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

张文

中文名 张文
性别
出生日期 1919年7月
配偶 洪学智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人物经历

张文张文1919年7月24日,张文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张熙泽(抗战时期改名为张文)。家里有兄妹五人,上面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她在家中最小。家里只有四间祖上留下来勉强遮风挡雨的旧房,却没有一垄自己的土地,靠租种地主土地过活。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来到了张文的家乡洪口镇。此后洪口镇就真的“变了天”,农民分了地主财产、土地,翻身做了主人。张文再也不用去给地主家当小佣人了。

1933年2月,参加红军。

1935年5月,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随抗大华中大队转移至苏北盐城抗大五分校,后在新四军三师参加抗日游击战争。

红军时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延安妇女学校任学员、班长、党支部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后勤部政治指导员、家属学校副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子弟学校附属幼儿园主任、志愿军后方留守处幼儿园主任和总后勤部机关家属委员会主任、总支书记。

1958年,任中央广播事业局机要秘书。

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随洪学智离开北京。之后先后任长春市橡胶八厂副厂长、长春轻工业专科学校副校长、吉林工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及办公室主任。

1979年后,任解放军三〇四医院顾问、总后管理局顾问(副军职)。

1981年,张文被聘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理事。

1983年,张文离休以后,发起组织了总后勤部第一支老战士歌咏队,并担任顾问。

1984年,该歌咏队改名为总后老战士合唱团,后又改名为总后业余艺术团。张文在这个艺术团里,首先是充当“后勤部长”和“管理科长”,其次是充当核心队员,经常在大合唱中担任领唱,一直到80岁还登台演出。

1995年,在张文的提议下,他们全家人在北京大学选定了来自湖北、四川、山东等革命老区的8位特困生,每月向每人资助人民币100元,一直供到他们大学毕业。

人物逝世

2022年3月27日,张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2][1]

著作作品

时间 著作 出版社
2005年 《我的红军之路》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荣誉记录

时间 著作 出版社
2005年 《我的红军之路》 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人物关系

1957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轶事典故

张文洪学智夫妻张文洪学智夫妻配偶:洪学智(1936年6月1日在长征途中与张文结为夫妇,2006年逝世)

大儿子:洪虎

二哥:张熙汉

热心资助

慷慨捐献

张文(左)与洪学智的合影张文(左)与洪学智的合影从参加红军起,张文就酷爱唱歌。早前,儿女们准备为她花钱到录音棚制作一盘DVD。张文觉得花钱太多了,没有答应。然而,她却用省吃俭用积攒的工资,慷慨资助一所小学12万元。

离休后,一直特别关注老区建设的张文,将视线投向贫困学子。1995年1月,她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文中提到一位来自革命老区的北京大学学生品学兼优,但生活特别困难。当时,张文心里很难过,继而萌发了资助特困大学生的想法。在一次全家聚会上,张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张文知道,孩子们分别在军队、国家机关和学校工作,经济上并不宽裕。但大家仍当场分工,决定由在京的6个子女一人负责一个。很快,北大给张文送来了来自湖北、四川、山东等革命老区的8名特困生的资料,供她挑选。洪学智看了这8名特困生的情况介绍后说:我看这8名同学都应该资助。于是,张文和老伴资助了2名,孩子们资助6名,并商定每人每月资助100元,一直供到他们大学毕业。1997年春节,张文和老伴还把这8名特困生请到家里吃饭,鼓励他们继承传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词条图册

2006年洪学智将军逝世,留下644件遗物,其中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有31件。张文把这些“无价之宝”,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安徽金寨革命博物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