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文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属性 北京市重点大学
ABC排名 第137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
外文名 CapitalUniversityofEconomicsandBusiness
学校类型 财经类
院校代码 11921
硕士招生电话 010-83951759
校址 校本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路口121号红庙校区:北京市朝阳门外红庙金台里2号
创办时间 1956年
本科专业 47个
主管部门 北京市
简称 首经贸、CUEB
类别 公立大学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北京经济学院

北京经济学院北京经济学院(2)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和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是由第二机械部沈阳211技校迁至北京并改名成立的。

1958年10月,经劳动部批准两校合并成立北京劳动学院,二机部在学院设机械制造系和热能动力系;劳动部在学院设劳动经济系和劳动保护系。

1959年9月起,连续两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部分省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共计420名,称为大学部;同时,将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改为中学部,学制三年。

1961年,国家调整高等教育事业,决定停办北京劳动学院,停止招生。将机械制造系和热能动力系的学生调整到北京机械学院,劳动经济系、劳动保护系和中学部学生继续学习到毕业为止。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1963年2月,国务院批准以北京劳动学院为基础成立北京工程经济学院。6月7日,国务院批准将北京工程经济学院改名为北京经济学院。

1970年7月,物资管理部决定撤销北京经济学院。经院教师、干部全部合并到物资部河南罗山“干校”。

1972年冬,物资管理部与北京市协商,将原北京经济学院(包括原经院附属工厂)交由北京市管理。

1973年1月15日,在河南“干校”的原经院教师、干部及家属迁回北京原址。11月,北京市决定以原北京经济学院、原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财政贸易系、计划统计系)和原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三个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干部为基础,组建新的北京经济学院。

1974年4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经济学院。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以物资管理系为基础,创办北京物资学院。[8]

1986年,北京经济学院被列为北京市市属重点院校。[9]历史照片历史照片

  • 北京财贸学院

北京财贸学院北京财贸学院(11)北京财贸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是由北京商业干部学校、北京商业职工学校、北京粮食干部学校、北京供销合作干部学校、北京服务局职工训练班、北京银行训练班等6单位合并成立的。

1960年3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批复以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为基础建立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

1962年8月,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独立办学。

1969年,北京市财政贸易学校撤销。

1972年10月,北京市筹建北京市财贸学校。

1973年,成立并定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

1975年,北京市财经学校改名为“北京市财贸学校”。

1978年12月28日,成立北京财贸学院。[9]

1988年,北京财贸学院将枣林前街68号院置换到丰台区黄土岗樊家村236.5亩地。6月到8月,学院1200名本科生、700名教职工,迁址到远郊房山县窦店某部队的军营办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1991年6月,位于丰台区花乡的新校舍基本建设顺利完工。在窦店的1200多名本科生和700多名教职工,回迁至学院新建成的校舍上课。[10]

合并组建

1995年3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北京经济学院与北京财贸学院合并,校名定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

2014年9月1日,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中学更名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

2016年,学校14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5月26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11]

2017年6月,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在学校正式揭牌成立。[12]

2018年4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为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11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学校正式揭牌成立。[13][1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47个本科专业(方向)。[15][1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学科门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

管理学

城市管理

管理学

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管理学

旅游管理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物流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实验班)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贸易经济

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学

管理学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劳动关系

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学

社会工作

法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文学

传播学

文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

理学

安全工程(注安师)

工学

工业工程

工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财政学

经济学

税收学(税务师)

经济学

资产评估(评估师)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法学

法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学(国际金融英文班)

经济学

保险学(保险精算)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金融工程

经济学

投资学

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

理学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统计学

理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

商务英语

文学

法语

文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

工商管理(国际会计)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17]

金融学(数据与计量分析)

经济学

师资力量

学院

本科专业

学科门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管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

管理学

城市管理

管理学

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

管理学

旅游管理

管理学

电子商务

管理学

物流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经济学(实验班)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贸易经济

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学

管理学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

管理学

财务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劳动关系

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管理学

社会工作

法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文学

传播学

文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

理学

安全工程(注安师)

工学

工业工程

工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财政学

经济学

税收学(税务师)

经济学

资产评估(评估师)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法学

法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金融学(国际金融英文班)

经济学

保险学(保险精算)

经济学

金融学

经济学

金融工程

经济学

投资学

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

理学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统计学

理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

商务英语

文学

法语

文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

工商管理(国际会计)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管理)

管理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17]

金融学(数据与计量分析)

经济学

教学建设

师资概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593人,其中专职教师1031人、教授等正高职称人数183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数355人、博士生导师156人、硕士生导师448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21人;一批教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北京学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人才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审计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习风润心,法意启智”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团队、工商管理本科卓越商才育人团队、经济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育人团队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教师促进中心(OTA),是北京市最早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职业促进的教师自治组织。[2]

国家级教学名师:杨河清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戚聿东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刘冠军、尹志超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李婧、尹志超、朱超

北京市教学名师:郎丽华、杨河清、蔡秀云、谢海霞、蒋薇、赵仑、陈立平、张琪、张学平、张连城、李晓安、李红霞、米新丽、刘娟、刘文辉、付磊、王曼怡、马立平[18]、纪韶、闫华红[19]、谢海霞、蔡秀云、郎丽华等

教学团队

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学团队

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会计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财政学课程教学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资料来源:[20] 备注:北京市教学团队资料不全,故列举部分

学科建设

类别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学团队

经济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会计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财政学课程教学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金融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资料来源:[20] 备注:北京市教学团队资料不全,故列举部分

学术研究

  • 质量工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获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有一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其中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客户关系管理》(精要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奖,共12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种教材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有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15]

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市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贸易经济、金融工程、社会工作、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劳动与社会保障[21]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传播学、商务英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安全工程、行政管理、税收学、广告学[22]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外语语言综合实验中心[23]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15]

北京市属高校一流专业:会计学、金融学[24]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专业 负责人 学院 获批时间
人力资源管理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10年
统计学 纪宏 统计学院 2009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07年
经济学 张连城 经济学院 2007年
资料来源:[25]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 负责人 学院 立项时间
获奖对象 负责人 单位 立项时间
统计学 纪宏 统计学院 2013年
经济学 张连城 经济学院 2013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12年
资料来源:[25]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专业 负责人 学院 获批时间
人力资源管理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09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杨一平 信息学院 2009年
经济学 张连城 经济学院 2008年
会计学 付磊 会计学院 2008年
财政学 赵仑 劳动经济学院 2008年
工商管理 宋克勤 工商管理学院 2008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08年
安全工程 柴建设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8年
统计学 纪宏 统计学院 2008年
金融学 蒋三庚 金融学院 2008年
资料来源:[25]
人才培养实验区
级别 项目名称 学院 获批时间
国家级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经济学院 2009年
北京市级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经济学院 2009年
资料来源:[25]
精品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政治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社会保障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保障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财务会计 国际经济学
国际商务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走进管理的世界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公司治理 中国税制
社会保障学 资产评估学
政治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学
劳动关系 组织形为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企业战略管理
统计学 商务谈判
人力资源管理 西方经济学
会计学院基础 财政学
会计学
资料来源:[26]
  • 教学成果

2014年,学校“非行政化运行模式的教师促进中心(OTA)建设与发展”项目(负责人:吴冬梅)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7]2017年,学校12项教学成果获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成果获得一等奖,9项成果获得二等奖。[28]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建成4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45部北京市精品教材,19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34部,校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97部,经济类、管理类、文传类共14部实践系列教材陆续出版。[26]

研究机构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专业 负责人 学院 获批时间
人力资源管理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10年
统计学 纪宏 统计学院 2009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07年
经济学 张连城 经济学院 2007年
资料来源:[25]

科研成果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 负责人 学院 立项时间
获奖对象 负责人 单位 立项时间
统计学 纪宏 统计学院 2013年
经济学 张连城 经济学院 2013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12年
资料来源:[25]

学术资源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专业 负责人 学院 获批时间
人力资源管理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09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杨一平 信息学院 2009年
经济学 张连城 经济学院 2008年
会计学 付磊 会计学院 2008年
财政学 赵仑 劳动经济学院 2008年
工商管理 宋克勤 工商管理学院 2008年
劳动与社会保障 杨河清 劳动经济学院 2008年
安全工程 柴建设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8年
统计学 纪宏 统计学院 2008年
金融学 蒋三庚 金融学院 2008年
资料来源:[25]

合作交流

人才培养实验区
级别 项目名称 学院 获批时间
国家级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经济学院 2009年
北京市级 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 经济学院 2009年
资料来源:[25]

文化传统

精品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精品课程 政治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社会保障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保障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财务会计 国际经济学
国际商务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走进管理的世界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公司治理 中国税制
社会保障学 资产评估学
政治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学
劳动关系 组织形为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企业战略管理
统计学 商务谈判
人力资源管理 西方经济学
会计学院基础 财政学
会计学
资料来源:[26]

学校标识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领域),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相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3个,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获得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学科项目支持。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2个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7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学科获教育部批复设置为交叉学科。[15]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 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点: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工程(安全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工程(软件工程)、公共卫生、旅游管理、翻译[29][30]

  • 重点学科
建设等级 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劳动经济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企业管理、会计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政治经济学
社会保障
行政管理
经济法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
西方经济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精神文化

建设等级 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劳动经济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企业管理、会计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政治经济学
社会保障
行政管理
经济法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
西方经济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学校领导

知名校友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30个校级研究机构。[15]

北京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特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院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CBD发展研究基地、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31]

政界

  • 项目承担

2016年,学校获批国家级项目5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项(年度项目2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项。获批省部级项目44项,各类委办局项目51项。[11]

2017年,学校14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总资助金额374万,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32]

  • 科研获奖

2013年,学校8项成果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33]

2015年,学校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赵秀池的著作《北京中心城人口疏解与新城发展机制研究》(2011,经济科学出版社)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管理学类二等奖。[34]

京津冀蓝皮书

2022年7月9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35]

工商界

  •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3)《经济与管理研究》主要栏目有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与保险、公共经济与管理、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农村经济等。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

《人口与经济》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要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以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刊”。[15][3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是CSSCI(扩展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入选2012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971629册,纸本合订本报刊52060册。永久使用权电子图书3837556种;中文报刊1300种,外文报刊263种;电子期刊共34470种;中外文数据库共计355个(包含子库),与CALIS(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BALIS(北京高校文献保障体系)以及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的40余家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关系。[26]

学术界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学校于2007年开办全英文授课硕士班,2011年开办全英文授课博士班。有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就读,留学生规模达910人。[15]

学校荣誉

词条图册

  • 校徽

校徽校徽

释义:校标以名闻中外的丝绸之路中的骆驼为主创意,结合长城、笔架和表示第一的手式等元素组合而成。驼是沙漠之舟,承载中西经贸交流的象征。驼峰好似长城形状,代表首都北京,同时展示中国的特色文化内涵。图形内含“CUEB”的缩写,展现国际化风采。图形又如翘起大拇指的手掌,暗喻最好、精彩之意。侧看,恰如笔山,体现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3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