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1]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1]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吕祖乃吕洞宾也,为道教全真道派之祖。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俄顷,粲然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 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 其人曰:“不然,我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不见。(据《广谈助》改写)。
一个人特别贫穷,平时虔诚地供奉吕祖,吕祖就是吕洞宾,相传是道教的先祖。吕洞宾被他的真诚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十分贫穷,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片刻间,石头便化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吕洞宾说:“你想要它吗?” 那个人拜了两次回答道:“不想要。”吕洞宾非常高兴,说:“你如果能这样,没有私心,(我)可以传授给你成仙的真道。” 那个人说:“不是这样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头。” 吕洞宾忽然消失了。[2]
1 .吕祖:传说中道教真人吕洞宾。
2 .赤贫:极端的贫穷。
3. 虔奉:真诚地信奉。
4 .徒:仅仅,只。
5. 感:被......所感动。
6. 俄顷:片刻,一会儿。
7.甚:很,非常。
8.为:是
9.磐石:厚而大的石头。也作盘石。
10.粲然:金光闪闪的样子
11.子:你
12.诚:如果
13授:教,传授
14.不然:不是这样的。然,这样。
15.倏:迅速,极快
16.因:于是
17.悯:同情
18.欲:想要
其人贪得无厌,结果反而一无所得。
晋朝的旌阳县曾有过一个道术高深的县令,叫许逊。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鬼治病,百姓们见他像仙人一样神,就称他为“许真君”。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使石头都变成了金子。这些金子补足了百姓们拖欠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