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塔

崇文塔

开放时间 全天
代表景点 腰檐平台、明代石刻佛像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气候类型 半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 泾阳县崇文塔
门票价格 登塔35元一人
所属城市 陕西省咸阳市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陕西省泾阳县崇文塔陕西省泾阳县崇文塔(5)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32公里处泾阳县(泾河新城)崇文镇崇文塔景区。

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在李世达倡导主持下,由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耗时19年,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竣工。

塔身13层,高87.218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塔基至塔顶全用青砖砌成,为八棱形,底边长9米,底层为重檐式,在南向塔门上刻有"崇文宝塔"4字。最高层为城堡式塔垛,以铜葫芦收顶。1979年在塔顶部发现8尊铜佛像、菩萨像和天王像等,造型逼真生动,为明代珍品。

据《铁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众记》碑文记载,该塔为倡导泾阳、三原、高陵三县学童努力向学而建,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耗时19年竣工,修塔人为明刑部尚书、本县人李世达。

明朝时期,这里还建有规模宏大的佛寺——铁佛寺,但在后来的回民起义中,铁佛寺被毁,只留下现在的崇文塔和塔南的山门遗址;文革时期,崇文塔再次遭到毁坏,导致现存塔身底层的佛像多有残缺。四百多年来,崇文塔像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巍然矗立在泾河之滨,见证着历史的物换星移,陪伴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建筑设计

崇文塔崇文塔整体塔身全部用青砖修建,属楼阁式,共13层。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计72米。塔基为须弥座,塔身呈八棱状。南向塔门上镌刻有“崇文宝塔”四字。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门四龛,龛中置或坐或立、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明代石刻佛像。塔内有砖砌台阶,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顶。每层塔檐有数层巨砖叠折外伸,形成一米余宽的腰檐平台,以供游人巡回游览。各层斗拱,砖檐椽头,以特殊磨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丝合缝,并有砖雕各式各样的花纹,极为壮观。每檐角挂有风铃,晨曦月夜之中,风铃叮咚作响,更为古塔增添了神韵。最高层周围筑有城堡式城垛,当天气晴朗时,游人们凭垛远眺,巡视八方,可远望八水绕长安、骊山晚照之盛景,更可观泾、渭二河。[1]

塔顶原有铜盆一口,盆下置有各型迥异铜佛像8尊,可惜的是铜盆在关中大旱中1929年后被人击破窃走,小铜佛像也于1980年被当地小孩子挖出卖铜,幸被县文化单位发现赎回,现存于县博物馆。过去,最高层曾长有数株常绿柏树,现在已无,第13层即塔顶,系以5米左右之高铜葫芦收顶,颇为雄伟壮观。

崇文塔在形式上打破了唐代方塔的典型而变为八角形,并且所有的洞均系卷拱式样,其层次高度和宏伟的挺秀姿态可与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媲美。“浮图杳蔼入青云,渭水泾流远近分。”“久裂不用柱,谁复东南造。削顶刺碧空,迷离云作帽。呼吸风雨声,环曲独龙道。十里长安城,缩来只一隅。下视苍苍色,可畏亦可悼。”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描写了崇文宝塔的雄姿和风采。

节庆活动

崇文塔会,又名“泾阳塔会”,每年正月十五开始,登塔远望、社火锣鼓、撑龙舞狮,竹马高跷、杂技表演、搭台看戏、河滩撵兔等习俗在塔会期间一一上演,形成一个空前热闹壮观的盛会。来自关中各县的商贾卖家、登塔游人,如潮如涌,摩肩接踵,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穿梭如织。据传,自崇文塔建成后至今,除了战乱和社会变革时期,每年都会有塔会,已经有400余年历史。现在已成为当地群众一个传统性的节日风俗,也是周边泾阳、三原、高陵三地百姓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每到正月二十三正会之日,当地村民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天都会让牲口歇一天,然后去崇文塔赶会,同时也会吸引方圆百里的人们前来游玩。

崇文塔1956年8月6日被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和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改革开放和党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崇文塔也不断地对外开放,它已经成为泾阳与外界联系的窗口和世界认识泾阳、泾阳走向世界的桥梁,这些必将对提高泾阳的知名度,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有识之士关注泾阳,对泾阳经济的腾飞起到巨大的作用。[1]

传说轶事

宝塔由来

崇文塔的来历,众说纷纭,传说颇多。最为可信的是,上溯到唐朝后期,为纪念《柳毅传》的作者李朝威而修建崇文宝塔。李朝威(766年~820年),字崇文(由李朝威德,崇尚文治而来),陇西(今甘肃省定西市)人。晚年居住于泾阳县二河滩瑞安乡鲍方里(即今崇文镇)。其著作《柳毅传》被鲁迅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他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唐崇文塔1556年为华州大地震所毁,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重新修建时,仍以崇文宝塔为名。寺院也沿袭唐“崇文塔寺”原名。

建塔兴文

相传明代以前泾阳文人不多,李尚书迷信风水,曾求教风水师。风水师经过考查研究,认为泾阳西北有一笔架山(嵯峨山、北仲山连绵起伏犹似笔架子),有架无笔,故文不盛,官不兴。应在东南方位巽位立一座文峰塔(象征笔),有架有笔方出人才。李尚书想给家乡人办点实事,就修了此塔。明代以后,泾阳果然人才辈出。与梁启超齐名的科学家王征;清咸丰、同治二帝的老师泾阳县城东关人张芾;清道光皇帝倿相穆彰阿左臂右膀的泾阳县西关人聂沄;中国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著名教育家杨凤轩、国学大师吴宓、左联发起人冯润障、谗家何惠玄、新文化开拓者张伯修、以及现代文学家白描(白志刚)、雷抒雁、当代作家李若冰等,均出自泾阳。

乡情拳拳

据说明朝第十二代皇帝万历的宠妃倩倩死了,皇帝听说她的精灵飘到了蓬莱岛,于是传见工部李尚书,让他在离京二十里处,修座高三十丈的“望仙塔”。 这李尚书,原籍泾阳县。居官二十多年也未还家,时常思念家乡。今听要离京(泾)二十里建塔,自然有说不出的高兴。忙带夫人、女儿星夜赶路。回乡后,尚书将建塔之事晓喻州、县筹集银两,就立即着手选址,清基。附近百姓听说李尚书为泾阳造塔,人人欢喜,争着募捐,在泾阳县南数十村庄,建起砖窑(这一带后称窑坊),又有村子专门为建塔磨米面(后称该村为磨子村),数日之间,能工巧匠纷纷而来。 正当运石开基之时,尚书被宣进京,以误领旨意,改“京”为“泾”引起万历震怒,遂被问斩。

消息传到家乡,泾阳人没有一个不为尚书掉泪。这时匠工中有人说:“如今尚书被害,砖石堆了一河滩,不如干脆为尚书建座纪念塔。”大伙集于尚书村,你一言,我一语,要夫人拿主意。尚书有一女儿,叫翠云。翠云小姐正在痛不欲生,听到乡亲们的议论,她的心被掀动了。她想,父亲已是不能复生,不如趁着乡亲的心意来完成父亲的愿望,给家乡建一座塔。她拜别母亲,换上男装,自称为尚书公子,大方、洒脱的风度几乎让人辨认不出。她暗暗对天发誓,塔不建成,不着女装。就这样,泾河滩上,又热闹了,运料的、挖基的,人山人海。翠云好不忙碌,她不时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这一天开基地方出现难关,只见塔基已挖下三丈多深,下面全是流沙、淤泥,这样的地质怎能撑起二三十丈的高塔?翠云不禁犯愁起来。翠云扮男装建塔的精神感动了九天玄女,她给翠云托了一个梦说:“你建这塔,高出世间,泾河滩地恐托不起,特为你召金家八弟兄,他们每人一方,作为基石,这下可万元一失。”翠云起身一看,坑内果然金光耀眼,忙令众人下坑清除淤泥、流沙,下边便见一块八边青石,周方五六丈,上有八尊铜样的、尺来高的人,石盘中央,刻有四句诗,是:“天心民心,建塔泾滨,孝女感天,名塔崇文”。大伙一看,老天相助,一个个格外卖力。日月迅速,不觉已是七年,塔建了七层,离原计划还差四层,原来的银两已经将要用完了。翠云变卖家中房产,乡人也纷纷捐银,还是入不敷出。翠云小姐一急之下,自己改换道姑行装,走遍关中募捐银两。后不到六年就建成了十三层,比原定还多了两层。接着又在崇文寺塔下的翠云庵正殿内塑了尚书泥像,还特地为九天玄女在塔顶建立金身。 崇文塔建成庆贺之日,泾阳东面,崇文塔周围,简直是人山人海,大伙欢歌起舞快乐无比。后来,便把塔北一村起名永乐(现为永乐镇)。那个万历帝,当日为与爱妃魂灵相见,却振起子关中民心,修成这拔地三十丈的奇塔,为陕西一大奇观,塔名崇文塔。每年塔会,游人不绝,人们凭高望远,长安、咸阳、华清、温泉、太白、骊山、昭陵、乾陵全然可见,景象实为壮观。[1]

金佛神迹

位于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的崇文镇每逢阴历正月15都会开塔会,届时人山人海,表演杂技、马戏、卖小吃的什么都有异常热闹。 2002年,正逢塔会,有个8岁多小女孩从崇文塔12层的防护栏钻出,不小心从塔上跌落。当时下边有超过1000人在下边。就在小孩跌落的同时,崇文塔第二层西南方向的一个佛像伸手接住了小女孩。当时下面的人都吓坏了,只看见小孩一个劲的在这个佛像怀里哭闹。家里人把小孩接下来后却发现小孩安然无恙,连一点皮肤都没碰破。当时下边最少有100人说看见佛像伸手接住了孩子。但佛像是石头做的,当时大家都很纳闷,此后许多老人还给那尊佛烧香。以后每逢塔会孩子全家都带着小女孩给佛像烧香披红(披红即给佛像身上批上红绸布,表达对佛像恭敬感恩)。

文塔钟声

“文塔钟声”乃泾阳八景之一,塔上曾置一巨钟,每当黑夜逝去,晨曦初露,“铛铛”之钟鸣声声入耳。邑人刘三才有《登文塔》一诗:

飘渺烽烟万离开,招提乘兴漫登台。

终南紫气来三辅,极此浮云净九垓。

雁外晴丝非浩荡,尊前塔影落马嵬。

瀛洲遗址仍相望,其看文芒射九台。

文物保护

崇文塔保持原状,宏伟,挺秀,堪称一方胜景。

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以前,崇文塔由县文教局负责管理。

1985年12月,设立崇文塔文管所,隶属泾阳县文化局。

1997年,县文物旅游局成立,崇文塔文管所为专职文物保护机构,隶属县文物旅游局,属事业单位。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游览信息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河大道崇文塔景区内

开放时间:全年9:00~17:30

门票:登塔35元/人

交通:

自驾路线:从西安北站出发向北,经正阳大道行驶13.2公里,之后转入泾河大道行驶740米即到。

乘车路线1:后卫寨乘坐880路公交,可直达崇文塔景区。

乘车线路2:城北客运站乘坐881路公交,可直达崇文塔景区。

崇文塔景区:

崇文塔景区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由泾河城服运营。景区占地面积300余亩,以高87.218米中国第一高砖塔—崇文塔为核心,包含陕商文化博览馆、国艺秦腔馆、崇文国学馆、三秦非遗博览馆四馆及文化教育雕塑群,并设有2.4万㎡综合商业区、3000㎡运动健身区,是集文物保护、旅游教育、运动健身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景区。

景区于2017年获得由陕西省教育厅、文化厅颁发“陕西省中小学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陕西省文物局颁发的“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教育部命名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