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IDG成立。[1]
2017年3月,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对IDG主要资产的收购,成为IDG运营业务的控股股东。[1]
2021年6月,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黑石集团签署了最终协议,以1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泛海旗下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整个交易由美国高盛担任独家财务顾问。[1]
2017年3月29日,IDG进行了新一届董事会换届,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先生将出任IDG新一任董事长。[2]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
麦戈文公司每年发表 9 万余篇市场研究报告和技术发展预测报告,用 25 种语言出版 300 种有关杂志;每年举办近 600 场各种国际性和地区性的学术报告会、市场分析会和产品展示展览会;提供各种命题和定向的资讯服务。 IDG 公司在世界信息产业界的舆论影响力是独一无二的。
IDG 公司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美国技术信息服务公司。自 1980 年在北京创办了中美合资《计算机世界》周刊以来,至今 IDG 公司在中国合资与合作出版的与计算机、电子、通讯有关的报纸与杂志达 30 种,每年举办 18 场以上的计算机、电子、通讯的展览会,并为国外信息产业界主要生产商举办近 60 场专题研讨与演示会。 IDG 所属市场研究与预测公司(IDC)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自己的服务中心,每年向业界客户提供近 200 份专题研究报告及咨询服务。[3]
熊晓鸽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中国总裁及CEO
熊晓鸽1998年,IDG与美国最大的消费类杂志出版公司 HEARST 建立合资战略联盟,向亚太地区具有实力的同类杂志转让版权并提供国外市场、广告销售、业务培训等服务。成功地将《大都会》( Cosmopolitan )的版权转让给中国的《时尚》杂志。在此项合作成功的基础上, IDG 又与美国其他著名的杂志出版公司 PRIMEDIA, CONDE NAST,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RODALE,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等建立了类似的关系。
周全周全现为IDG资本合伙人,他1993年加入IDG资本,1995年开始主持IDG资本在中国的投资工作。周全曾主持参与多项美国航天局的光纤器件研究。周全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4年获科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Rutgers大学光纤专业博士学位。他曾获多项NASA奖,并持有美国光纤器件专利。[4]
董叶顺董叶顺于2011年加入IDG资本,致力于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董叶顺有着汽车、电子产业近20多年的管理经验及7年的投资行业经历。在汽车行业曾任上海申雅密封件系统、中联汽车电子、联合汽车电子系统、延锋伟世通汽车内饰系统等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职务。在投资领域曾任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副总,上海联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MSN(中国)有限公司、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长以及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董叶顺获中欧商学院EMBA学位及上海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学士学位。
IDG 所属的 IDG 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原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于 1989 年 11 月在北京进行了第一个试验项目的风险投资。在此基础上, 1993 年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深圳等地设立了自己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 IDG 于 1998 年 10 月 27 日与中国科学技术部签署了在今后七年内向中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 亿美元的合作备忘录。 10 月 28 日,江泽民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集团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对 IDG 在中国发展高技术风险投资的举措表示赞赏与支持。至 2004 年 6 月, 高新技术企业,共创造了 13,500 余个就业机会。
IDG资本是专注于中国市场的专业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总规模为25亿美元。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硅谷、波士顿等地设有办事处。
IDG资本重点关注消费品、连锁服务、互联网及无线应用、新媒体、教育、医疗健康、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拥有一流品牌的领先企业,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Pre-IPO各个阶段,投资规模从上百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不等。
IDG存在以下投资特点和喜好:第一,大多投资集中在项目初期,股东结构简单的公司,大多投资资金量比较小。第二,喜欢投资创新领先项目。第三,IDG投资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一开始投资介入的时候,不大去考虑盈利模式。第四,IDG不是天使投资。第五,中期介入项目投资较喜欢占大头。
IDG投资资金的来源,基本上取之于其在中国IT媒体投资产生的盈利。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网络投资界享有极高声誉,投资的网站数量和投资总额也名列前茅的IDG,在美国本土却是一家专事投资纸介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知道它是做风险投资的。
当然,IDG在中国媒体领域的投资同样表现不俗——国内知名的IT媒体中,几乎一小半都与其有关,众所周知的如《计算机世界》、《IT经理世界》、《网络世界》、《微电脑世界》。但IDG在中国投资业务的主体却是风险投资,其投资企业包括宜信、8848、搜狐、金蝶、雅宝、天极、当当、搜房、易趣、美商网、3721、腾讯、四海商舟、索易、鲨威体坛网等80多个项目。
在正式成立IDG技术创投基金之前,IDG已在中国IT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投资。较早和较成功的例子是投资金蝶软件。1998年5月,IDG旗下的PTV- China向金蝶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这是当时继四通利方之后,国内IT业接受数额最高的一笔风险投资,也是IDG在中国投入大型项目的初试牛刀之作。从那时以来IDG投资的项目先后涉及互联网网站、软件、系统集成、电信增值服务、宽带、无线互联等多个IT领域。
IDG投资的项目中,已经上市的搜狐当算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尽管现在搜狐的股价很低,但由于介入时间早,即使按现在的价位抛出,仍有的可赚。当然,相信 IDG不会傻到在这样一个价位上套现,不管搜狐过没过禁售期。鲨威体坛的结局也不错——鲨威被收购后,IDG以股权置换的形式获得了后者的若干股权。
金蝶软件
一度炒得很热但至今仍未能实现IPO计划的是8848和金蝶软件。不过据香港媒体报道,截止到2001年1月31日,金蝶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筹备工作已近尾声。金蝶此次计划融资额为1.086亿港元,为此将发行8,750万股新股,定价为0.89-1.08港元,2月8日决定最后价格,2月15日在创业板上市交易。据预计,该公司2001年利润为人民币3100万元。法国巴黎百富勤为该公司股票发行的保荐人。
至于8848,继2000年12月拆分其B2C和B2B业务之后,新成立的时代珠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接手了全部B2C业务,由国内资本控股,并将上市目标“降格以求”定在内地创业板;而B2B业务则继续由原8848运作,仍是初衷不改,要到NASDAQ上市。这一切自是出于风险资本的安排。
当然,风险资金的退出通道不止上市一途,盈利与否也不一定非要等到套现后来判断。“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互联网方面的平均回报达到35%,而美国互联网的投资平均前期回报为19%,” IDG技术创投基金副总裁章苏阳说,“这说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是很喜人的。”有鉴于此,IDG表示今后7年内在中国将投资10亿美元。
IDG投资中国大陆的资金的来源,基本上取之于其在中国IT媒体投资产生的赢利。据信,由于外汇管制及其它原因,这些盈利是拿不走的,只能再投入到项目中去。这也是IDG与其他大型风险基金的不同所在——后者大多采取私人合伙制,资金主要靠私募得来。
IDG的投资原则是这样的:一般在第一轮融资时就会进入,而不大会选择中、后期,除非是由IDG自己早期所投的项目。IDG对目标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一般也不太过问,这可能与其所投资金量不大有关。不过尽管如此,由于介入时间较早,IDG还是经常以风险投资牵头人的角色出现,并在业内名于一时。
会小二是国内会议资源在线预订平台。会小二提供中国海量酒店场地精准数据查询,多家深度合作酒店在线提供实时档期与价格。[5]
CC视频
2011年8月18日,视频云服务提供商CC视频今日宣布,已经完成B轮融资2000万美元。该轮融资由思伟投资,IDG资本、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投资。
CC视频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视频技术的研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云服务提供商之一,2005年创办于北京科技大学园,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以来,为超过12万家网站提供稳定可信赖的在线视频服务。
CC视频CEO张远表示,该轮融资2000万美元将重点用于引进优秀人才,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方面的投入。
2012年8月21日晚间消息,B2C品牌折扣网站聚尚网2012年8月21日晚间宣布已在今年4月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首轮投资者IDG资本本轮继续追投。
2010年7月,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商IDG斥资2亿元增持速达软件公司股份。
有着12年历史的速达软件是国内中小企业管理市场的领军者,凭借国际化的技术优势和超过116万用户的服务经验,速达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小企业管理市场的产业潮流。2007年,速达确立了向互联网应用转型的企业战略。速达总裁曾经表示:“基于网络应用的SaaS模式对传统软件具有颠覆性的生命力。厂商无视这一事实等于在软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坐以待毙!”长远战略的确立使得公司资源在SaaS项目有效集中。两年来,速达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探索SaaS模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厚积薄发,是2010年以来速达在SaaS应用上更是率先取得巨大突破。
成立之初的8848注册资本为120万人民币,其中连邦软件占80%,另外20%股权由个人投资者持有。5个月后,以IDG为首的风险投资群参股进来,同时参股的还有杨致远、张明正(台湾趋势科技)、华尔街金融投资家薛蛮子、软银等。到此时,以IDG和软银为首的投资团队成为理所当然的大股东,占55%;连邦的股份被稀释到了30%左右。根据现已公布的8848股权结构来看,IDG应该已经赚回了足够的股权。当然,要是上不了市,这些股权能变现与否还是个问题。 8848的上市计划至今没有下文,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件怪事。因为在国内网站中,8848一向是上市呼声最高的,不光与同类电子商务站点比是如此,与门户网站比起来,其电子商务概念之新颖之务实,也毫不逊色。自1999年3月推出B2C模式以来,公司销售额增速每个月都不低于10%。用王峻涛的话说,“商业圈里面利润最高的、最有前途的就是BtoC这一块。”然而,到2000年4月份,8848却突然从B2C转向了流行的B2B。至当年底,8848更将自己硬生生地“挥刀自宫”,一分为二。这样一来,本来上市希望最大的B2C这一块只好彻底与Nasdaq绝缘。8848的转型是风险资本的一次失策,还是一个明智的抉择?我们不妨边走边瞧。
天极网的前身是电脑报网站(CPCW)。靠着原来《电脑报》的资源,也靠着投资方IDG的雄厚实力,截止到2000年5月底,天极网日访问流量已达到320万,电子商务月销售额500万人民币,广告签约额达到600万人民币。 天极网很早就意识到了内容加广告的盈利模式的不足——从1999年11月始,为了拓展业务空间,公司开始考虑以IT资讯带动电子商务。他们先是把该报的软件邮购部端到网上,继而又于2000年3月收购了国内第二大的新四方软件连锁销售组织,获得了200多个分销点。这为其进一步扩展到C2C领域夯实了基础。如今天极网业务除网络广告和电子商务外,已经扩展到网上培训、商业调查、网络营销、网上展览、电子出版、企业ASP等多个领域。据预计,该公司将先于其他同类网站达到收支平衡,并进而实现盈利。
易趣可算是典型的“海龟”网站。这个以60万美元起步的公司,在1999年11月第一轮融资中,获惠特尼、IDG、万通以及第一波士顿的部分个人投资者共 650万美元风险资金。2000年10月初,易趣宣布成功完成2050万美元二期融资,投资者包括全球知名的Group Arnault公司。在这个被称为“资本市场寒冬”的节骨眼上能获得如此之巨的注资,堪称奇迹。 作为eBay模式的中国版,易趣称得上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文物品竞标站。以网上活跃竞标数计算,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但鉴于在线支付不成熟,特别是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的生态,易趣网上交易的绝对值并不大,相反倒是网下交易更来得多一点。
由于其收入模型眼下还不能产生足够利润,从去年底以来,一直声称“我们只做C2C”的邵亦波也改弦易辙了——从收购5291和虎嘉求购等网站开始,直到宣布向个人电子商务网站过渡。不知这是出于构建完整的业务链和价值链的需要,还是仅仅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所致。我们只希望易趣不要迷失流行模式的丛林里,多从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来制定发展战略。
1999年6月,国风因特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推出了网站。目前,3721网站已经成功融到了第二轮风险投资,3721中文网址软件下载量已突破150万,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个。 在基本完成创业目标后,周鸿祎让贤给了职业经理人周宗文来做公司总裁兼CEO。周宗文一上来就全面改组3721,并涉足到数据库服务等多项互联网应用领域。但是由于错误的经营方式以及错误的软件宣传模式3721在后期成为国内最大的流氓软件.[3]
1999年5月,经营索易的索信公司获得美国IDG投资基金注资。索易电子邮件的运作是从1997年底正式开始的,据说直到获风险资金介入前一直都没有超过15人。获得风险资金投入后,索易电子邮件的用户很快就达到了40多万,产品也从一个“综合信息”频道发展到40多个频道,拓展成了一个以电子邮件和信息服务为中心的全功能网络公司。 作为上海本地民营网络公司中第一家获得海外风险投资的企业,索易长期致力于网络杂志和电子邮件服务,在业内向来口碑不错。但盈利模式的单一能否使其顺利度过这个互联网的冬天,始终还是个疑问。
1999年,张向宁凭他的万网计划赢得了的IDG风险投资支持。与当时国内其他的ISP和ICP大多赔本赚吆喝不同,通过较早推出的出租虚拟主机等多项服务,创联是实实在在地挣了钱的。如今,以每年400%以上的成长速度,中国万网正迅速成为中国e网络体系的缔造者和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第一平台。2000 年10月,万网成功并购了该行业排名前5位的迈至科网络公司,从而一举囊括了25%的市场份额。万网目前已开始向第二代ISP企业迈进,向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增值服务。这种跳出网络做网络的经营模式应该说是一次可贵的尝试。
从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CCID )正式推出赛迪网,到中华网、IDG参与其首期融资,再到后来赛迪网与中华网重组为一家从事B2B平台和应用服务的合资公司,以及在国内率先为IT企业提供网上调查、B2B 、e-CRM系统及ASP服务,赛迪网做为IT服务集成商的定位日渐清晰。不可否认,在中小型IT类内容站点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赛迪网确实保持了一定的先行者优势。
1998年第三季,IDG向美商网注资。此后美商网还从日本三菱、美国Stanley Works和菲律宾Ayala公司融资3000万美元。美商网第一期投资为250万美元,总投资据悉将达到1亿美元。其中文部分设在中国电子行业信息网的主站中,英文部分设在美国硅谷。美商网原本计划于2000年9月到Nasdaq上市[3],但由于科技股下跌的市况,IPO计划受阻并可能会无限期地推迟下去。 与阿里巴巴一样,美商网也定位在做网上国际商务市场。为了利用现有用户资源,进一步延伸价值链,美商网还通过出售IBM的解决方案,将业务扩展到了ASP领域。在B2B还很难赢利的高竞争环境下,这种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的经营之道值得借鉴。
1998年5月,生产财务软件的金蝶软件公司获IDG旗下的PTV-China注资2000万元人民币。在国外股东的参与下,公司所有的管理流程都按国际标准重新作了组合。例如客户部就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和运作的,从售前到售后的全过程都要由客户部来管理。 1997年金蝶开始酝酿上市时,最早瞄准的是国内的A股市场。到2000年2月,金蝶开始将上市目标转向香港创业板,但鉴于香港资本市场不景气,上市日期一拖再拖,直到2001年1月31日[4],金蝶到香港创业板上市的计划才算有了眉目——2月15日金蝶在创业板上市交易已成定局。金蝶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268)
金蝶于2001年5月18日在财务软件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8.4%,与在财务软件市场排名第一的用友已相差无几。于是资本市场上的角逐就不可避免了。
2000年4月3日,当当网上书店第三次融资顺利完成,获得了IDG、LCHG和软银注资。在IDG对中国内地80余家公司的投资中,对当当的这次投资是最大的一笔。当当前两次融资分别是1997年和1999年先后完成的。 当当现有的可供图书为20万种,占中国可供书的90%,其出售图书的毛利率达35%,高于美国网上书店的毛利率。如果除去技术部和市场部的花费,当当在2000年已经实现了自负盈亏。不过当当的上市计划目前尚无进展。
在去年底召开的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与东方通科技正式签署风险投资协议,向东方通科技注入2000万元的风险投资。东方通科技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唯一的中间件软件专业生产商。截止到2000年10月[3],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银行、电信等行业的400多个大中型应用系统。根据 IDC的预计,到2002年,全球中间市场的营业额将超过70亿美元。IDG的风险投资,不仅为东方通科技注入了后续发展资金,也使之从纯技术经营层面进一步提升到了产权经营、资本经营层面。
2013年1月6日,电商导购网站米折网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融资金额在在千万元以上。米折网创始人兼CEO张良伦表示,此次IDG投资在年中已经敲定,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
2019年6月,IDG资本投资壹仓优品的新一轮数千万元人民币融资。[6]
2019年7月,IDG资本投资Opera旗下移动支付OPay5000万美元融资。[7]
2019年7月,IDG资本跟投康复机器人领域标杆企业傅利叶智能数千万元B轮融资。[8]
2020年12月3日,美国高性能高清远距离激光雷达制造商 Luminar正式登陆纳斯达克。Luminar是IDG资本在2020年的第十家上市企业。[9]
2021年7月,跟投小冰公司的A轮融资。[10]
2021年11月,跟投江苏鼎泰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总额近10亿元的融资。[11]
2021年12月,IDG和COATUE领投造车公司“牛创新能源”的5亿美元A轮融资。[12]
追光
2022年3月,IDG参与投资智能清洁品牌追光的1亿元A轮融资。[13]
2020年8月4日,胡润发布研究院发布《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活跃投资机构百强榜》,IDG位列第4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