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第八中学

邹城市第八中学

所属地区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主要奖项 邹城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主要院系 学生会、团委、教务处、政教处
简称 邹城八中
目录导航

办学条件

邹城市第八中学邹城市第八中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04人,其中全国优质课执教者5人,省优质课执教者35人,济宁市教学能手、优质课、基本功比赛获奖教师100余人次,济宁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19人。

学校基础设施先进。建有高标准体育馆、塑胶操场、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学评估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微格教室、绿色班班通,所有教室多媒体化,无线和有线网络同时覆盖校园,任课教师均配备笔记本电脑,实现了教育教学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提出了建设“严明和谐、优质秀美”一流学校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抓过程细节、求落实实效”的工作思路,和“严、高、细、实、恒”的工作标准,形成了“厚德、博学、健体、尚美”的优良学风。认真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建立健全了各项激励评价机制,扎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走在全市初中学校前列,连年被评为全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3]

1986年,经邹县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了学校的前身---邹县第二十二中学。1992年,邹县撤县改市,邹县第二十二中学更名为邹城市城关中学。1994年10月,原邹城市城关镇更名为邹城市邹城镇,邹城市城关中学更名为邹城市邹城中学。2000年12月,邹城市乡镇规模调整,撤消邹城镇,改设三个街道办事处,同时学校由乡镇中学上划为市直初中,邹城中学更名为邹城市第八中学,沿用至今。邹城八中位于邹城市宏达路266号,占地25461平方米,是孟子故里一所享有较高声誉的市属初级中学。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八中是邹城市初中学校第一个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第一个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第一个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和第一个山东省“卫生生产先进单位”;八中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办学,与美国康州威灵顿霍尔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发展变化

邹城市第八中学邹城市第八中学

2008年,根据邹城市政府决定,兖矿第一中学初中部教师和兖矿第二中学初中部并入邹城市第八中学,原市第八中学为邹城市第八中学南校区,原兖矿第二中学为市第八中学北校区。

学校荣誉

邹城市第八中学邹城市第八中学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八中是邹城市初中学校第一个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第一个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第一个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第一个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和第一个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

学校领导

领导分工:刘海军(校长、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重点抓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建设、财务工作。

杨会元(副校长分管全校教学工作和全校教学管理工作;分管教导处工作;协助主要负责同志抓好全面工作。孔祥瑞(副校长:分管行政管理和学校日常工作;分管办公室和年级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后勤和总务处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刘建(副校长:分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年级工作和学生实践活动;分管电化教学、实验教学工作;分管图书室、阅览室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苏凡彪(副校长:分工党务和群团工作;分管艺体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王秀强(工会主席)分管管教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分管政教处和计划生育工作;分管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工作;主持工会工作;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辉煌历史

发展变化

建校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八中人始终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经过历届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是学校从建校初的42名教职工,12个班的办学规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175名教职工(在岗141人),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名,在省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二是从建校初的没有操场到兴建起了济宁市第一块塑胶操场;

三是由建校初仅有一栋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教学楼、校舍简陋的普通中学,发展到校园布局合理,拥有11000多平方米校舍,各功能教室齐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草如茵的花园式学校;

四是由初建时期办学设施相对落后,发展成为教学手段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化学校;

五是从建校初期教师住房无着落,教师到处赁房,发展到拥有60多平方米家属区,水电暖设施齐全,大部分教职工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教师队伍建

邹城市第八中学邹城市第八中学我校始终坚持“名师兴校”的战略思想,建立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搭建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通过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带动战略”,全面深层次地提升了教师素质,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涌现一大批业务精湛、成绩卓越的优秀教师。学校100余名专任教师先后有90多人在市县级教学比赛中获奖,8人被评为济宁市骨干教师,11人被评为邹城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截至2013年以来,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15位教师执教了省级优质课,18人被评为济宁市教学能手。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主要荣誉

邹城市第八中学邹城市第八中学校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坚持“科研兴校,全面育人”,实现了学校超常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办学内涵进一步丰富。我校是我市初中学校第一个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第一个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第一个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和第一个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济宁市“文明单位”、济宁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先后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现场会和济宁市初中教学工作现场会提供了现场。学校还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办学,与美国康州威灵顿霍尔学校结缔为姊妹学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教育教学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注意从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两方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蓄势。在学校,学生受到全面的关怀,得到自由发展、自主成材的条件和机会。一届届学生同心同德,秉承创业与创新精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截至2013年近10年来,我校“育才贡献奖”、“优秀学科奖”的获奖名次一直稳定在全市前列,从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在邹城市连续11年的“育才贡献奖”评比中,我校9次获得第一名。中考我校升学成绩又攀新高,628人参加中考,一榜录取516人,录取率为82%,前300名有我校54人,取得了升学率、学科成绩及音体美升学成绩三项第一名,并以总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中考音体美特殊贡献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