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帝居

壮帝居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中文名称 壮帝居旅游区
外文名称 ZhuangTimorintouristareas
目录导航

释义

海丰后门镇平岭上(今广州回海丰后门隧道入口左侧),有宋末名胜古迹“壮

帝居”;三字是陆秀夫左丞相引南朝陈后主诗:“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它是

中华民族古代抵抗侵略、光辉壮丽的英烈史迹。 
     元番1276年正月再进攻杭州,宋臣陆秀夫、苏留义、陈宜中、张世杰等护益王

昰、广王赵昺到福州拥昰为帝。1277年冬元兵逼近闽粤,陈文龙在兴化坚守掩护。张

世杰等护帝南撤,经潮阳、惠来、走陆丰甲子.
     在甲子豪绅范良臣、庄应祥的援济下,又得到蛋族渔领郑复翁与二子郑永、郑

义和几百渔民的热烈拥护。张达闻得知帝驻扎所在位置率部众到陆丰甲子护驾。1278

年初九,元兵廿十余只战船追至,封锁甲子港。甲子渔民义愤填膺,组织义军配合宋

军于元宵空袭元兵缴获全部战船,因形势紧迫帝决定西撤。
     傍晚第一站到达后门平岭,炊饭取水扎营夜宿,遇半夜地震、虫鸣鸟叫,地动

山摇,陆秀夫受命用草鞋蘸泥在大石挥书“壮帝居”三大字,片刻安静:相传宋末时,宋端宗与其弟兵败南逃至此,在岩石下暂往一宿,当夜适逢地震,山摇地动,身边大臣陆秀夫就奏皇帝在岩壁上书写"壮帝居"三字,使能安寝。明代官员莆见川雍兰到此凭吊古迹,得知往事之后,就在该岩壁题刻"壮帝居"三个大字。清代乾隆甘七年,后门镇集资,以此石刻为中心修建了这座庙宇。因而多有文人名士到此凭吊时撰联作诗,其中有许多佳作。宋末皇帝还为这里留下了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相传当晚小青娃嚣叫不已,落花生也哗啪生长,皇帝就捻一草茎放于小青蛙身上,现在这里的小青蛙身上就有一道黄绿色的竖纹,鲜丽夺目。皇帝还叫落花生夜间不要生长,所以落花生夜间合起叶子。

于正月十八日早从后门起帆,一路经惠州、香港、至珠江口硇州,二帝二兄弟会合,甚为欢喜,

后在新会崖门建立行宫。
     明嘉靖十八年,辖惠潮二府之岭,东道爷,莆见川雍兰到后门凭吊,书此“壮

帝居”三字,并请石匠刻于大石。时至清乾隆廿七年,海邑善者集资建宋存庵,香火

旺盛。文革破四旧遭人所拆,改革后列为国家省级保护文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壮帝居”古迹依山傍水,

面向大海,绿树成荫,奇峰怪石,风景秀丽,历代游客留下名诗绝句。现古迹“宋存

庵”已不是清时的面貌,一直有热心人仕想重建,但总是波折重重,难以解决。

林云鹤为壮帝居题诗

壮帝居的三首诗,诗曰:
(一)
波絮风萍丧乱初,蒙尘曾否此山居?
应知题石当年意,只是臣心矢介如。
(二)
铜驼荆棘叹家庭,岭海何论旦夕停。
数百年来遗老尽,翻将岩石比冬青。
(三)
江潮 海飓意何如,王气销沉剩 露居。
欲证当年迁播事,空山无语又秋初。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