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O 考试由三轮组成: 理论、 观测和实测。 理论考试的问题涉及天文学、 天体物理学、 空间和行星物理和经典问题。 观测考试涉及识别星座,估计亮星的大小和使用望远镜或其他观测设备观测目标。 实测考试包括基于观测数据结果回答问题、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及建议。
IAO 的问题的样式旨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激发学生独立识别问题,学会选择一个模型进行必要的设想,并通过计算或逻辑推理提出猜想。该考试并不是考查的学生做题的速度或天文时事和数据的知识,考试时,题目会向学生提供所有基本数据和天文时事。 参赛选手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评估的第一要务,而最后答案是否正确(公式或数值)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评估中。参赛选手应该有至少一种可能性答案,展现其分析能力,而不只是进行死板的计算。陪审团委员会也并不要求选手回答出出题者的解决方案。
国际天文学奥林匹克竞赛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各国参赛选手、 领队、观察员和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友谊。因此,在IAO中比赛不是唯一的部分。
在各个国家Olympiads竞赛的参赛选手和参与国家集训队的学生中选择参加IAO的学生并组成国家队。
其中,主要参赛队有: 亚美尼亚、巴西、保加利亚、中国、爱沙尼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意大利、韩国、立陶宛、莫斯科土地、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塞尔维亚及泰国。 克里米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时参与。
竞赛时间 | 国家 | 城镇 | 参赛队的数目 | 国家观察员数目 |
1996,11月1日至8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4 | 1 |
1997,10月21日至28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4 | 0 |
1998,10月20日至27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5 | 1 |
1999,9月25日至10月2日 | 乌克兰 | Nauchnyj | 7 | 2 |
2000,10月20日至27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8 | 0 |
2001,9月26日至10月3日 | 乌克兰 | Nauchnyj | 7 | 2 |
2002,10月22日至29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11 | 0 |
2003,10月2日至8日 | 瑞典 | 斯德哥尔摩 | 13 | 2 |
2004,10月1日至9日 | 乌克兰 | Simeiz | 18 | 0 |
2005,10月25日至11月2日 | 中国 | 北京 怀柔 | 15 | 2 |
2006,11月10至19日 | 印度 | 孟买 | 16 | 3 |
2007,9月29日至10月7日 | 乌克兰 | Simeiz | 23 | 1 |
2008,10月13至21日 | 意大利 | 德里亚斯特 | 19 | 1 |
2009,11月8日至16日 | 中国 | 杭州 | ||
2010,10月16至24日 | 乌克兰 | Sudak | ||
2011,9月22至30日 | 哈萨克斯坦 | Alma-Ata | ||
2012,10月16至24日 | 韩国 | 光州广域市 |
竞赛时间 | 国家 | 城镇 | 参赛队的数目 | 国家观察员数目 |
1996,11月1日至8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4 | 1 |
1997,10月21日至28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4 | 0 |
1998,10月20日至27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5 | 1 |
1999,9月25日至10月2日 | 乌克兰 | Nauchnyj | 7 | 2 |
2000,10月20日至27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8 | 0 |
2001,9月26日至10月3日 | 乌克兰 | Nauchnyj | 7 | 2 |
2002,10月22日至29日 | 俄罗斯 | Nizhnij Arkhyz | 11 | 0 |
2003,10月2日至8日 | 瑞典 | 斯德哥尔摩 | 13 | 2 |
2004,10月1日至9日 | 乌克兰 | Simeiz | 18 | 0 |
2005,10月25日至11月2日 | 中国 | 北京 怀柔 | 15 | 2 |
2006,11月10至19日 | 印度 | 孟买 | 16 | 3 |
2007,9月29日至10月7日 | 乌克兰 | Simeiz | 23 | 1 |
2008,10月13至21日 | 意大利 | 德里亚斯特 | 19 | 1 |
2009,11月8日至16日 | 中国 | 杭州 | ||
2010,10月16至24日 | 乌克兰 | Sudak | ||
2011,9月22至30日 | 哈萨克斯坦 | Alma-Ata | ||
2012,10月16至24日 | 韩国 | 光州广域市 |
项目及选手 | 奖牌 |
2002 7th IAO | |
低年组:曾理 | 银 |
2003 8th IAO | |
低年组:曾理(BR) | 金 |
于洵、李伊邙 | 铜 |
高年组:梁岳、骆相宜 | 铜 |
2004 9th IAO | |
低年组:祝莹、董靖、 | 银 |
杨轶 | 铜 |
高年组:于洵、 | 铜 |
谢文鹏 | 参与奖 |
2005 10th IAO | |
低年组:程通、闫文驰 | 银 |
许之骥、袁野、杜宇佳(BD) | 铜 |
高年组:董靖(BP)、杨轶、黄辰亮 | 金 |
章心珺、徐震、李梦、祝莹 | 参与奖 |
2005 1st APAO | |
方啸、 | 金 |
郑旭升、叶凡愚、于洵、俞迪(BO) | 银 |
张浚哲、赵晋 | 铜 |
吴丹阳 | 参与奖 |
2006 11th IAO | |
低年组:黄嘉睿、张程鹏 | 铜 |
高年组:胡一鸣、宋健(BD) | 铜 |
2006 2ndAPAO | |
低年组:苏子牧、宫郑 | 银 |
庄荟琪 | 铜 |
高年组:黄靖程(BT) | 金 |
韩越扬(BP)、杨毅(BO)、王婧婷 | 银 |
关震彪 | 铜 |
2007 12th IAO | |
低年组:宫郑、郑宜婷(BO) | 金 |
王龙飞 | 银 |
高年组:黄诚赟、杨毅 | 铜 |
2007 1st IOAA | |
刘正、王爽 | 金 |
马皓南、梁浚旻 | 银 |
张金骜 | 铜 |
2007 3rd APAO | |
高年组:袁野(BR)、温志彦、 | 金 |
戴昰旭、余泽龙 | 银 |
王松、杜宇佳(BD)、朱力原、郑旭升 | 铜 |
低年组:张瀚宇、徐咏辰、温涛、张昆晟、黄航、 | 银 |
曹醒春、梁智豪、辜新宇、唐伯谦、朱煜莹 | 铜 |
孙一能、李文雄、肖巍、赵亮、卢汐、汪洋 | 参与奖 |
2008 13th IAO | |
低年组:程思浩、罗连通(BP) | 金 |
程思淼 | 银 |
高年组:宫郑、张源 | 银 |
郑宜婷、张程鹏 | 铜 |
参与奖:王龙飞 | 参与奖 |
2008 2nd IOAA | |
张思聪 | 金 |
冯一笑、邹季强、马皓南 | 铜 |
张昆晟 | 优胜奖 |
2009 14th IAO | |
低年组:邴龙基(BO) | 金 |
毛亚宁、王烨 | 银 |
高年组:罗连通(BR)、李昕辉 | 金 |
程思皓(BP)、程思淼 | 银 |
郑学琛 | 参与奖 |
2009 3rd IOAA | |
黄嘉睿、李文雄、冯彦斌 | 银 |
白牧 | 优胜奖 |
李云鹏 | 参与奖 |
2009 5th APAO | |
低年组:张纪元(BP)、胡益铭(BP)、陈启熙 | 银 |
王栗阳、傅健洋、刘润轩 | 铜 |
肖荻菲 | 参与奖 |
高年组:唐伯谦、张瀚宇(BO)、朱逢源 | 银 |
杜竞杉、曹丹(BO)、黄子瑶(BD) | 铜 |
2010 15th IAO | |
低年组:杨傲然、刘林杰 | 银 |
吴珏键 | 铜 |
高年组:胡益铭、邴龙基 | 银 |
曹丹 | 参与奖 |
2010 4th IOAA | |
董辰兴 | 金 |
吴斌、苏剑林、蔡腾宇、谢永昊、刘润轩、 | 银 |
辜新宇、詹筑畅、俞雯萱 | |
徐咏辰 | 铜 |
2010 6th APAO | |
程思浩(BR) | 金 |
冷时冰、刘子博、陈启熙、钱镜宇 | 银 |
李云鹏、麦德平、陈振豪 | 铜 |
2011 16th IAO | |
低年组:张天鹏, | 铜 |
张成钰,郑若凡 | 参与奖 |
高年组:谢永昊,罗凯文,杨傲然 | 铜 |
2011 5th IOAA | |
程思浩、程思淼 | 金 |
傅健洋、赵赓 | 银 |
王烨 | 铜 |
陈启熙、钱镜宇、王路亚、简明杰、赖之轩 | 优胜奖 |
2012 6th IOAA | |
中国代表队 | 团体金奖 |
赵赓 | 金 |
傅健洋 | 金 |
储岸均 | 金 |
李镇业 | 银 |
杨傲然 | 银 |
2012 17th IAO | |
史彦龙,黎旭翔 | 银 |
吴中灏,陈鑫晟、邓淇升 | 铜 |
2012 8th APAO | |
低年组:刘君达(BR) | 金 |
谢宇霆、李恩亮、熊颖馨 | 银 |
高年组:孙凤梧(BT)、王凯翔、张天擎 | 银 |
陈天增(BD) | 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