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湖

潘湖

地理位置 泉州市城南十里许潘湖
景点级别 省级
中文名称 泉州市涉台生态文化度假村
著名景点 欧阳詹故居儒士尚德宅状元衙黄相府尚书府
占地面积 3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地理位置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潘湖村委会位于池店镇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西南与青阳镇霞浯村(今属西园街道办)交界。潘湖村委会设于金湖学校东侧。

历史沿革

宋、元属登瀛里,明、清属三十五都,民国33年(1944年)属梅溪乡春湖保,建国后,1956年属池店区紫湖乡;1959年属苏厝公社;1961年改属池店公社潘湖大队;1984年属池店乡改为潘湖村委会。

村风村貌

福建省历史文化古村,唐代开闽甲第(榜眼)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诞生于此村,《闽书》载:“潘湖环湖百余里,沿湖而居,唐宋(至明清)时,弦诵相闻,科第不乏,擢第者几三十”。五代福建黄姓第一状元、后唐端明殿掌院学士黄仁颖也诞生于此村子泉郡乡贡进士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次子黄伛徙居莆阳之太湖,季子黄佢析居泉郡之龟山;俱泉州乡贡进士;外孙三观旦晔、外嗣曾孙修 。

村落与居民

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827亩,800户,4000多人。辖祠堂边、湖口、田洋、东库、桥头、典当、临漳等7个自然村(角落)24个村民小组。

社会文化

潘湖系属唐朝开闽甲第进士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故里[1],宋末元初,元兵屠城初祖黄权少名亨字本经号天麟元处士赠徵仕郎,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偕子黄凤少名洲字仕凤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官至泉郡蒙古学教授,墓在晋邑廿四都布金院后教授山)由莆阳黄石金墩徙居泉郡城南潘湖配洪氏欧阳氏子三凤公仕龙仕虎。后孙曾雀起明刑部尚书葵峰黄光升,榜眼南京礼部尚书仪庭黄凤翔,清东阁大学士潘湖叟黄锡衮。其迁台显者为清代雍正初恩贡生台湾知府黄立本(晋江潘湖湖口长房黄志夏子)墓在台湾淡水艋岬忠山金墩岭。远渡印尼有黄集仁字进铎兄黄集仪字进鼙居梭罗独奏孙国协会主席黄自达及针记黄渭源从子黄朝买居古突士堂侄黄廷周居万隆堂兄黄水杯居拉森堂弟黄金杯居南旺。

建筑景观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潘湖村[1]南加沙“吟啸桥”(古称歌啸桥)始为唐日辉禅师所建(欧阳詹少年读书处)、村潘湖宗祠(后殿为欧阳詹故宅即四门府第)规模宏大、蔚然壮观。村东库“潘湖塔”又名“嘉惠塔”始建于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秋,为宋崇宁五年进士观文殿大学士詹十世孙欧阳珣所建、村湖口田洋“资福院”始建于唐为儒士欧阳韶所建,也是欧阳詹读书处;“仁颖书院”(宋初为纪念后唐丁亥科状元端明殿掌院学士黄仁颖所建)、“湖口黄相府”(又名糊口黄卿相第为纪念清圣祖东阁大学士黄锡衮所建)、“田洋开阳公黄氏家庙” 、“歇马庙”为纪念明南京右都御史海瑞骑马拜见恩师刑部尚书黄光升题墨宝“歇马庙”而建,逸乐宫(又名道儒释三教宫)为纪念明友竹黄继宗逸乐会所建,田洋印尼针记黄渭源祖居,狮山岩欧阳詹读书处、狮山头黄仁颖状元墓。

物产经济

主产稻谷、兼做蔬菜,村企业以汽配鞋服塑胶为主。村有注塑厂、汽配厂等。交通四通八达,有泉州公交18路车、池店紫帽公交车、泉州刺桐路站至晋江紫帽专线公交车通过此村。

旅游景点

古石坊御匾

大学士坊。在晋江潘湖欧厝乡相堂内,是为清康熙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人黄锡衮立。

榜眼坊尚书坊。在晋江县池店乡潘湖村,该榜眼坊是为潘湖黄氏九世孙明榜眼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尚书坊为潘湖黄氏八世孙刑部尚书黄光升而立。

尚书允敬承匾。在晋江县潘湖临漳尚书府内。该匾是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为户刑二部尚书潘湖临漳人黄光升立。

卿相扬祖武匾。在晋江县潘湖湖口仁颖书院黄相府内。该匾是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为潘湖黄氏十二世孙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人黄锡衮立。

渡台概况

明末清初,第一批渡台,时值福建沿海闹饥荒,以黄芳琮、黄钟源为代表的大批潘湖族人,为谋生计,接踵而至,随郑军渡台在淡水艋舺潘湖开发(以祖地命名)潘湖黄相府还出了清正廉明有治绩的台湾知府黄立本(1695-1780年)字克学号金湖。湖口长房志夏子,芳琮孙,清代福建晋江潘湖叟黄锡衮大学士(黄相府主要人物)曾孙,台湾淡水艋舺金湖人。祖籍福建泉州城南三十五都潘湖湖口。恩贡生。清康熙丙子年三月初十日子时生。历官台北府学训导,大兴顺天府同知,潘湖湖口房哲裔黄立本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奉旨接任高铎台湾知府至清雍正二年(1724年)冬以中宪大夫致仕在籍调用。在任两年台湾知府主张重农重商,勤政为民,廉洁为政,素来为台湾当地民众所称颂。黄立本是清代雍正皇帝公认的清正廉明、治理安定的台湾知府。当时进京述职台湾知府黄立本,向清代雍正皇帝进奏曰:“臣并非冒昧请赏,福建藩库今年没有拨台湾一石粮,这是有案可查—”。雍正直截了当说“世上就你聪明”!在台湾知府任上治绩也深受清代雍正帝的肯定“若论治理,台湾尚属安静。下去!好好想想朕的话,重农重商也是君子小人分野,回去一定好生劝农垦荒。念你尚属清廉,且台湾岁入确有加增,闽省巡抚请给你加二级,这一条仍算数。你是处朕亦不掩你功,你不是处朕自也要痛加申饬——去吧”!清乾隆庚子年七月二十二日午时卒于台,寿八十有五。茔在台湾淡水艋舺忠山之原。;第二批渡台,时值施琅挥师入台,招集泉州城南一带沿海灾民,以黄高省、黄光渊为代表的族人移台,在台北龙山寺一带开垦;第三批渡台,时值清廷实行迁界运动,为谋生计,以黄世惠、黄高攀为代表的潘湖族人,先后陆续渡台开发。迁台显者为清代雍正初恩贡生台湾知府黄立本(晋江潘湖湖口长房黄志夏子)墓在台湾淡水艋舺忠山金墩岭。台湾金墩潘湖(简称金湖)黄氏族人,为敬祖尊宗,特在台北建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金湖黄氏大宗祠”其裔显者清种德黄昭禄、民国漉港和泰黄烈火、台隆黄政旺。迄今为止,在台湾有数万人金湖黄氏宗亲。潘湖尚书相国陵在乌石山五剑埔[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