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温泉度假村

魏源温泉度假村

目录导航

景点简介

魏源温泉度假村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魏源故居隆回司门前镇月台山上,这里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山翠绿,碧水绕环,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中国“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及曾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魏光焘,早期中共著名活动家彭述之,毛泽东主席书法老师孙良工均诞生于此,其故居尚存如旧,神秘的打鸟坳百鸟朝凤奇观,

魏源温泉发现于明朝中叶,当时有一自然水凼供人们使用。清乾隆年间(公元1794年)魏源诞生,魏源父亲魏邦鲁为感谢上天赐子之恩捐资在月台山上开凿一口长2米,宽1.5米,深1.4米的热井供当地人们洗浴浸谷种之用,魏源温泉因此得名。1972年解放军872物勘队奉命为总后修建疗养院在这里钻井勘探达一年之久,共打井三口,其中F1—1号钻孔162米,测算日产水量1200吨,水温42.5℃,水中含有大量的硒、硫、硅酸盐、锌43种对人体有益矿物微量元素,是罕见的特种医疗温泉,对调节人体机能,治疗心脑血管、风湿等疾病具有独特功效,对各种皮肤病疗效更是神奇无比,被人誉为“天下神泉”。

配套设施

魏源温泉度假村是目前湘中地区最大的集洗浴疗养、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务会议、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胜地。这里交通便利,离县城55公里,潭邵、怀邵高速公路穿县城而过。魏源温泉度假村占地面积178亩,总建筑面积达16600余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各种建筑布局规模合理。度假村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均采用古典园林式建筑风格,集山、水、园、亭、楼、阁为一体。外观古朴典雅,园内鸟语花香。

     洗浴中心:洗浴大厅、贵宾区,干、湿蒸房,桑拿,按摩,一应具有。可满足高、中、低不同层次的需求。宾馆:豪华套间,标准客间,别墅、大小会议厅古朴典雅,令您宾至如归之感。餐饮大楼:大厅、包厢古朴别致,餐饮独特的地方风味与绿色食品,尽显美食文化的精华。

     魏源温泉拥有三星级宾馆,可供120人入住;大会议室可容纳120人;小会议室可容纳60人,附设有卡拉OK厅、自动麻将娱乐室。

     魏源温泉中心设有容纳200人的室内,室外温泉大池各1个;容纳10-20人的小池8个;贵宾休闲房18间;高级总统浴池;美人鱼疗;花瑶药浴;健美泥浴;干湿蒸房;桑拿按摩设施齐全。

     魏源温泉大酒店,一楼大厅可容纳250人就餐;二楼雅座包厢10个;各种配套设施齐全,餐饮以山区地方土特产为主要原料,加工出乡土特色的各种美味佳肴。

魏源温泉休闲农庄占地98亩,设有水上游乐中心、池塘垂钓中心、珍果观光园、禽兽养殖和地方蔬菜种植场。

魏源温泉康复疗养中心为牛皮癣患者提供温泉理疗的各种设备设施,经过温泉水理疗后可解除患者的痛苦,实现无病痛折磨的快乐与幸福。

    

门票信息

1.景区开放时间 10:00—23:00

2.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

3.特殊人群预订标准:

A.免费政策:景区暂无其他免费政策

B.优惠政策:儿童1—1.3米之间购儿童票;1米以下儿童购票15元

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

        邵阳西站有直接去隆回县的班车。

自驾线路

从邵阳上邵怀高速,在周旺铺出口下,再走老320国道一直往西,过隆回县城约3公里,在花门(有道路指示牌)右转往六都寨方向一直往北,花门——荷香桥——六都寨——羊古坳——富石庙,岔路口左拐。富石庙岔路口有魏源温泉的指示牌。

相关景点

花门花门 高田奎峰塔、长铺石笋寨、桃城八景、荷田溶洞、魏源湖、魏源故居、罗洪瀑布、高洲温泉、打鸟坳、宝莲寺、望云寺、岩口九龙洞、魏源渠百里风光带、小沙江瑶山风情、魏源湖、东山禅寺等。

历史人物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光焘 魏光焘

  魏光焘(1837—1916)湖南隆回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

  谭人凤(1860---1920)字石屏,名有时,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汉族,湖南新化县人。清咸丰年农历八月初六(1860年9月20日)生于新化县福田村(今隆回县鸭田镇南湾村)。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孙俍工(1894-1962)原名孙光策,又号孙僚光,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垅村人。是我国现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最初引起重视的短篇小说《海底渴慕者》1923年发表于《小说月报》,写一个青年因家庭、社会、爱情种种束缚和不幸遭遇而悲观激狂,终至跳海自杀。此后续有多种小说、诗、戏剧作品出版,常接触社会的不平。文字优美生动。“五四”以后,提倡平民教育,桃李遍及天下。他毕生从事著述,且擅长书法。纵观他的著作,内容广泛,包括有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艺理论及文艺史、国文教科书和文学翻译等几大方面。据统计,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出版的主要著作,已达五百多万字,算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著作丰盈的学者了。

彭述之彭述之

  彭述之(1895—1983)湖南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转角丘村人,化名张次南、陶伯。1912年起在长沙、邵阳等地上中学。1917年在邵阳当小学教师。1919年入北京大学学习,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在上海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同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莫斯科支部负责人之一。留苏期间,彭述之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

  袁吉六(1868—1932)字仕策,榜名仲谦,清同治七年农在历闰四月初十(1868年5月31日)出生于保靖县葫芦寨(其六世祖袁文宗于清初带全家迁此定居)。民国元年(1912),携家眷回归祖籍新化县永固团巴油袁家凼(今隆回县孟公乡白莲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