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导演

中文名 第五代导演
特点 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
代表人物 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
目录导航

名称由来

“第五代导演”狭义上是指1978年入学,1982年以后陆续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学生(后来扩展到摄影系、美术系)。他们在电影创作上表现出文化观念、审美旨趣、创作风格上的某种共性,在20世纪80年代集体崛起,创造中国电影神话,被约定俗成地视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群落”。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吴子牛、孙周、夏钢、张军钊、张建亚、黄建新等。

陈凯歌陈凯歌张军钊1983年执导的《一个和八个》揭开了第五代导演的序幕,而后陈凯歌拍出《黄土地》、田壮壮拍出《猎场札撒》,第五代导演经历了第一个重要时期。1988年张艺谋处女作《红高粱》问世,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第一部获得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华语电影,标志着第五代导演正式进入创作的巅峰时期,之后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两度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五代导演包揽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完成了华语影坛一大壮举。此外,田壮壮也凭借《蓝风筝》获得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第五代导演”——经历10年浩劫的磨难,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中。他们的思想敏锐,接触到人民大众,聆听最低层人民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影片有生命、有张力,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镜头语言、画面处理等方面,他们既遵从传统,又有所创新。“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

成长历程

第五代导演书籍第五代导演书籍“第五代”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在动乱底层顽强搏击,重返校园后系统学习电影专业知识,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这些反规范的精神品格,与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他们的影片才如寒冬后嫩草,新鲜独特。正如陈凯歌所说:“所有的一切,都与创作者的经历与感受分不开的。十年忧愤,四载攻读,而后一泻而出,能不令‘六宫粉黛无颜色’?”“感于先而后工于形,今古佳作无别”(陈凯歌《秦国人》《当代电影》1985年第4期)

与大陆第五代一样,香港新浪潮没有宣言和纲领,也没有共同组织,正如许鞍华所说,新浪潮导演并没有一致的意识形态。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影片中找出一种把现代香港的浮华表面撕去,将真相赤裸裸呈现出来的视界。这种现实视界在以往是找不到的。这批战后出生的影视人面对都市文化的勃兴,勇于表达着本土传统与外来冲击下的诸般感受。

分类

电影导演

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孙周、夏钢、霍建起、冯小宁、陈国星、塞夫、麦丽斯、陈家林、彭小莲

电视剧导演

李少红、周晓文、张绍林、潘霞、宋昭、杨阳、金炎、高占全

纪录片导演

萧同庆、严冬、陈晓卿、吴文光、洪宇、魏斌、童宁、徐小惠

[参考资料]:[4][5][6][7]

附录

第一代导演

田壮壮田壮壮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第二代导演

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以陈怀皑、桑弧、崔嵬为代表。

第三代导演

谢晋、谢铁骊,他们的电影片段被一幕一幕地重现在大屏幕上,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看得热泪盈眶。

第四代导演

黄蜀芹、谢飞、滕文骥

第六代导演

王小帅、娄烨、管虎、贾樟柯、何建军、王全安

主要作品

巩俐—第五代电影的缪斯女神巩俐—第五代电影的缪斯女神“第五代”影片也以强烈的探求渴望和主体意识去观照且独特表现纷繁复杂的历史和现实,以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敏锐的哲理思辨角度来揭示社会变化的历史渊源,剖析陈腐的传统理念,展现民族的生动气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情感。正如陈凯歌所言: “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言语一丝一缕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我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使这种信念和情感得以抒发”(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电影艺术参考资料〉

代表作:《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盗马贼》、《孩子王》、《晚钟》、《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蓝风筝》、《活着》、《红粉》、《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那山那人那狗》等等

主要人物

张艺谋

张艺谋(1951-)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师,其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中的摄影以追求画面造型的力度和象征性而广受赞誉。1986年因出演吴天明导演的《老井》,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中国第一位A级国际电影节影帝。1987年独立执导《红高粱》,之后连续导演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等作品,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了国际重要电影节,获得2次金狮奖、1次金熊奖,曾3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张艺谋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同时也饱含对女性反抗精神的讴歌和赞颂,他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构图背后严格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和叙事的抒情。张艺谋在电影风格和语言上不断探索、创新,代表了新的电影潮流的崛起。

电影作品年表
年份 电影 演员
1987 《红高粱》 巩俐、姜文、滕汝俊
1989 《代号美洲豹》 巩俐、葛优、于荣光
1990 《菊豆》 巩俐、李保田
1991 《大红灯笼高高挂》 巩俐、何赛飞
1992 《秋菊打官司》 巩俐、雷恪生、刘佩倚
1994 《活着》 巩俐、葛优、姜武、郭涛
1995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巩俐、李保田、孙淳、李雪健
1997 《有话好好说》 姜文、李保田、瞿颖
1999 《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张慧科
1999 《我的父亲母亲》 章子怡、孙红雷、郑昊、李滨
2000 《幸福时光》 董洁、赵本山、傅彪
2002 《英雄》 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
2004 《十面埋伏》 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
2005 《千里走单骑》 高仓健、寺岛忍
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 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倪大红
2009 《三枪拍案惊奇》 闫妮、孙红雷、小沈阳、倪大红
2010 《山楂树之恋》 周冬雨、窦骁、奚美娟
2011 《金陵十三钗》 倪妮、克里斯蒂安·贝尔、张歆怡、张逗逗
2014 《归来》 巩俐、陈道明、张慧雯、闫妮、刘佩倚
2016 《长城》 马特·达蒙、威廉·达福、刘德华、景甜

陈凯歌

电影作品年表
年份 电影 演员
1987 《红高粱》 巩俐、姜文、滕汝俊
1989 《代号美洲豹》 巩俐、葛优、于荣光
1990 《菊豆》 巩俐、李保田
1991 《大红灯笼高高挂》 巩俐、何赛飞
1992 《秋菊打官司》 巩俐、雷恪生、刘佩倚
1994 《活着》 巩俐、葛优、姜武、郭涛
1995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巩俐、李保田、孙淳、李雪健
1997 《有话好好说》 姜文、李保田、瞿颖
1999 《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张慧科
1999 《我的父亲母亲》 章子怡、孙红雷、郑昊、李滨
2000 《幸福时光》 董洁、赵本山、傅彪
2002 《英雄》 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
2004 《十面埋伏》 章子怡、刘德华、金城武
2005 《千里走单骑》 高仓健、寺岛忍
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 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倪大红
2009 《三枪拍案惊奇》 闫妮、孙红雷、小沈阳、倪大红
2010 《山楂树之恋》 周冬雨、窦骁、奚美娟
2011 《金陵十三钗》 倪妮、克里斯蒂安·贝尔、张歆怡、张逗逗
2014 《归来》 巩俐、陈道明、张慧雯、闫妮、刘佩倚
2016 《长城》 马特·达蒙、威廉·达福、刘德华、景甜

田壮壮

陈凯歌(1952-)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自1984年起,他导演了《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等作品,大多作品入围重要国际电影节,获得1次金棕榈奖,曾1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陈凯歌的成就,首先在于其高度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他善于解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对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他的影片充满了对更和谐、更明智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向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电影作品年表
年份 电影 演员
1984 《黄土地》 王学圻、薛白
1986 《大阅兵》 王学圻、孙淳
1987 《孩子王》 谢园
1991 《边走边唱》 黄磊、许晴
1993 《霸王别姬》 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葛优、英达
1996 《风月》 巩俐、张国荣、何赛飞
1999 《荆轲刺秦王》 巩俐、张丰毅、李雪健、孙周、王志文
2002 《和你在一起》 刘佩倚、陈红、王志文
2002 《杀死你的温柔》 海瑟·格拉汉姆、约瑟夫·费因斯
2005 《无极》 张东健、真田广之、张柏芝、刘烨、谢霆锋、陈红
2008 《梅兰芳》 章子怡、黎明、王学圻、孙红雷、于少群、陈红
2010 《赵氏孤儿》 葛优、王学圻、黄晓明、范冰冰、海清、赵文浩
2012 《搜索》 高圆圆、姚晨、王学圻、赵又廷、陈红、王珞丹
2014 《道士下山》 王宝强、元华、房祖名、范伟

典型特征

电影作品年表
年份 电影 演员
1984 《黄土地》 王学圻、薛白
1986 《大阅兵》 王学圻、孙淳
1987 《孩子王》 谢园
1991 《边走边唱》 黄磊、许晴
1993 《霸王别姬》 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葛优、英达
1996 《风月》 巩俐、张国荣、何赛飞
1999 《荆轲刺秦王》 巩俐、张丰毅、李雪健、孙周、王志文
2002 《和你在一起》 刘佩倚、陈红、王志文
2002 《杀死你的温柔》 海瑟·格拉汉姆、约瑟夫·费因斯
2005 《无极》 张东健、真田广之、张柏芝、刘烨、谢霆锋、陈红
2008 《梅兰芳》 章子怡、黎明、王学圻、孙红雷、于少群、陈红
2010 《赵氏孤儿》 葛优、王学圻、黄晓明、范冰冰、海清、赵文浩
2012 《搜索》 高圆圆、姚晨、王学圻、赵又廷、陈红、王珞丹
2014 《道士下山》 王宝强、元华、房祖名、范伟

影史成就

田壮壮(1952-)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先后执导影片《九月》、《猎场扎撒》、《盗马贼》,获得1次金麒麟奖,田壮壮创作的突出特点是影片对人的心灵,对大自然的关注;《猎场扎撒》中对朴素淳厚的蒙古族习俗的歌颂,对辽阔壮美的大自然景观的展现,表现了创作者心目中天、地、人之间和谐、平衡的理想境界。《盗马贼》则从人类生存和心理的需要探求了人与宗教、人与自然的关系。田壮壮影片以叙事的模糊、哲理的饱满,情感描写的细腻流畅,形成创作上的别具一格,同时也造成与多数观众的疏离。其后来拍摄的《鼓书艺人》、《摇滚青年》、《大太监李莲英》在影片风格上又有较大改变。

电影作品年表
年份 电影 演员
1984 猎场札撒 巴雅尔香、敖特根巴雅尔
1984 九月 汪韵辉、王明智
1986 盗马贼 旦枝姬、才项仁增
1987 鼓书艺人 李雪健、朱旭
1988 特别手术室 李雪健、谢园、丁嘉丽、史可、徐帆
1988 摇滚青年 陶金、马羚、史可
1991 大太监李莲英 姜文、刘晓庆、朱旭、徐帆
1993 蓝风筝 吕丽萍、濮存昕、李雪健
2002 小城之春 胡靖钒、吴军、辛柏青
2004 德拉姆 /
2006 吴清源 张震、张艾嘉、松板庆子、黄奕、香川照之
2009 狼灾记 小田切让、李美琪、庹宗华

相关点评

电影作品年表
年份 电影 演员
1984 猎场札撒 巴雅尔香、敖特根巴雅尔
1984 九月 汪韵辉、王明智
1986 盗马贼 旦枝姬、才项仁增
1987 鼓书艺人 李雪健、朱旭
1988 特别手术室 李雪健、谢园、丁嘉丽、史可、徐帆
1988 摇滚青年 陶金、马羚、史可
1991 大太监李莲英 姜文、刘晓庆、朱旭、徐帆
1993 蓝风筝 吕丽萍、濮存昕、李雪健
2002 小城之春 胡靖钒、吴军、辛柏青
2004 德拉姆 /
2006 吴清源 张震、张艾嘉、松板庆子、黄奕、香川照之
2009 狼灾记 小田切让、李美琪、庹宗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