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炎黄 文化研究
作 者: 王俊义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ISBN: 9787534754425
开本: 16开
定价: 31.40 元
内容简介
《炎黄文化研究(第9辑)》是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创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文化丛刊。为 践履和体现自己的办刊宗旨,并能反映研究会及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栏目设计上,设立了“专论”、“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研究”、“ 民族文化与 地域文化”、“社会 礼俗”、“中外文化交流”等栏;为了繁荣学术,活跃气氛,推进不同意见的研讨而设了“ 探索与争鸣”;为了学习传承对中华文化做出突出成就与贡献的老一辈 学人,特设了“中华学人”;为了及时了解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与动向,设有“ 书评与 序跋”、“学术动态”等。《炎黄文化研究(第9辑)》为该刊物之第9辑。
图书目录
专论
关于“和谐”理念的思考
中华传统 和谐文化资源的创造转化
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研究
黄帝与中华民族
炎帝 神农氏与
羊头山
先秦诸子的黄帝观
试谈 轩辕黄帝发祥地天水说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
近现代岭南 侨乡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
游赏 武夷山 拜谒 大红袍重温大明史
思潮与学派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与多元民族的历史发展
荆公新学的特点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论
焦竑史学的 经世特点
西学东渐与理学名儒的回应——以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为考察中心
晚清 汉学的地域分布
清末、民国两次关于“国学”与“国粹”、“ 国故”的论辩及启示
弘声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谈和谐文化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和谐
中国佛教的和谐理念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社会 礼俗
“孝”文化的历史及其意义——以 《史记》的相关纪事为中心
明开国 礼制之建设与总结
文献整理与研究
《山海经》所载古帝史迹述论——兼谈尧、舜、禹的南方遗迹
高岱与 《鸿猷录》
中外文化交流
《燕行录》:中朝戏剧文化的历史长卷
东学与晚清中日文化交流的流向变化
探索与争鸣
再论明清易代之际的忠贰问题——兼评某专家《在纪念 尚可喜四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清朝“ 贰臣”辨
论说明清之际的“贰臣”
中华学人
饶宗颐教授的学术风范
思念父亲
汝龙先生
怀念父亲 丁守和
书评与序跋
《中印文化交流史》序言
论唐代 文言小说的诗美品格——兼评 邱昌员专著 《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
学术动态
弘扬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明清之际历史人物传记修纂评价研讨会”综述
“海峡两岸纪念武夷书院创建825周年暨书院文化 高峰论坛”
并“ 朱子文化研究中心”揭幕在武夷山举行
……
编辑推荐
文摘
专论
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方克立
我对和谐文化问题没有作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向大家请教。因为时间关系,在这里只摆基本观点,不作详细论证。
一、中华和谐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揭示,为我们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但笼统地讲“中国人从‘和’而来”是不合适的
我读到过一些文章,有的是从宇宙之和(天地、阴阳、四时之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身心内外之和、内心之和等角度来阐述中华和谐文化的丰富内容的。关于人际之和,又可以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分别论述,具体表现为家庭和睦(父子、夫妻、兄弟之和,“家和万事兴”)、邻里和顺、上下和敬(君臣、君民、官民之和)、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天下和平等等,都是讲的“人和”问题。中国人做事情,经营工商业讲究“和气生财”,用兵之道讲究“内和而外威”,解决民族矛盾往往采取“和亲”政策,这些也是讲的“人和”问题。
有的学者是从以“和”为贵、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价值论角度来阐述中华和谐文化的政治学、伦理学、美学内容的。有的学者则集中论述了中国古代“适中为和”的“中和”思想。
有的文章分别研究了儒家、道家、墨家、易学、佛教的和谐思想,还有分别对某一个人、某一本书或某一作品的和谐主题进行个案研究的。
总之,这些研究都有助于揭示中华和谐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我认为还可以研究得更深入细致一些,更加系统化一些,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化”当然首先是要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和谐思想资源。比如胡锦涛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就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后记
媒体推荐
作者简介
序言
名人推荐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