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门

哲学门

作者 赵敦华
开本 16
外文名 BeidaJournalofPhilosophy
书名 哲学门
ISBN 9787301149171
出版日期 2009年2月1日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哲学门
  作 者: 赵敦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301155158
  开本: 16开
  定价: 40.00 元

内容简介

  《哲学门(第10卷2009第1册总第19辑)》主要内容包括论坛 西方哲学的近代探询 李猛、 笛卡儿论永恒真理的创造 吴树博、 斯宾诺莎与方法的 重构 吴增定、道德的宗教化与宗教的道德化 尹景旺、休谟与 自然法传统等。

图书目录

  论坛:西方哲学的近代探询
  笛卡儿论永恒真理的创造
  斯宾诺莎与方法的重构
  道德的宗教化与宗教的道德化——从“ 萨瓦神父的信仰告白”看 卢梭道德哲学的意图
  休谟与自然法传统
  论文
  “天籁”与“真君”
  《 公孙龙子·指物论》绎旨
   郭象哲学的内在逻辑困境
   亚里士多德论存在本身的结构原则——对 《 范畴篇》第1-4章的一个研究
   马基雅维里的帝国方略与基督教批判
  集体 同一性问题:建立机制的我们与被机制化的我们
  西方哲学“看”的传统和世界图像时代的形成—— 海德格尔对 现代性的危机和出路的探索
  宗教与社会关系的现代形式——论公民宗教、政治 神学与公共神学的差异
   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
  评论
  关于 《庄子》的对话
  语词和概念——评关于“本性”与“本质”的汉译争论
  书评
   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
  西方古典学研究的认知史意义
   韩潮: 《 海德格尔与伦理学问题》
  [英] 肖恩·塞耶斯: 《 马克思主义与人性》
   邹崇理: 《 范畴类型逻辑》
  [美]罗伯特·皮平:《作为 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论对欧洲高雅文化的不满》
   丘为君:《 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仰 海峰:《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
  邦索德-万桑、丝丹雷:《 化学史》
  书讯
   先刚:《 永恒与时间》
   吉尔松:《 中世纪哲学精神》
   沃格林: 《城邦的世界》
   布克哈特:《希腊人和 希腊文明》
   夏凡:《乌托邦困境中的希望: 布洛赫早中期哲学的文本学解读》
   欧阳康、 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
   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
   王守仁著, 施邦曜辑评: 《阳明先生集要》
   张载: 《 张载集》
   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海外 中国哲学”丛书
   牟复礼: 《中国思想之渊源》
  [美] 狄百瑞: 《儒家的困境》
   余莲:《势:中国人的效力观》
  [美] 安乐哲: 《通过孔子而思》
  鲁惟一:《 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
  [美] 芮沃寿: 《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美] 安乐哲:《 和而不同》
  《哲学门》 稿约
  ……

 

编辑推荐

《哲学门(总第18辑)》的专题是关于“子学”的研究,“经、史、子、集”基本等于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本期着眼于“子学”的研究,角度新颖,论文质量较高。收录了王博、郑开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论文,学术质量上乘。
为了不断提高我国哲学研究的水准、完善我国的哲学学科建设、促进海内外哲学同行的交流,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办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的哲学学术刊物《哲学门》,每年出版一卷二册。自2000年以来,本刊深受国内外哲学界瞩目,颇受读者好评。

文摘

一 推测屈原是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的主要依据
依据墓葬的地点、形制和器物特征,以及遗体骨骼的姿势等,对照传世文献,至少有七个方面,与墓主是屈原的推论完全相合:
1.墓葬形制的时代特征
此墓从墓葬形制和器物特征来看,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挖掘报告估计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前3世纪初。其下限在前3世纪初,这正符合屈原生活的时代和去世的时间。
2.墓主人的身份
此墓南距楚故都郢(纪南城)约9公里,位于楚贵族墓地。墓主人的身份,按《周礼》当属“士”一级,所用葬具亦与先秦典籍相合,挖掘报告推断墓主人当属有田禄之士,亦即上士;墓中出土了大批竹简,这不仅与墓主人生前的职业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死者的特殊地位。这正符合屈原的身份和地位。
3.遗体骨骼的特殊姿势
据挖掘报告,墓主仰身直肢,两手交置于腹部,双腿分开。这很像是抱石投江而淹死后,被打捞上来,因尸体僵硬未能复原的姿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正是怀抱石头,投汨罗江自沉而死。
4.龙首玉带钩
墓中出土的陪葬品“龙首玉带钩”,本是国君的用物,屈原与楚怀王关系密切,此物可能是他早年任左徒、三闾大夫时,怀王所赐。
5.“东宫之杯”
陪葬的漆耳杯,底部刻有铭文“东宫之杯”,应是东宫太子的用物。有学者认为铭文应释为“东宫之师”。战国文字中“杯”、“丕”通用,“师”、“币”通用;而“丕”和“币”,形体相近,手写时均可能写作“荦”。此字倘释为“师”,若指老师,便是太子老师所用的杯子;若指工师,便是东宫主管造器的工师所造的杯子。总之,这漆耳杯或为太子老师所用,或为太子所赐,均显示墓主人与东宫太子有不寻常的关系。屈原与楚怀王太子正有这样的关系,其身份很可能就是太子老师,这在屈原作品和史籍记载中,亦均透露出一些信息。

作者简介

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道家哲学。其所著《庄子哲学》影响非常广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