启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6个,新增加装电梯47台,完成率为118%;全市鉴定农村房屋10.02万户,完成C、D级危房整治2362户。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5.95亿元,增长14.1%。按城乡消费结构分,城镇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0.14亿元,增长13.9%;乡村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亿元,增长27.4%。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4.15亿元,增长9.4%;商品零售751.80亿元,增长14.3%。分商品类别看,化妆品类、石油类、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36.2%、32.8%、23.6%、22.4%、9.8%、8.5%。

2021年,全年网络零售额3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全省网络零售额的15.7%,网络零售额居全省第二位。居民网络消费1257亿元,增长11.3%。全年培育农村电商示范服务点41个,培育电商示范村46个。

2021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67家,市场总成交额4135.29亿元,其中实体市场235家,年成交额3045.82亿元;网上交易市场2家,年成交额11.35亿元。拥有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84家,总成交额4093.96亿元。十亿级市场25家,百亿级市场5家,千亿级市场1家。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市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8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出口总额5326.3亿元,增长15.5%;进口总额553.7亿元,增长1.2倍。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976家,比上年净增1618家。全市与23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其中出口超10亿元的国家和地区82个。全年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1991.7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

2021年,全市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8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出口总额5326.3亿元,增长15.5%;进口总额553.7亿元,增长1.2倍。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976家,比上年净增1618家。全市与23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其中出口超10亿元的国家和地区82个。全年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1991.7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

2021年,全市服务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出口121.79亿元,增长51.6%,进口34.38亿元,增长2.5%。国际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额32.88亿元,增长17.2%。文化服务出口21745万元。

2021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836家,比上年增长85.0%;实际使用外资4.29亿美元,增长31.8%。二产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亿美元,下降13.4%,三产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2亿美元,增长156.2%。

2021年,全市新批备案境外投资项目24个,境外投资总额4.8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4.7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3.9%。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方投资额4.60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96.1%。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3.27亿美元。全年设立境外营销网络项目22个,中方投资额4.77亿美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2021年,全市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284.6亿元,其中:铁路建设完成投资127.7亿元,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20.14亿元,物流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8.48亿元,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93亿元,通用机场建设完成投资6.31亿元。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33万公里。年内公路旅客周转量19.21亿人公里,下降14.7%;公路货物周转量149.96亿吨公里,增长17.5%。

2021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13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2.93亿元,增长14.7%;电信业务收入99.06亿元,增长15.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83.4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700.35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6.21万户。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16.4亿件,增长29.2%;业务收入335.2亿元,增长18.2%。

202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33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实现旅游收入683.6亿元,增长11.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326.6万人次,增长5.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82亿元,增长11.3%;接待入境旅游者5万人次,增长13.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497.44万美元,增长34%。

金融和保险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469.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住户存款6592.66亿元,增长8.1%;非金融企业存款3259.24亿元,增长19.7%;机关团体存款1961.44亿元,增长7.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594.90亿元,增长15.8%。其中住户贷款5379.55亿元,增长18.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152.96亿元,增长13.1%。

2021年,全市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282.41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92.43亿元,下降0.9%,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89.97亿元,增长1.5%。全年支付各类赔偿及给付103.35亿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64.01亿元,增长11.3%,人身险公司赔款及给付39.34亿元,增长23.3%。

2021年,全年新增上市公司6家,居全省第四位,占全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7%。年末全市境内上市公司36家。当年上市公司新增融资132.85亿元,其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2.85亿元,再融资100亿元。全年证券交易额54028.9亿元,居全省第五位。[4] 

交通

社会

金华婺剧

婺剧《白蛇传》婺剧《白蛇传》

婺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较有影响的剧目有:《黄金印》、《孙膑与庞涓》、《三请梨花》、《断桥》、《西施泪》和现代戏《桃子风波》等。著名演员有江和义、徐东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锡贵、王金龙、叶阿苟、郑兰香、葛素云、吴光煜等。

金华灯会

金华灯会造型千奇多姿。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金华、兰溪称板凳灯,浦江称长灯),一般均有百余桥(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迎桥灯主要阵式有:铁索箍、肚里滚、青蛇溜、麦饼挑、荷花旋、剪刀股、双开门、绕房柱等。

春秋社戏

旧俗为酬谢土地神祇保佑丰收,由某村或几个村聘请戏班,称“演社戏”。社戏一般于春社、秋社期间演出,也有于某神祇生日演出的。永康农历正月十五演“寿龙戏”,三月十六日演“财神戏”,五月二十五日演“五谷神戏”等。又有为游桥、祝寿、得子、禁山、做谱等演出的。演场或在祠堂、晒场,或于田间溪滩临时搭台。经费由族、常开支,或由主持者向民间筹集。

社戏亦有“斗台”之风,即几个戏班同时在同地演出,以观众多者为胜。斗台前由组织者下令放铳为号,第一二铳准备,第三铳一响,各戏班先锋齐发,锣鼓共鸣,谁都不得抢先开场,斗台胜负按休场放铳响声为准,其时观众最多者为“最红场”戏班。“斗台”风以浦江为盛。

罗汉戏班

在东阳、义乌一带以村为单位,人数多少不限,每年七月半集中训练。开始推举一人牵头,称“领袖”。主持“盘拢头酒”,吃过拢头酒者,注入花名册,组成罗汉班。罗汉班武术有拳术、棍术、叉术、马刀术、枪盾术、叠罗汉等。均请拳师教练。花样有“背独脚”、“叠龙亭”、“叠出门”、“奈何桥”、“叠马”、“叠荷花”、“猴子洞”、“排字”、“叠牌坊”等。表演有飞叉、团叉、踏叉、套叉、钩叉等技巧。外加走阵、打盾牌、开四门、打五虎等,道具有旧式刀枪剑棒十八般武器,绿毛狮子等,配以锣鼓唢呐,于农闲时外出表演。罗汉班的人一律穿黑衣、红裤、竹节袜、黑白帮布鞋,腰系一条白毛巾,赤膊,不戴帽。

助兴豁拳

是喜宴中的一项助兴活动,又称“猜拳”。有“对猜”(2人豁拳)、“三关”(3人豁拳)等。妇女在酒宴中喝酒不豁拳,用转调羹的方式罚酒:将调羹放在一只空盘内,同桌人轮流用手指拨调羹柄使之转动,旋转停止后调羹柄指向谁即罚谁喝酒。

科学技术

吴语是金华当地人民交流的主要语言,金华话属于吴语金衢片。共9个县市,从通话情况看,金华、兰溪接近,武义、永康接近,东阳、磐安与义乌接近,浦江更较特殊,汤溪镇的吴语更为古老,保留了上古口音,较其他地区特殊。其源流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的官方语言,是古百越语与古汉语相互融合产生的。

金华八婺县市的方言基本上是相通的,婺城区(除汤溪外)、金东区、兰溪、浦江、武义这些地方语言比较接近,只有汤溪话有点不同,大体上说的“金华话”指的就是这些地方的方言,义乌腔比较生硬,人称“义乌十八腔”。东阳话比较古朴、难懂,有时也把义乌、东阳两地方言单独称为义乌话、东阳话,但也不过是讲话声调上的某些不同。考察金华八县市方言的本字看,其实很多是同根同源的。其语音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共有八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其语法也不同于普通话,最为明显的佐证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菜头生、楼阁、酒汗、板砧、膀蹄、头衔等);副词后置于动词(如:记添、吃添、走好等)。对不同性别的动物称呼常后加如:猪公,猪娘,鸡母,不同于普通话的公猪,母猪,母鸡。

教育事业

东阳木雕、兰溪滩簧、浦江板凳龙、浦江乱弹、黄初平(黄大仙)传说、永康十八蝴蝶

金华婺剧、金华道情、东阳翻九楼、永康锡雕、浦江麦秆剪贴、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

婺州举岩绿茶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诸葛村古村落营造技艺、俞源村古建筑群营造技艺

东阳卢宅营造技艺、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磐安赶茶场、浦江迎会、兰溪断头龙、永康九狮图

浦江剪纸、东阳竹编[17]

文体卫生

特产特产(2)金华的花茶、举岩茶、佛手均闻名于国内;金华火腿是金华市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则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相传金华火腿于宋朝时期开创。金华的寿生酒以及八九十年代金华市晓明真菌研究所培育发展的大仙灵芝、灵芝盆景和佛手酒厂酿造的佛手酒也驰名中外。金华传统名优特产还有金华酥饼、东阳木雕、义乌南枣、金丝蜜枣、金华佛手、宣平莲子等多曾被列为贡品。

民生保障

铁路

金华火车西站金华火车西站金华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对外则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的综合运输网络。沪昆铁路、金千铁路和金温铁路在金华市交汇,沪昆高铁,新金温铁路已建成通车,甬金铁路,金台铁路,金黄铁路均已获批开建。以金华站为中心,向四境辐射。沪港直通列车和沪昆、金温、金千线上一切列车均停靠金华站。金华境内始发的旅客列车有:金华-合肥、金华-烟台、金华-上海虹桥、义乌-泰州、义乌-上海虹桥、兰溪-温州。

金华站位于市区迪耳路,沪昆线上的列车均停靠于此。金华南站位于城东北,属于郊区,只有金温铁路上温州方向车才会停靠此站。西站到南站打的至少35-40分钟。老金华站位于市区中山路,是货运站。

公路

金华公路北通杭州、上海、西连衢州、东接宁波、台州港口,南达温州港。沪昆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等8条高速公路贯穿金华。330国道金华-兰溪-建德已建成二级以上公路,沪昆高速公路杭金衢段、长深高速公路金丽段已于2002年建成通车。

金华有三个汽车站,西站是跨省的汽车站,南站和东站主要发往周边市镇。

金华汽车西站地址:铁路金华西站西侧的人民西路环城西路口发往:跨省、跨地班车,杭金快客每小时一班,上海快客每天2班。

金华汽车南站地址:八一南路和330国道路口发往:兰溪、武义、永康、磐安4县市的中巴(流水发车)。

金华汽车东站地址:环城北路陶朱路口发往:义乌、浦江、东阳的中巴(流水发车)。

义乌有宾王客运中心、南方客运站、江东客运站、义乌客运中心四个客运站。

宾王客运中心:位于宾王路与江滨北路交叉处。内乘坐2路、5路、9路、11路、16路、17路公交车可达。

南方客运站(南方联):位于稠州西路。有发往金华的客车,流水发车,最晚到18:30,车票25元。市内乘坐1路、5路、7路、9路、12路、17路等公交车可达。

江东客运站:位于篁园路。市内乘坐3路、6路、10路、13路、17路公交车可达。

金华往来义乌:金华西火车站坐K11公交到汽车东站下。汽车东站转金华至义乌班车,首班车6:00,末班车18:30,间隔6分钟一班,流水发车。

水运

“十二五”期间投资31.6亿元,重点实施兰江航道五升四整治改造工程,使兰江航道达到五级通航标准;实施钱塘江中上游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工程,通过梯级化方式达到四级航道标准;实施金华江下游(兰溪电厂至马公滩)航道整治项目,满足通行单船500吨级的通航标准。将逐步成为具有装卸、贸易、存储、旅游客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地方港口。

航空

义乌机场义乌机场义乌机场是全国第二个县(市)级中型航空港。能起降空客300、波音767等大中型客机,先后开通的航线有广州、北京、汕头、厦门、深圳、沈阳、海口、三亚、昆明等二十多条。义乌机场距义乌市区5.5公里,已达到4D级机场规模,机场配套设施完善,具备全天候起降的条件。2012年1月6日上午,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义乌机场隆重举行。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工程是浙江省“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程,也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项目,主要由航站区工程、站坪工程、货运站工程和总图工程等四部分组成。

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列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27项,其中,市级科技计划项目716项(工业类100项、农业类51项、社会发展178项及公益类387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1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公益类项目13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216项,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7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55亿元。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1家,累计1857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家,累计6186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100家(省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企业研究院1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78家)。市级研发机构备案332家。新增省级各类创新载体49家,全市累计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14家(国家级4家、省级10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9家(国家级4家、省级35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6家(国家级7家,省级9家)。

2021年,全市新增“品字标”企业122家,累计352家。新增注册商标7.27万件,累计45.09万件;新认定驰名商标1件,累计78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累计31件。全市新增发布“浙江制造”标准70项,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24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126项,累计1610项。新增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完成验收的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7个。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5.77%。特种设备定检率为100%、登记率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全市在用强制检定目录工作计量器具52.31万台件。[4]

旅游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202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882所(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118.79万人,教职工10.36万人,专任教师8.0万人。其中,小学387所,在校生45.82万人;初中189所,在校生18.76万人;普通高中81所,在校生9.43万人;幼儿园1178所,在园幼儿26.9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7所,在校生5.46万人;全日制高校9所,在校生11.47万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52万人,硕士研究生0.77万人,博士研究生0.039万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0.87万人。

2021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9.8%,省等级幼儿园1115所,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为96.7%;全市104个乡镇建有117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有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乡镇比例为10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为99.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为99.1%,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为1:0.863,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趋合理。[4]

高等教育学校

学院名称 办学层次 地点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 婺城区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本科 现婺城区,迁建至兰溪市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本科 金东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婺城区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东阳市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专科 东阳市横店镇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义乌市
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婺城区
金华教育学院 婺城区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金东区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金东区

高中教育学校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金华第一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浙江省汤溪中学、浙江省义乌中学、浙江省东阳中学、浙江省兰溪市第一中学、永康市第一中学、浙江省磐安中学、浙江省浦江中学、武义第一中学、艾青中学、义乌市第二中学。

旅游概况

学院名称 办学层次 地点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 婺城区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本科 现婺城区,迁建至兰溪市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本科 金东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婺城区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东阳市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专科 东阳市横店镇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义乌市
浙江科贸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婺城区
金华教育学院 婺城区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金东区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金东区

主要景点

2021年,全市拥有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新建12个“悦读吧”自助图书馆,5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图书室提档升级,市区新建“爱阅亭”智慧书屋100家、“爱阅亭”百姓书架21家,完成1045家“e家书房”进社区、进农村文化礼堂。新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83家。创建浙江省文化强镇1个、复查通过4个,创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社区)15个、复查通过105个。第七次浙江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我市14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上等级,其中,特级站7个、一级站50个、二级站54个、三级站37个。全市省级文化示范户31个、省级文化能人77名,市级文化示范户32个、市级文化能人84名。全年完成送戏3343场、送书51.83万册、送展览讲座2145场,开展“文化走亲”205场。全市广播户籍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电视户籍人口综合覆盖率为100%。

2021年,全市在训运动员14264人,获得省级以上比赛金牌103枚,其中,全国赛事11枚,省级赛事92枚。新增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分校”3个,“训练教学基地”10个,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基地42家。县级体校训练项目布局20项,命名省运会后备人才基地42个,其中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个。完成省、市政府民生实事体育类建设项目131个,其中省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0个,足球场(笼式足球场)10个,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10个,百姓健身房60个。

2021年,全市共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80余场,参与运动员6万多人次,吸引各类观众650余万人次。创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1个(横店马拉松赛),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2个、《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2021年)》入库赛事4项,创建市级名录库项目15个、“体育+”特色村(居)8个、体育产业(运动休闲)基地和示范基地10个。全市体育彩票销量18.18亿元,全省排名第四位。义乌市通过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市创建考评验收。亚运会、省运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4582家,其中,医院155家;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6家;门诊部247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1家(妇保院10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家,卫生监督机构10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家);其他卫生机构16家;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3960个。

2021年,全市实际开放床位数35870张。卫生技术人员519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475人,注册护士21561人。全市艾滋病实验室196个(快检点131个,筛查实验室61个,确诊实验室4个)。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620万剂次。[4]

著名人物

2021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80元,比上年增长10.5%。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374元,增长9.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09元,增长11.0%。从全体居民收入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30926元,增长9.7%;人均经营净收入9943元,增长15.0%;人均财产净收入7260元,增长9.3%;人均转移净收入7751元,增长9.0%。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471元,增长17.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031元,增长1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16元,增长18.4%。

2021年,年末全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7.4辆;拥有计算机68.8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9.1台;拥有移动电话239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195.4部;拥有彩色电视机171.6台、电冰箱97.6台、洗衣机91.3台、空调161.9台、热水器100台。

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205个,社会福利床位数40184张,收养各类人员1.35万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为69%。共有低保对象4.45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6亿元。社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全市拥有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153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714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2405个、社会捐赠接收站点和慈善超市47个。

2021年,全市社会组织7276家,其中,社会团体225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5000家,基金会19家。全年发行各类福利彩票 14.68亿元(含义乌),比上年减少0.71亿元,筹集公益金4.34亿元。全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对象42145人,发放抚恤补助28724.18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0308.93万元,发放困难补助经费208.23万元,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偿金5239.61万元。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7.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8.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8.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0.32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21.34万人。正常缴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3362元每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提高到人均316元每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人均提高60元每月。

2021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5.20万人,其中基本医疗保险一档(原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二档、三档(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5.20万人。[4]

荣誉

2021年,年末全市有多普勒雷达站1个,风廓线雷达站2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402个。市域内江河分属钱塘江、瓯江、椒江3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9674.0平方千米、902.0平方千米和342.0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市江河总面积的88.61%、8.26%、3.13%。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江溪76条。全年平均降水量1786.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95.08亿立方米),全市水利资源总量106.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507.92立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平方米。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上升15.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9%。其中,重点监测用能企业能源消费量上升11.1%。

2021年,全市47个国控、省控、市控地表水断面和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市界出境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治水工作连续七年获得全省治水最高奖项“大禹鼎”,并获金鼎。金华市区PM2.5浓度降至27微克每立方米,AQI优良率为95.1%,全市6项主要空气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得分87.75分,居全省第三位。

2021年,全市城市污水排放量408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2%,城市污水处理量39741万立方米,增长9.4%,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2021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为100%,优秀村覆盖率为90%,垃圾回收利用率为60.67%,资源化利用率为100%,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在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20个、一般村52个。培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个、美丽乡村风景线7条、特色精品村42个、农村生活垃圾示范村20个、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村2个。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7个。

2021年,成功创建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生态保护,拥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2个,数量居全省首位,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成功创建浙江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4]

友好城市

202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5起,死亡90人,其中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96起、死亡66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占全市总量的83.5%和73.3%。[4]

词条图册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