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区邮编:130031代码:220105
区号:0431拼音:èrdàoQū英译:ErdaoDistrict
简介
二道区位于长春市区东部,为城郊区。东与永吉县万昌镇相连,南与净月旅游开发区接壤,西靠伊通河,北与宽城区、九台市东湖镇衔接。总面积965平方千米(原有面积465.11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6年)。
区政府驻东盛街道自由大路5379号。全辖7个街道、6个镇、1个乡:东盛街道、吉林街道、荣光街道、东站街道、远达街道、八里堡街道、东方广场街道、英俊镇、劝农山镇、泉眼镇、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四家乡。内容转自张家界第一旅游网。其中:东方广场街道委托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由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面积442.37平方千米)代管。
地势略显东高西低,微呈倾斜。其中,四家乡、劝农山镇、泉眼镇的东部属于山岭重丘区,泉眼镇西部、英俊镇属于平原微丘区。水资源主要有雾开河、双阳河、饮马河以及石头口门水库。有金、铁、煤、稀土、石材、矿泉水等资源,有耕地面积14375公顷、山林面积9360公顷,2万公顷荒山和100公顷淡水养殖面积。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650毫米,无霜期约为150天左右。哈大高速、102国道、长吉南线、长吉北线、长营、长哈、双九等公路过境。有明清时代的玉皇阁、玻璃山、城子街和金代完颜娄室墓等古迹遗址。
附二道区政府网站资料:地理座标为东经125°21′24″-125°27′12″,北纬43°50′06″-43°57′36″之间。
2018年,二道区现辖7个街道、1个镇共有42个社区、8个行政村,面积91.5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2368人,其中非农人口为322643人。区内交通便利,哈大高速、102国道、长吉南线、长吉北线、长营、长哈、长沈、双九等公路,长-双-烟铁路均经过二道区,是长春市向北延伸和向省内周边城市地区辐射的出入口。全省唯一的内陆港座落区内,有48条铁路专用线和数十座仓储库。
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设长春厅(治所在今新立城)。厅下置四个乡,其中抚安乡(治所在现德惠县万金乡),位于伊通河以东,雾开河以西,今二道河子区隶属其头甲和二甲。
宣统二年(1910年),抚安乡的头甲和二甲分别改为安定、安仁两乡,(治所分别在新立城和稗子沟),本区分属此二乡。
宣统三年(1911年),安定、安道、安怀三乡合并为永清镇(治所在今长春东站),本区分属永清镇和安仁乡管辖。
1913年,永清镇、德安镇、安仁乡合并为乡一区(治所在今九台卡伦镇),本区属此区。
1929年,乡一区划分为第一区(治所仍设在今卡伦)和第二区(治所在今稗子沟),本区基本归属第二区,只有少部分村落在第一区。
1937年,日伪将双阳县,长春县部分区域划归"新京特别市",全市划为12个区和6个郊区,本区有和顺区、东荣区以及北河东区和南河东区的部分辖地。
1940年,撤销北河东区和南河东区,扩大和顺区和东荣区,本区在此二区之内。
1942年,又恢复北河东区和南河东区,本区部分范围在其管辖之下。至此和顺区面积10.32平方公里,东荣区面积8.52平方公里。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建立市民主政府,本区在和顺、东荣两个民主政府的管辖之下。
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军队再度占领长春,本区分属和顺、东荣、北河东、南河东四区管辖,直至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
区人民政府驻自由大路5379号。全辖7个街道、6个镇、1个乡:东盛街道、吉林街道、荣光街道、东站街道、远达街道、八里堡街道、东方广场街道、英俊镇、劝农山镇、泉眼镇、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四家乡。其中:东方广场街道委托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由九台市代管。
二道区地图二道区位于长春市区东部。东与永吉县万昌镇相连,南与净月旅游开发区接壤,西靠伊通河,北与宽城区、九台市东湖镇衔接。总面积965平方千米(原有面积465.11平方千米)。[3]
建成区呈不规则的多边形状,地势略显东高西低,微呈倾斜。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1′24″~125°27′12″,北纬43°50′06″~43°57′36″之间。东四乡(镇)处于长白山脉西部余脉地区,东高西低,其中,四家乡、劝农山镇、泉眼镇的东部属于山岭重丘区,泉眼镇西部、英俊镇属于平原微丘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雾开河、双阳河、饮马河以及石头口门水库。
整个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干多风,夏季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降雨期主要集中在6月-9月,全年平均气温4-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650毫米,无霜期约为150天左右。
二道区主要有雾开河、双阳河、饮马河以及石头口门水库。[3
总人口38万,其中汉族人口数36.3万余人,占总人口数95.4%,少数民族人口1.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6%,有回、满、朝鲜、蒙古、壮、锡伯、高山等10余个少数民族。该区现有3个民族村。
四家乡新光村是唯一朝鲜族村,户籍人口206人,45户,拥有耕地45垧,现有两户经营承包地,其余全部转包,读书务工人数160人,不具备打工能力45人。均收入4万元,外出务工收总收入均150万元,加上土地收入,全村全年总收177万元。
泉眼镇岗子满族村土地100公顷,16个自然社,人口3400人,满族人口近2100人,近3年来,人均收入平均在3000元左右,主要从种植玉米,养殖黄牛,种植蔬菜大棚为主,劳务输出年均800人左右,90%都在长春市内务工。
泉眼镇赵家满族村耕地面积421公顷,全村共有农户421户,人口1260人,其中1176人为满族,群众的人均收入2500元,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外出务工人员280人左右,多属季节性打工人员。
2006年,二道区总人口38万,其中汉族人口数36.3万余人,占总人口数95.4%,少数民族人口1.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6%。全区有回、满、朝鲜、蒙古、壮、锡伯、高山等10余个少数民族。
2018年,二道区现辖7个街道、1个镇共有42个社区、8个行政村,面积91.5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32368人,其中非农人口为322643人。
2020年,全区户籍人口为329952人,其中男性161168人,占总人口的48.9%;女性168784人,占总人口的51.2%。城镇人口为320253人,占总人口的97.1%,全区出生人口2437人,死亡人口3118人。[7]
2020年,二道区实现生产总值213.3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达到0.1亿元,同比下降30.3%;第二产业达到48.2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达到165亿元,同比下降0.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1:22.5:77.4。 [7]
2020年,二道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94万元,年末耕地面积1495公顷,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1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4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8.9%。粮食总产量3501吨,其中玉米总产量349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9.7%。 [7]
2020年,二道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1.8%。本年全区规上营业务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
2020年,二道区129户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06.3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30.2个百分点。从行业结构看:建筑工程产值为79.5亿元,同比增长3.7%;安装工程产值为20.5亿元,同比下降24.4%;其他建筑业产值为6.3亿元,同比增长38.3%。 [7]
服务业
截止到2020年底,二道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为49户,
2020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6.7个百分点。其中,纳入GDP核算的重点服务业企业为16户,1-11月累计完成营业收入6.1亿元,同比下降9.1%(GDP核算采用错月数据),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其中,50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35%,同比下降8%;500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开工项目12个,累计完成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2.2%,同比增长126.5%。
2020年,房地产投资开工项目2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62.8%,同比增长116%。
贸易业
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8亿元,同比下降7.9%,全年限上社消零完成56.2亿元,同比下降32.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02.4亿元,同比增长0.2%;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0.6亿元,同比下降25.1%;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5亿元,同比下降28.4%;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0.25亿元,下降67.9%。
财政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6亿元,全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7]
2017年,区内交通便利,哈大高速、102国道、长吉南线、长吉北线、长营、长哈、长沈、双九等公路,长-双-烟铁路均经过二道区,是长春市向北延伸和向省内周边城市地区辐射的出入口。全省唯一的内陆港座落区内,有48条铁路专用线和数十座仓储库。
2020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2所,在校学生14614人。普通小学15所,在校学生2882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6人。[7]
完成棚户区拆迁面积76万平方米,改造开发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7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房53.5万平方米,年末可安置回迁居民6800户,实现100%当期回迁。完成了长吉北线出城口、远达大街北段及78条段巷道和城中村道路的改造建设,实施了公平路供热明管高架线落地工程。新建、改造绿地34块,新增绿化面积97.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4%,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绿化任务。启动了吉林大路标准化街路建设,对临街18栋老楼进行了粉刷、装饰。加强环卫保洁队伍建设,实施了大小保合并,实现了主要街路机械化清扫和除尘。新设便民环保公厕25座。开展了市容市貌、五小行业和废品收购站的专项集中清理整顿。
2009年,二道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示范区”。形成社区、街道、区三级城乡一体化慈善救助体系。全区完善了区、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完成了四项扶持企业申报科技项目。
2009年,二道区推荐创业成功项目105个,创业培训390人,发放小额贷款391万元。新创办民营企业155家,个体工商户1081户,带动就业1575人。开设“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新开发就业岗位6510个,城镇新增就业5642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二道区交通便利,京哈、长吉、长营等高速公路在本区均有出入口,区内有48条铁路专用线,全省唯一的内陆港-长春东站货运口岸坐落区内。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本去。同时随着长春龙家堡国际机场的开通,吉林大路必将成为长春市的迎宾路。改造后的长吉南线道路宽阔,已成为连接二道区城乡的生命线。
二道区(4) 二道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以突出冰雪健身游、休闲度假游、农业观光游三大特色为主打,积极发展全区旅游业。随着长吉南线的开通,东部旅游线路逐步形成,使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目前,长春市最大的滑雪场--莲花山滑雪场于去年12月份正式对外营业。龙湾山庄、莲花山度假村、世界风景园为AA级景区。全区三星级以上的宾馆有龙达宾馆、大华饭店。随着全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仅2004年各景区共接待游人20余万人次,旅游业的收入突破1100万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