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2月7日,全国铁路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决定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孙云鹏任委员长。通过《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宣言》,宗旨是改良生活,增高地位,谋全体铁路工人之福利;联络感情,实行互助,化除地域界限,排除工人相互争端;增高知识,促进工人阶级的自觉;帮助各路工人组织各路总工会,并与全国各业工人和全世界工人建立密切联系。委员长张之鹏,总干事兼党团书记张国焘。 成立不久,北京秘密会所被查封,总部被迫迁至天津。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铁总恢复正常活动。 1925年2月,在郑州召开全国铁路工人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王荷波为委员长,张昆弟为总干事。 1927年2月,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决议全国铁路工人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铁总及其所属各路工会均遭查封,铁总迁往天津。10月,委员长王荷波等18人被奉系军阀抓捕,铁总被迫停止公开活动。 1928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决定铁总仍用原名,待各大铁路总工会成立后,再开会正式成立铁总。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49年6月作岀《关于筹备恢复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决定》。同年7月1日至9日,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铁路职工临时代表会议,选出滕代远、吕正操、王鹤峰、李颉伯、陆平等53人组成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李颉伯、陆平任正、副主任。这次代表会议,实际上成了铁总重建大会。 1950年2月,全国铁路工会正式恢复,定名为中国铁路工会全国委员会。1978年恢复使用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名称。
(本目录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主席:王秋荣[1]
副主席:韩树荣、王奭、刘钰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