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题画》这本书是后人从其画中题跋钞存的汇总整理。郑燮只画兰竹石头,其题跋亦限于此,但所涉画理又不限于此。他道出了创作的思维规律和艺术借鉴等重大问题,虽非专著,不成体系,却为画界所重视。郑燮不满现实,常借绘画来舒郁泄愤。如自《柱石图》云:“谁与荒斋伴寂寞,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就可见“扬州八怪”托物寓意、以画抒情的创作特点。题竹的“一节复一节,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然。
郑燮能。他在关于晨起看竹,遂有画意之后接着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这既有眼中、胸中、手中的变化;联系,又有定则与化机的区别和转变,确实道出了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他继而将自己的“胸无成竹”与文同的“胸有成竹”作比较,认为自己的随手写去照样可以神理具足,得出了“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的结论,可见更重视“趣在法外”的“化机”。联系他所称道的石涛“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可见“化机”并非随心所欲可得,创作必然受着“道理”的制约。
郑燮自诩“胸无成竹”,重在“化机”,不仅牵涉到创作规律,更与他对继承与创造的态度有关。石涛毕生以革新、创造为职志,郑燮为之低首,但他认为石涛“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他对石涛取“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的态度,并云“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这种“以我为主”的态度正是石涛精神的底蕴,在继承中有创造,不限死于以古为法,只有这样才能出新。他关于画丑石“丑而雄,丑而秀”,以“陋劣之中有至好”一反米芾的“但知好之为好”,同样体现出创造精 ;神。郑燮以自己不学郑思肖、陈元素画兰竹,而向不甚画兰竹的徐渭、高其佩学习,说明“师其意不在迹象间”的道理,认为伟大的作品“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都表现出逾越常规的眼光和做法,是艺术借鉴的正确道路。
郑燮强调实践,“无所师承,多得于红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认为“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也”;作画“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的态度;“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改画以后,,不留一格”的灵活创造;推崇“虽无真相”却“有真魂”之作等等,都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艺术的真知。其画跋较之系统而无创造性的著作更得人推重,并非无因。
有《巾箱小品》;《美术丛书》等版本。而以《郑板桥集》最全。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此是何等雅趣之事,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趣所在。
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烦人的俗事,面对知心的好友,为有这样难得的闲适的日子而感叹。
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郑燮(1693年~1765年),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有《板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