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岭镇

杨岭镇

人口 37,655(2004年)
下辖地区 1街道居委会、28村委会
方言 江淮官话-黄孝片
著名人物 杨业功
中文名称 杨岭镇
邮政区码 432400
电话区号 (+86)0712
面积 124.1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应城市辖镇。1949年设杨岭区,1958年改八一公社,1969年设杨岭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23公里。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4万。应(城)杨(岭)公路过境。辖棉田、翟河、龙集、赵畈、孙岭、蔡杨、联丰、连水、团山、联建、伍份、高何、均谷、新四、祝墩、齐王、袁何、谷郑、余郑、吴集、董井、彭集、王场、李河、柏树、耀兴、卡房、明光28个村委会和杨岭街道居委会。乡镇企业以石膏开采和膏粉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子、葡萄。

政治·行政

杨岭镇下辖棉田、翟河、龙集、赵畈、孙岭、蔡杨、联丰、连水、团山、联建、伍份、高何、均谷、新四、祝墩、齐王、袁何、谷郑、余郑、吴集、董井、彭集、王场、李河、柏树、耀兴、卡房、明光28个村委会和杨岭街道居委会。

地理·地域

杨岭镇位于应城的西部,距中心城区23公里,东临城北,南靠陈河,西连汤池,北接田店,全镇国土面积124.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595亩。这里盛产宫廷贡米“龙王米”、 “果中骄子”明光葡萄、锣鼓台原始部落遗址、新四南北朝古墓群、东路花鼓戏在此安家落户。

经济·产业

杨岭镇是湖北省新农村试点示范乡镇、百家产粮大镇。境内纤维石膏品味和储量均居亚洲之冠,素有“鱼米之乡”和“膏都明珠”的美誉。

应城市杨岭镇石膏矿藏丰富,团山石膏矿、齐王矿、龙集矿、玉龙等企业聚集在此,市场份额占到全国的32%左右。

杨岭镇水源充足,山场多,适宜立体种养殖面积大。松林岗金水梨、祝墩香椿、潘集紫甘薯、伍份水蛭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全省、走向全国,有的远销海外。需求旺了,流通活了,订单多了,品牌响了,杨岭“土气”农业变“洋气”。

“洋气”的支撑,得益于杨岭主推糯稻产业化、主抓土特产种植和养殖、带动应城西部旅游繁荣的农业“二主带一旅”战略,在此背景下,该镇的各个农业元素不断组合、发力。2011年,该镇农业总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738元,比上年增加848元。

近年来,杨岭镇把发展优质土特农产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农民进入致富的快车道。该镇积极引导种养殖大户向立体产业转移,并聘请养殖专家,并结合该镇实际情况,对猪、鸡、泥鳅、黄鳝、甲鱼、龙虾寄养技术,从苗种选育、养殖条件、管理过程方面技术进行专业培训。截至目前,该镇聘请种养殖专家12名,技术人员30名,免费培训种养殖大户526名,如今,鱼鸭鹅、鱼猪羊、果兔鸡、稻虾螺、藕鳅鳝等生态立体养殖象雨后春笋般地在该镇日益壮大起来,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插上腾飞翅膀。

为把土特产业做大做强,该镇成立了紫甘薯、小龙虾、水蛭、GPA药材、金水梨、香椿种植合作社,向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销售途径等“一条龙服务”。目前,全镇共建成各类农业合作社29家。

在杨岭,尝到了“抱团”闯市场的农民搞特色种植的劲头特别大。目前,全镇发展金水梨、葡萄、香椿、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面积共计1.3万亩,建成了“150”模式生猪产业7家;以联丰、棉田等村蛋鸡养殖业为主发展养鸡产业万只鸡场25个,十万只以上鸡场7个,百万只以上鸡场1个。

教育·历史

杨岭镇现有中学一所,即应城市杨岭镇初级中学。小学6所,分别是应城市杨岭镇伍份中心小学、应城市杨岭镇双联小学、应城市杨岭镇吴集小学、应城市杨岭镇明光小学、应城市杨岭镇祝墩小学、应城市杨岭镇谷郑小学

杨岭镇是导弹司令杨业功将军,现任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的家乡。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