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

悟空传

作者 今何在
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所获荣誉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十佳人气作品
目录导航

作品简介

当命运早已注定,而你却无法改变时,你会做些什么?是做一只望着月亮哭泣的猪?还是反抗到粉身碎骨的石猴?悟空传悟空传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却终究得不到认可,世间的规则真是如此么?

本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另类的西游记,另类的玄幻经典。是在《西游记》和《大话西游》的结合中进行改编而形成的,保留了《西游记》中“取经”的故事和人物——师徒四人,在此基础上突出了爱情故事。

故事不按《西游记》中单一的叙事模式推进,而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故事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不断的转换,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它们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

语言使用的符合当今的读者有些跳跃的思维,思考浅者着迷于野性与无拘束,思考深者被背叛和理性所打动,风靡是当然的。通篇不仅有对佛的全新看法,还有一段非常精彩,是“篇外—花果山”中的一段,对永生的评判,一定不能错过。[7]

创作背景

悟空传悟空传从写作这个故事,十多年过去了。当年为这个故事而欢笑愤怒或悲伤的情绪,已经难以回忆。它仿佛是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又仿佛已经在心中深埋了许多年。我们永远在路上,在为生活奔波的时候,在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为很多事而惊讶时,在拥挤的人群中无比孤独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有人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

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仙诸神,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

所以我在当年我为《悟空传》动画片所写的剧本中挑选出一些原书没有的情节,改编了一下,但保留了剧本的原貌,没有做过多的文字修饰,尽量原样地展示给了大家,因为我很怕改从前的东西,也许就不是原来的它了。人永远无法重回过去,回望感慨万千,前望长路漫漫。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这样的动画,但是,至少,我们在向前走,并会继续走下去。

作品目录

正文(三卷二十章)

篇外:花果山

人物介绍

孙悟空

孙悟空是《悟空传》中着墨最多的人物形象,然而他一出场就已经迷失了本性,在他的体内,自我灵魂与另外一颗灵魂相遇、碰撞,是成为别人心中畏惧却被自己遗忘的“齐天大圣”,还是做一个神仙要求的保护唐僧平安西天取经的赎罪者,正如后现代社会下人们怀疑自己和他面对的世界一样,被抽去记忆后的孙悟空也一直怀疑自己所听到的关于自己的一切。《悟空传》将孙悟空分解为两个形象,一个是失忆的、迷茫的、只为加功德分而西游取经的孙悟空,一个是个性张扬、不拘束缚、备受妖界崇拜的齐天大圣。从漫无禁忌,懵懵懂懂的和松鼠对话,与须菩提、金蝉子,论道,到用手中的棍子硬生生打出一个自己的道,他的那个英姿终将被历史定格。

唐僧

唐僧是一个不烧香却拆庙的信徒,他的心中充满怀疑,人性乃至神性的弱点和黑暗都让他困惑,他对自己的师父法明直言“我要学的你又教不了我”,对人生则发出“何人……何人生我?生我又为何?既带我来,又不指我路……”的疑问。与此同时,他又和矛盾的自我相较量,发出了“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誓愿。借助唐僧的质询,作者表达了对“信仰”的力量的矛盾的心情。他发现“信仰”不足以拯救人,但在信仰之外似乎又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支撑个人的生存。因此,依赖并怀疑信仰成了两难窘境中超越的企图和尝试。

如来

在《悟空传》中,如来是绝对的反面人物。花果山因为孙悟空与天庭的战斗被毁,这是孙悟空的“原罪”,如来利用他的内疚,趁其放松警惕的时候将之压入五指山下。

作者简介

今何在,原名曾雨,男,生于1977年12月23日,江西南昌人,毕业于厦门大学[8],现居上海。 作家,畅销小说作者,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并先后任游戏策划、电影编剧、《九州幻想》主编等职,大型原创东方幻想世界“九州”创始人之一 。

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9]悟空传悟空传

从小被称为“神童”,幼儿园时开始改编《西游记》。(幼儿园老师叫他给小朋友讲《西游记》,他不记得了于是开始自己编……)

后来加入了一个制造少年天才的计划,但是随着这个计划的最终失败而“如同废品被冲进了下水道”(这是他本人原话)。

于是“走进了庸俗的大学,走上了庸俗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他说的)。

在金庸客栈的黄金时代,你可以看到他的影子,惊世骇俗的《悟空传》就是先在《电脑商情报游戏天地》上连载然后改发在那里的。他之后还曾担任金庸客栈的版主,但由于“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整个互联网都在改变,不止是客栈。所以我觉得我无法再为客栈做的更多了,时间上也不能承担整天盯在论坛,而我的性格又不愿只挂个名无为而治,所以觉得还是辞去更好吧。”于是他“引咎辞职”了。

他毕业后,工作于广东东莞一家电脑游戏公司。曾任游戏策划(并为游戏写一些背景小说,比如《帝国时代》)及编剧(为王家卫和刘镇伟写剧本,如为《天下无双》编剧及主题曲歌词作者)。

此后又出版了《若星汉天空》等几部作品,并在盛大游戏的投资下与江南等人开发了中国幻想世界《九州奇幻》。专职九州写作及其网站维护和杂志策划,现任《九州幻想》杂志主编。

主要作品:

《悟空传》

《若星汉天空》

《九州·羽传说》系列

《九州·海上牧云记》

《中国式青春》系列

《花痴帮》

《十亿光年》(连载中)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西游日记》

荣誉记录

年份 奖项
2000. 《悟空传》获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文学网”主办)“最佳小说奖”和“最佳人气小说奖”。[3]
2008.8 入选新京报“网络文学十年十本书”,并排名第一。[3]
2008.8 《悟空传》入选“十大震撼网络小说排行榜”
2008 《悟空传》在起点中文网“第一届网络文学天地人三榜”的评选中名列天榜。[3]
2008 《悟空传》被列为《网络人文书》系列丛书之一。
2009.5 《悟空传》在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主办、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等承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中入选“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人气作品”[10]

作品影响

年份 奖项
2000. 《悟空传》获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奖(“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文学网”主办)“最佳小说奖”和“最佳人气小说奖”。[3]
2008.8 入选新京报“网络文学十年十本书”,并排名第一。[3]
2008.8 《悟空传》入选“十大震撼网络小说排行榜”
2008 《悟空传》在起点中文网“第一届网络文学天地人三榜”的评选中名列天榜。[3]
2008 《悟空传》被列为《网络人文书》系列丛书之一。
2009.5 《悟空传》在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主办、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等承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中入选“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人气作品”[10]

作品评价

本书是《网络人文书》系列丛书之一,是全国第二届网络大赛获奖之作,作者入选博库网站的十大网络写手之一。

本书在著名文学门户网站——榕树下举办的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奖中获得最佳小说奖和最佳人气小说奖,在起点网第一届网络文学天地人三榜的评选中名列天榜。2001年初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立即引起图书市场的轰动。2002年3月13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作者今何在正式签约,重金购买了《悟空传》的影视及动画的全部改编权,中影公司决定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用三至四年时间将《悟空传》搬上银幕,将陆续推出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及真人电影三个版本。

出版信息

王家卫:我从《悟空传》里看到了许多“大话西游”人物的影子,只不过他们换了形状。这些人物已经成为我们的朋悟空传悟空传友,让我觉得很温暖。

刘镇伟:我非常喜欢《悟空传》。这个年轻人真的很有才华,而且很有创意。我觉得我们两个人有很多思想是共通的。

桐华:曾经,我们都是那样无法无天的猴子,但命运最终都会让我们带上紧箍咒,拈花而笑时,也许还能从眉目中看到那只蹦蹦跳跳的猴子。

蔡骏:一个时代的传奇,一百年以后,仍然会有人记得。

小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猴王今又来。时间真快,这本书已经有十年了,推荐走过那个时代的人阅读,她是不可或缺的那个时代记忆。

蒋胜男:转眼间,《悟空传》十年了。犹记得当年看《悟空传》时泪流满面的感觉。我们都曾经是那只愤怒的猴子,而今却只能苍凉一叹:天凉好个秋。

燕垒生:似曾相识的画面,组成的却是最意味深长的故事,即使十年后仍让人记忆犹新。

《悟空传》是第一部让我发现原来网络和文学是可以放在同一个句子中的小说。从那个时代的中文互联网走过来的人,有同感者大概不少。

——斩鞍

作为一个奇幻作者,我想不少同行和我一样,是通过《悟空传》的启蒙才进入了这片写作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悟空传》开启了一个时代。

——丽端

那时的网络一如新世界,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天时地利人合,才有《悟空传》的出现。一部没有束缚,自创格律的史诗,一声赤裸裸的挣扎于人世的天真的灵魂的呐喊。真诚真实直接坦白,直达人灵魂深处的呐喊。

——晴川

十年烛照,英雄肝胆。钗分银河,剑折三山。紫玉成烟,金猴不还。朱颜已旧,清梦未断。书犹如此,情何以堪。

——沈璎璎

于我而言这不是一本书,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它代表着19岁那年的夏天,代表着现实生命之外,我们的网络生命的开幕曲。谁能忘记那只棒指苍穹的身影?西游不死,传说不灭。猴子,永远的童年偶像,加油!

——goodnight小青

一只猴子在孤独尽头载歌载舞,比这世间的百万众生都更喧嚣几分。

——迟卉

在轻易不会感动的年纪重读《悟空传》,才相信有些文字具有永恒的感染力。

——苏冰

让每一个平凡而温和的人燃起撕裂命运的勇气,也为每一段青春留下烙入骨血的印记。

——萧如瑟

背叛人生,无比高贵。

——李多

压抑五百年的桀骜注定要选择一个时刻成就绝响,妖魔和仙佛一同跳舞;那只碧浪黄沙间远眺的猴子,火眼金睛中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地燃烧,让我感觉他站在这个时代,隐隐与遥远的过去形成了对视。

——尾指银戒

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猴王今又来。

——小椴

永明之眼,勇行之心。

——凤凰

从一只猴子心里写出来,又写到千万只猴子心里去的传说!

——张旺

被压抑的愤怒,去寻觅的失落,不可能的爱情,无解答的痛苦。

——杨叛

飞扬青春今何在,大圣奋武十载传。

——唐缺

20出头的时候正是网络小说兴起之时,读了许多同类的书,然则唯有《悟空传》是至今都还记得的,内容,以及当时的那份感动……

——风舞

也许是因为天生不喜跟风追捧,在《悟空传》最火的年代我曾经三次翻开这本书的开头,却没有认真看进去,直到它已经不在是网络最新潮小说的代名词后的某个夜晚,我才被那些多次看到引用的句话震动。也许青春的苦闷和激情必将永恒存在,那么《悟空传》哪怕有一天湮没无闻,也能轻易打动少年的心灵。

——天平

《西游》其表,热血其骨。以“悟空”之名,写少年情怀之实。及阅,几疑乃为今君自描影形。尤嘻,尤叹,若癫,若狂。然世间庸碌者众,狂人几希矣。

——井上三尺

我所认识的今何在,才华横溢,个性张扬,宛若正太的面庞下,聚集着令人惊异的激情和才气。

——水泡

为什么要战斗?为什么要胜利?为什么要成佛?这本书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唯一的,答案则可能有多重性,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根如意金箍棒,在黑暗的夜里坚硬如铁。

——阿豚[7]

作品鉴赏

出版日期 名称 出版社 备注
2001.2 《悟空传》 光明日报出版社 首次出版发行,内容包括:悟空传、百年孤独、花果山、书评。
2002.7 《悟空传》 红色文化出版社 台湾版(繁体中文)
2002.8 《悟空传》 光明日报出版社 修订版
2006.1 《悟空传(全版)》(红版)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张旺的彩色插图,内容包括:题记、悟空传、百年孤寂、悟空传动画剧本、尾声也是开始:花果山。
2006.1 《悟空传(全版)》(黑版)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8.1 《悟空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今何在文集版(黄版),配有人物插图。[11]
2011 《悟空传. 特别珍藏版》 该版本随网络游戏“斗战神”核心体验礼包一同赠送,全球限量发行500本。内容包括:序、悟空传。
2011.6 《悟空传.完美纪念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悟空传》发表十周年后出版发行,对内容作出了不少的修订。内容包括:序:在路上、悟空传,花果山,百年孤寂,杨戬传,哪吒传、附送〈西游日记〉试读本。[12]

(注:已有版本未包括《悟空传》漫画版)

主题思想

出版日期 名称 出版社 备注
2001.2 《悟空传》 光明日报出版社 首次出版发行,内容包括:悟空传、百年孤独、花果山、书评。
2002.7 《悟空传》 红色文化出版社 台湾版(繁体中文)
2002.8 《悟空传》 光明日报出版社 修订版
2006.1 《悟空传(全版)》(红版)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张旺的彩色插图,内容包括:题记、悟空传、百年孤寂、悟空传动画剧本、尾声也是开始:花果山。
2006.1 《悟空传(全版)》(黑版)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8.1 《悟空传》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今何在文集版(黄版),配有人物插图。[11]
2011 《悟空传. 特别珍藏版》 该版本随网络游戏“斗战神”核心体验礼包一同赠送,全球限量发行500本。内容包括:序、悟空传。
2011.6 《悟空传.完美纪念版》 湖南文艺出版社 在《悟空传》发表十周年后出版发行,对内容作出了不少的修订。内容包括:序:在路上、悟空传,花果山,百年孤寂,杨戬传,哪吒传、附送〈西游日记〉试读本。[12]

艺术特色

作品语录

对抗权威

悟空传在今何在的《悟空传》中,那种曾经代表正义、充当英雄具有典型化、脸谱化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转化。每一个形象都被赋予了丰富与复杂的价值内涵,超越了《西游记》中形象的单向性和特定化。每一个形象自身都矛盾重重、行动不居、让人琢磨不透。他们都超越了原有的形象阐释框架和解释规范,不断冲击和修改我们已有的期待视野。如果我们再用正义与邪恶这个二元际准来划分《悟空传》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从这个意义而言,《悟空传》对人物形象的反类型化策略,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个体性格那些内在冲突的悖论、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理解。

在《西游记》的取经故事中,唐僧师徒所遭遇的很多磨难都是由于神仙、佛的疏忽或是监管不力而造成的。由于神仙们的疏忽与监管不力,导致其坐骑或者属下下凡危害人间,可最后的结果是它们是神所豢养的,什么处罚都没有,被带上了天庭回归了它原有的生活,危害人间只是游戏一番,调剂一下天庭枯燥、乏味的生活而已。而作为他们的主人一点责任都不用承担。反而是孙悟空他们面对这些始作诵者要感恩戴德。就因为他们是神。他们所做的都是对的,是权威,其他人只有服从。《悟空传》中的悟空是反对神的,他的出生就决定了他不是神,他是由石头变的,是神之外的生灵,而他认为神和万物都是平等的,而神却认为他们高人—等,要所有的万物都诚服于自己的管理之下。而悟空却要改变这一切,与神作斗争,虽然每次伤痕累累,但他却乐此不彼。《悟空传》中的悟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隐喻。它表征着对这种神圣不证自明的中心、等级制度合法性的质疑,表征着对权威的对抗和消解中心的努力。

《悟空传》中的神是作者否定的对象,他们被描绘成猥琐、自私、贪生怕死的形象,玉帝懦弱无能、王母蛮横霸道、如来的唯我独尊以及众神自保性命的嘴脸暴露无遗,难以让人对这群神仙产生敬意。王母娘娘在书中被描绘成一个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神经质女人,她的权力至高无上,天庭的一切规章制度就是她的意愿,不只是高高在上的诸位神仙,就连在古典作品中处于完全支配地位的玉皇大帝在这里,也不敢当众违背她的任何意愿。

爱情

爱情在《悟空传》中大放光彩,小说中的人物在爱情中得到更加全面更加世俗化的表现。《西游记》中的道德圣徒的不谈爱情,在《悟空传》中成为永不变心的生死恋,有人甚至说《悟空传》的主线是爱情,其中,小白龙对唐僧的爱情,紫霞与悟空的爱情,猪八戒与阿月的爱情行等等都写得刻骨铭心。爱情成为唯一神圣的东西,它取代了去西天取经的神圣地位。这种神圣的爱情,既是对《西游记》的合理想象和再创造,又是作者小说理念的必然现实。爱情照亮《悟空传》让这部小说增添了动人的神采。

在《悟空传》中,作者赋予师徒四人更多的人类情感,描写了四对恋人的爱情;阿瑶、紫霞和孙悟空、小白龙和唐僧、阿月和猪八戒、百花羞和奎木郎。爱情是人的正常本能需求,对爱情的追求是人的正当欲望,两性间忠贞纯洁的爱是美的,为了追求爱的自由而同阻挠压抑他们的环境进行抗争,则更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词条图册

结构

《悟空传》不像《西游记》一样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情节发展的线状性。在《悟空传》中,整个故事叙事实际上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层面展开,五百年前的故事和五百年后的故事交又叙述。故事基本上是在时空的“拼贴”和“回闪”中实现的。作者进行交又叙述,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笔锋不时转向“前因”,将读者的视线带到五百年前,同时叙述着以前的和现在的故事。不但叙述时间可以任意延展、加速、逆转,而且叙述空间也可以任意转换、拼贴、重复。

故事开始,唐僧的尸体在地上被火燃烧,猪八戒笑着泪流满面。故事转向了“前因”,开始讲述猪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帅和阿月的故事,然后八戒梦见,他又被拉回到了五百年后的现实生活中。而后,作者通过同样的叙述“前因”的方式,交代了孙悟空和紫霞仙子的故事,小白龙和唐僧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交代,五百年前的那个大背景在读者眼中慢慢清晰起来。八戒和沙僧为什么会被贬下天,他们师徒怎么样走向取经道路,东海龙女又怎样成为了唐僧的坐骑,作者慢慢道来。

故事分为两层在发生着,却有因果联系。整个故事结构是一个倒果为因的圆形结构,故事的结局也恰恰造成了故事的发生,变成了一种时间的空间化的产物,即故事成为了一个可以在两个时空层面上互动、渗透、并置的结合体。

大结局的时候,阿瑶找到废量中的那块石头,将它埋在了一片焦土的花果山,这恰恰又是取经故事的开始,整个故事像是一个环,没有开始没有结局,开始即使结局,结局又是故事的开始,这将后现代主义西方时空的荒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话

《悟空传》基本上是由对话构成的,这在小说中是很少见的。按常理来说仅有对话,小说是破碎与片段化的,但在《悟空传》中却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梧空传》的阅读是在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这个底层文本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情节没必要再去介绍,这种省略与直接,反而成了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由于底层文本《西游记》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积淀深厚,其文本的语言表述风格与人物的语言特征都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理解模式。而今何在《悟空传》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要通过语言的戏仿来消解读者对《西游记》中具体语言的固定意义的理解,以达到脱离历史的束缚,以进行自我表达的需要。

人物的语言是建构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与途径。在《西游记》中对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其他诸多人物形象的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通过他们在各种场合、各种情节、各种事件中的语言表达来完成的。今何在在《悟空传》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颠覆了我们对这些传统形象的理解,首先就是通过戏仿在语言层面上对他们进行颠覆。在《西游记》的视野中,他们本应该这样说话,而今何在在《悟空传》中却对他们语言进行扭曲、变形,以另外一种我们不曾或者不能接受的方式让他们说话,从而达到我们对其形象的颠覆与解构。在《悟空传》的第一章中,唐僧被树妖抓住了,根据我们原有的理解,唐僧应该是一副慷慨就义,临危不惧的样子,但当树妖允许他说出最后的遗言时,我们不曾想到的是,他却大声减出了“救命”二字。唐僧这样的语言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解构了唐僧形象的神圣性,让人看到了唐僧作为世俗人性趋利避害、贪生怕死的一面。通过唐僧的呼救,对一种《西游记》里营造的伪崇高进行了彻底的消解。而对于猪八戒,文中则通过机智的语言将其进行了戏仿性的转化,表达了其世俗功利的一面。八戒在文中说:“俺妈把俺生下来时,也没告诉俺猪一生意义是什么,俺还在苦想,一看其他兄弟都先抢着把奶头占光了,才知道什么叫真他妈蠢。”这种语言戏仿了现代的口语,显现出猪八戒的流氓无赖的味道。戏仿在语言上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效果上具有幽默搞笑的特点,在话语中掺杂搞笑、戏仿的成份,其目的却是要达到颠覆原有人物形象的效果。

作品命题就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性。《悟空传》来自于主角之一孙悟空的名字,如果说“三教归一,借发掘自我的生命根性去体悟天地玄奥的文化思路是《西游记》作者汲取当时的文化思潮而创造神话世界的基本思路,那么《悟空传》则容纳了中国传统思想的释和道的精神,并受到西方思潮中的虚无主义和游戏精神的影响,表达了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迷茫。在作品的末尾可以看到这样的语句“当五百年的光明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悲?为什么而喜呢?”,这样的哲理话语,对应着“悟空”的主题,引人深思。

除了升华主题,哲理性的话语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点睛的作用。在第十一章的末尾,孙悟空因为没有被邀请出席蟠桃会而准备去讨公道,紫霞对此发出感叹“晚霞的绚丽是不会久的,灿烂过后,就是漫漫的黑暗了”。这本来只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景观描写,放在这里,却预示着后来的不幸结局,这样的描写,作为故事的转折点自然含蓄,韵味无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