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国

波斯国

中文名 波斯国
所属洲 亚洲
目录导航

发展

自从前 600 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 “ 波斯” 。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地区帕斯。直到 1935 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 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 “ 伊朗 ” ,意为 “ 雅利安人的家园 ” 。  1935 年,波斯国王礼萨 · 沙 · 巴列维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 “ 伊朗 ” 。但波斯一词在这之后还有人使用。  在中文里, “ 波斯 ” 被用于描述 1935 年之前的事,或该民族从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语和波斯地毯。现代政治、经济等事物则用 “ 伊朗 ” 一词。  在波斯,历史上有多个帝国先后建立、兴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 648 年 - 前 330 年)  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 “ 第一帝国 ” 。公元前 549 年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 Median ),使波斯成为一个 强盛的帝国。前 539 年,居鲁士占领巴比伦。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向东大流士进军印度河流域,在西线对希腊的进攻则由于马拉松战役(前 490 年)的失败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再度对希腊用兵遭受失败。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希腊时期(前 330 年 - 前 170 年)  前 334 年马其顿人 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大军击败大流士三世,波斯成为希腊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由此连接中国,佛教从印度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后期在前 238 年东部的安息(帕提亚)和大夏(巴克特里亚)独立之后,东部被贵霜王朝所扰,西面又面临罗马帝国的扩张,最终被罗马帝国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国(前 170 年 -226 年)  安息帝国位于今天的伊朗的东北部,与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两个帝国之间连年战争。同时安息帝国与东邻贵霜王朝也是战事频传。帝国国力衰竭,各地军阀割据。  萨珊王朝( 226 年 -650 年)  226 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建立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第一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  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则得以发展。  由于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萨珊帝国对臣民横征暴敛,同时加强对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乱迭起,在 629 年和 642 年,两任皇帝遇刺,帝国终于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 1970 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帝国崩溃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国。  伊斯兰教时期( 650 年 -1290 年)  786 年 -809 年哈伦 · 拉希德统治时期的阿拔斯王朝诸行省混乱的萨珊帝国迅速被新兴的伊斯兰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国击溃。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语成了通行的语言,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  750 年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这期间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9 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治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 1037 年从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 1205 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统治( 1219 年 -1500 年)  1219 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灭花剌子模,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儿汗国。 1295 年伊儿汗国大汗入伊斯兰教。 1370 年到 1405 年,波斯成为帖木尔帝国的一部分。帖木尔死后波斯陷入混乱和割据。  伊儿汗国时期,是中国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不少精通中国天文、历法、医药的学者随旭烈兀来到波斯进行交流。  1405 年到 1433 年,中国明朝的穆斯林太监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多次到达波斯。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明朝穆斯林的经堂教育中广被使用。  萨非王朝( 1500 年 -1722 年)  萨非王朝(又译萨法维王朝)是一个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其建国的英主伊斯迈尔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叶派的 “ 十二伊玛姆 ” 教义为国教。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不断。 1588 年阿拔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土耳其讲和,赶走乌兹别克斯坦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波斯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欧洲人的 “ 大博弈 ” ( 1722 年 -1914 年)  1722 年俄国的彼得大帝联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波斯,之后波斯国内又爆发了逊尼派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的暴动,萨非王朝灭亡。  1779 年至 1925 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所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英国势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国势力的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战略竞争被称为 “ 大 博弈”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之后( 1914 年 -1935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国、土耳其、英国(经阿富汗)和德国(经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英国驻军控制。 1925 年礼萨 · 沙 · 巴列维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而直到冷战期间,英国及苏联还一直对波斯保持影响力。  1935 年,礼萨 · 沙 · 巴列维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