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七年(1918年),北九州筑丰煤田。大米骚乱波及筑丰,举起炸药包抗争军队的伊吹重蔵,夺得矿工们托付的信任,当上了煤矿首领。妻子早逝多年,重蔵带着年幼的儿子信介,过着单身生活,爱上天草出生的女仆多惠。
一天,重藏闯入店内,强行将多惠拉了出去。与重藏一样迷恋着多惠的新兴黑社会份子塙龙五郎,追上前与之发生激烈的搏斗。不久,信介有新妈妈,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煤矿发生水灾事故,重藏为了将被困在矿内的朝
···
本书构架宏大,人物生动,情节曲折委婉,其细腻入微的描绘,读来令人撕心裂肺,幽然生悲。一幅幅壮阔的人生画面,展示了主人公对人生的探索,对异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构成了日本近代社会的缩影。
《青春之门——筑丰篇》
作者:五木宽之
在日本九州有一座山,叫香春岳。伊吹信介从几时起,就喜欢眺望这座山。信介没见过母亲,他出生的第二年,生母死了。他觉得继母多枝强于生母。这一带男子粗犷僳悍,被称作“河魂气质”。女人也崇尚勇敢和力量,多枝正是这样的女人。
信介的父亲重藏是矿山的年轻头领,因与暴力组织头目塙龙五郎争夺多枝而结了仇,经常聚众斗殴。重藏曾被龙五郎用刀砍得象块破布,可他也把龙五郎胳膊打折。
在这豪爽的矿工中,伊吹信介渐渐长大,他记得父亲背后皮肤上刺了一个大蜘蛛,人称“上爬的蜘蛛”。信介每晚睡觉,要紧搂多枝。一夜,他佯装睡着,听见了父亲与多枝的亲热……那一夜,他永生不会忘记。5岁那年,父亲死了。那时,父亲一伙人正准备与龙五郎一伙人打群架,可他听说龙五郎手下的矿工被水堵到了矿井里就对龙五郎说:“打架的事以后再说。”然后带着炸药,潜入矿井把矿工们救上来了,重藏却死了。这之前,他曾让龙五郎关照多枝和信介。宪兵来抓人时,龙五郎逃往了中国东北。
信介的邻里中,有个叫牧织江的小女孩,与信介要好。信介与织江玩时,出于对女孩的身体好奇,而把一颗悼了的牙塞入织江体内。信介于了这事很害伯,逃上可怕的秆石山。在山上他极度恐怖,而这时多枝寻到了他。
矿上有许多朝鲜人。一次,信介和同学欺侮一个朝鲜少年而挨了多枝的打。于是,信介去找朝鲜少年单独较量。在朝鲜人的村里,他见到了金朱烈,这个朝鲜青年曾是当年重藏以命救出的矿工之一。从此,金朱烈常到多枝家,不久,战亭告急,金朱烈被征了兵上了前线。日本战败了,金朱烈回来,他成了共产主义者。与此同时,龙五郎也从中国东北归来了。
信介上了初中,认识了早竹老师。这时,多枝身体不好了,金朱烈鄙视地赖头子龙五郎,龙五郎也讨厌金朱烈的共产主义宣传。一天,信介想退学,去找龙五郎要活干,路上与小流氓打架,便向龙五郎借枪要报仇。龙五郎则对信介讲了许多当地赖的道理。那天龙五郎骑摩托车送信介回家,信介被摔伤了,然而,也就是从这一天起,他竟成熟起来。
有人被杀了,金朱烈受到怀疑而遭逮捕。龙五郎尽了很大力量,却无法救出金朱烈。信介退了学,到龙五郎处干活。龙五郎送他一辆摩托车,并让手下人长太教信介学开车。多枝病清越来越重。信介在搞组学会了手淫,他感到可怕,回到母校告诉了早竹老师,早竹却说这没什么,男孩子都要经历这个时期。不久,信介复学转入别校,在这里结识了美丽而又开放的梓旗江老师,他被梓老师的女人气息迷住了。可他发现,梓老师与一个他讨厌的男老师干那种事。信介要上高中时,梓老师辞了工作要去东京,临别告诉信介,等你上了大学,我们就可象成年男女般交往了。
龙五郎被据说门映会的人打伤,长太报仇,被擒。龙五郎的叔叔领信介去救,信介看到了龙五郎的叔叔那种勇敢机智的精神,这就是信介父辈的当年那种精神呵!信介又去找了一次织江,织江已当上了酒吧女招待,她受尽了男人的侮辱。于是出于同情,夜里信介对织江付出了男人的爱……梓老师给信介邮来了一块表,信介又怀念起梓老师来。他投考了东京早稻田大学,本来他没有什么希望,却意外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然而这时多枝的病更重了,处于危险之中,信介赶到医院看望多枝。他认为是因自己考上了大学母亲才遭殃的,于是心里祈涛着:如果有可能,取消自己的录取,换回多枝的健康。龙五郎也赶来了,情绪异常激动,他一辈子都深爱着多枝。多枝到底去世了,信介却没感到特别哀痛。多枝为他辛劳一生,而信介并没哭天悲地,多枝的死在他心灵深处静静地沉伏着。现在,他无牵无挂孑然一身了,父亲殁了,母亲谢世,在故乡筑丰,他没有一个亲人了。母亲逝后,信介对龙五郎表示,他要独自在东京闯荡,再不要龙五郎的接济了,而要自食其力地干。龙五郎却不同意,他说自己早已把信介看成了儿子,只要还有余力,就要照看信介。一天深夜,龙五郎睡熟了,信介轻手轻脚来到龙五郎身边,从龙五郎枕畔的骨灰罐里取出多枝的一些碎骨,用手帕包上,然后向沉睡中的龙五郎默默告别了。他戴上梓老师邮来的那块手表,不辞而别了。
他已下了决心,从到东京那天起,就要自力更生地生活,哪伯多上几年学。他还不知自己将来会干什么,却要寻觅一个以性命和血肉、以全部热情为之拼搏的事情。信介走了,他骑上龙五郎的摩托车,准备在市里卖掉它当作进京的盘缠。他穿过了拂晓前的街道,故乡的黎明如诗如画。他在几时独自去过的歼石山下停下车,回首四望,自言自语:“龙五郎先生、长太大哥、早竹老师、织江、金先生,你们都等着我,两年后我要回到这儿,我不知到那时,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人。”离开故乡前,他感慨无限。这埋葬着他的父亲,还有刚刚死去的多枝。这儿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屋、土地,甚至没有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然而他顽固地感到,这里永远有一种难以断开的东西,将他和这片土地紧紧纽结在一起。在这里,他走过了童年和少年的路。而离开这里,他却要飞速接近一个人一生只能通过一次的门——青春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