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十四章,从内容上可以概括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章)
概述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及对工作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和原则。
第二部分(3~7章)
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技巧,重点叙述了心理分析治疗、行为治疗、个人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介绍了会谈技术和咨询特质。每种理论方法都结合案例分析,以供学习应用之参考。
第三部分(8~4)
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具体内容,如学习问题、人际关系、性心理、神经症与人格障碍的治疗与咨询、心理挫折与危机干预等。为突出儿童心理咨询的特殊性,我们还将该部分内容作为一章专门讨论。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概述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第四节 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素质和条件
第二章 心理咨询的过程和原则
第一节 心理咨询的过程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原则
第三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一)
第一节 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节 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第三节 来访者中心治疗
第四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二)
第一节 合理情绪疗法
第二节 森田疗法
第三节 认识领悟疗法
第五章 会谈和会谈技术
第一节 会谈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会谈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会谈中非言语交流
第六章 咨访关系与咨询特质
第一节 咨访关系概述
第二节 咨询特质
第七章 团体咨询与治疗
第一节 团体咨询与治疗概述
第二节 团体咨询与治疗的组织与实施
第三节 团体咨询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八章 学习问题的心理咨询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心理咨询
第二节 学习技能手心理咨询
第三节 考试应对的心理咨询
第九章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心理咨询
第一节 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
第十章 性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第一节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及常见问题
第二节 性心理变态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咨询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咨询概要
第二节 儿童学习与智力问题的辅导与咨询
第三节 儿童适应与性格发展问题的辅导与咨询
第四节 儿童主要问题行为的辅导与咨询
第五节 儿童心理障碍的咨询
第十二章 神经症的防治
第一节 神经症概述
第二节 神经衰弱的防治
第三节 焦虑症的防治
第四节 强迫症的防治
第五节 恐怖症的防治
第六节 抑郁性神经症的防治
第七节 癔病和疑病症的防治
第十三章 人格障碍和精神病的防治
第十四章 挫折和危机干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心理咨询和治疗常用的心理测验量表
附录二 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
书名:心理咨询与治疗
定价:25.00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较早的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图书,不论对国外理论的介绍还是对国内工作的评价,它都较其他同类著作更为全面、透彻、准确和客观。而且它还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指出了心理咨询中国化的方向和途径,对我国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书获第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
《心理咨询与治疗》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的复归之路
第一节心理咨询及其特征
第二节心理治疗及其特征
第三节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第四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由来与发展
第五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学科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基本规定
第一节心理咨询对专业人员的要求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方法、形式及范围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第三章咨询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咨询关系
第二节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
第四章咨询中的沟通技巧
第一节基本沟通技能
第二节非言语交流
第三节交流中的沉默
第四节咨询中所面临的一般问题
第五章心理咨询中的阻抗
第一节阻抗:心理咨询中的障碍
第二节阻抗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阻抗的根源
第四节阻抗的克服
第六章咨询诊断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异常心理表现
第三节常见的心理疾病
第四节对问题的认识和辨析过程
第五节心理测验
第六节人格理论及测量研究
第七章精神分析疗法
第一节精神分析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心理动力学疗法
第三节认识领悟疗法
第四节疏泄疗法
第八章行为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治疗方法
第九章森田疗法
第一节关于神经质症的论述
第二节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第十章集体心理治疗与家庭治疗
第一节集体心理治疗的发展
第二节集体心理治疗的机制及方法
第三节家庭治疗
第十一章合理情绪疗法
第一节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治疗步骤
第三节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技术
第十二章人本主义疗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患者中心疗法
第三节自我实现疗法
第四节现实疗法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为什么需要理论模式
为什么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中存在着那么多的理论流派,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种:
一是历史的原因。这是因为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流派,不同心理学流派的学者对于人的本性、人格等有着自己的理解。一般说来,他们各自都截取了人性中的某一个侧面,然后发端出不同的理论,因此他们在研究具体的心理咨询、心理问题、探究治疗方法的时候,就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不同流派。
二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科学性尚不发达。历史上形成的不同流派,在实际的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其疗效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差异。或者说各个学派也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和适应人群,即在不同的具体情形中,它们各有优势,彼此难以替代,因此难以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这也是学派林立的原因。
三是“心病”过于难治,其中既需要科学的、理论的指导,也需要艺术的探索。因此为了保证起码的疗效,为了避免走弯路,避免个人在从事咨询与心理治疗中陷入过于复杂的、很可能误入歧途的探索,掌握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例如了解各理论背景下有关心病的发病的机理,掌握施行咨询、治疗的基本要点)显得非常重要。
关于心病的难以治疗,苏晓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行了探究:
不但心理病人哀叹心理病难治,就连一些心理医生,私下里也认为心理病确实难治。那么,为什么心理痛这么难治疗呢?原来,这是由心理病的特殊性决定的。心理病的核心问题,是一些持久的、无法排遣的“内心”痛苦,病人能感觉到,但它是无形的东西,谁都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把它拿出来、搬走,或用刀把它切除,即使用药物,也无法把它彻底消除。心理治疗技术有能力使病人的问题再现于心理治疗室中,但治疗仍很困难。因为据研究,心理病一方面妨碍病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它也是心理冲突的一种妥协。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它对病人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消除了心理病也就等于消除了保护,使病人得以面对更大的压力,自然会遇到来自患者的抵抗。‘心理病难治疗的第三个原因,是心理病的发生是在成年,而它的形成是从童年期就已经开始,那时就为心理病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心理病状态早已成为病人习惯和人格的一部分。当心理治疗触及它的时候,也就触及到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人格,而人本能上会拒绝改变形成多年的习惯和人格。所以,心理治疗总会遇到来自病人本身的顽强抵抗。这就是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最突出的差别——病人一方面来寻求治疗,一方面又下意识地抵抗治疗。这就像一个病人一只手拉着医生请求施治,另一只手推医生拒绝治疗一样。病人的不自觉的抵抗,使心理治疗变得困难。而患者或医生对于抵抗的无知,将使治疗难上加难。
形形色色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模式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繁多,按照其影响的程度,主要有分析性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性心理治疗、来访者中心疗法、支持性的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等。
心理分析疗法(psychoanaly sistherapy)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代表性人物是弗洛伊德。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把它形容为浮在海里而沉人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精神分析治疗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帮助病人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进行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相当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它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是对个体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行为疗法把治疗的着眼点放在可观察的外在行为或可以具体描述的心理状态上。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行为疗法是基于严格的实验心理学成果,遵循科学的研究准则,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强化作用等基本原理,采用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帮助患者消除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其主要原理是认为凡是情绪和行为问题,均与其认知有连带的关系。无论是喜、怒、哀、乐、惊、忧、恐,还是人生的其他行为状态,并不受制于客观的事件,而主要来自人们对于事件、对于人、对于环境的看法。
孔维民,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咨询,情感、情绪心理学等。等出版过《情感心理学新论》、《实验心理学》、《学生专注力培养指南》等著作。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学校卫生》、《教育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实验报告、论文多篇。
做心理咨询工作,既需要科学素养,更需要艺术精神。本书主要介绍了流行的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的一般发展情况,第二章至第八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每章都可以独立成篇。其中第二章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篇幅较大,因为精神分析是最早具备完整理论形态的咨询理论,比较玄妙,属于深度心理学的范畴,难以简化述之。另外它的影响巨大,后来有许多咨询学派是在批评精神分析特别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发端的。因此了解精神分析理论,也有助于理解其他咨询理论。第三章主要介绍行为疗法,看起来稍嫌枯燥,而我对其相当钟情。实践证明行为疗法对于训练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独到的价值。行为治疗中既有改变自己的思想,还有改变环境、改变别人的想法,可帮助人获得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在学习咨询的过程中,常听人说:“你不能改变别人,你只能改变自己。”这使得许多人感到沮丧。如果学习心理咨询就是让自己削足适履,未免太消极了。而行为疗法教你适当地干预人际环境,使得通向心理健康的道路变得明亮起来。
卡尔·罗杰斯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领域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一次著名的专业调查显示,有80%的美国职业心理咨询学家把罗杰斯列为影响自己最大的心理咨询专家,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弗洛伊德。本书的第四章不仅详细介绍了罗杰斯的咨询理论流派,而且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了卡尔·罗杰斯其人。相信关于其人格的描述,会使读者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悠悠乎,我也崇敬罗杰斯!
森田正马被誉为日本的弗洛伊德。森田疗法契合东方人的文化传统,因此它也让不少中国的信徒们着迷。中国心理咨询的网站中,关于它的赞誉之词甚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的信条,也经常被我当做临别的赠言,写给即将毕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