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
1948年,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研究微波理论,次年获硕士学位。[1]
1947年-1948年,在交通大学任助教。[3]
1950年-1979年,先后任北方交大、中科院电子所、光机所教授、研究员。
黄宏嘉1979年-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1年,以独创的解析近似法,解决了国际光纤研究主攻方向——单模光纤研究中计算繁复的问题;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现纽约理工学院)出版了他的《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论文选集。
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科学院院士。
1991年,被授予美国欧罗理工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1994年,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1]
2021年9月22日,黄宏嘉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1]
黄宏嘉黄宏嘉长期致力于微波研究,发展了耦合波理论,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的贡献是提出关于模式的若干基本概念和思想,以及处理一些复杂的模式耦合问题的物理数学方法,提出“超模式”的概念。
1960年,发表《缓变系数法》论文,得出超模式与本地模式和理想模式之间的变换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还提出关于非完全正交函数集的剩余耦合的思想,同时引入表面阻抗微扰的概念,用以统一处理远距离非常规波导的传输理论问题。最早把正交函数展开方法推广用于复合封闭区域。[1][5]
他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为中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出版的《微波原理》是中国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被国际学界称作是一本“为中国人争气的书”。[1]
出版时间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
1995年 | 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的微波方法 | --- |
1984年 | 耦合模理论 | 荷兰科学出版社 |
1981年 | 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 | 纽约理工学院(原布鲁克林学院)出版社 |
1965年11月 | 低损耗圆波导(译文集)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4年8月 | 微波原理(卷H) | 科学出版社 |
1963年12月 | 微波原理(卷I) | 科学出版社 |
以上内容来源于:[1][5] |
出版时间 | 著作名称 | 出版社 |
---|---|---|
1995年 | 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的微波方法 | --- |
1984年 | 耦合模理论 | 荷兰科学出版社 |
1981年 | 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 | 纽约理工学院(原布鲁克林学院)出版社 |
1965年11月 | 低损耗圆波导(译文集)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4年8月 | 微波原理(卷H) | 科学出版社 |
1963年12月 | 微波原理(卷I) | 科学出版社 |
以上内容来源于:[1][5] |
时间 | 荣誉名称 | 备注 |
---|---|---|
1998年 |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 |
1988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第一名 |
1988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第一名 |
1987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 |
1986年 | 记大功 | 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 |
1982年 | IEEE MTTS主题论文奖 | --- |
1978年 | 重大贡献奖(个人奖) | 全国科学大会授予 |
以上内容来源于:[1][5][3] |
时间 | 荣誉名称 | 备注 |
---|---|---|
1998年 |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 |
1988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第一名 |
1988年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第一名 |
1987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 |
1986年 | 记大功 | 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 |
1982年 | IEEE MTTS主题论文奖 | --- |
1978年 | 重大贡献奖(个人奖) | 全国科学大会授予 |
以上内容来源于:[1][5][3] |
任期 | 职务名称 |
---|---|
1983年-1985年 | 欧中友协科技委主席 |
--- | 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
--- | 微波专业学会主任委员 |
--- | 国家科委电子科学技术组成员 |
--- | 《应用科学学报》主编 |
--- | 《电子学报》编委 |
--- | 国际刊物《应用科学研究》中国编委 |
--- | 美国《光纤与集成光学》顾问编委 |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编委 |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编委 |
以上内容来源于:[1][5][3][6] |
任期 | 职务名称 |
---|---|
1983年-1985年 | 欧中友协科技委主席 |
--- | 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 |
--- | 微波专业学会主任委员 |
--- | 国家科委电子科学技术组成员 |
--- | 《应用科学学报》主编 |
--- | 《电子学报》编委 |
--- | 国际刊物《应用科学研究》中国编委 |
--- | 美国《光纤与集成光学》顾问编委 |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编委 |
--- | 《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编委 |
以上内容来源于:[1][5][3][6] |
黄宏嘉一生专注科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初心与追求:“努力成为一个实在的、忠实的、老实的,不是虚夸的、虚假的科学工作者,做一个纯粹的真正搞科学的科学工作者。”(光明日报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