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青岛海运学校创办,坐落于青岛市市南区,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投资举办的一所独立设置的航海类院校。
1980年,经交通部批准改为成人高校,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进修学院”,按照大学专科院校的建制进行管理,并开始招收成人大专班。
1983年,经交通部批准、教育部备案,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
1995年,在成人大专的基础上,开始培养普通大专(高职)学生。
1996年10月,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中国第一所采用ISO9001标准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的院校。
1998年8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员教育和培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1999年,全国院校管理体制改革,青院的教育行政管理由交通部划归山东省教育厅。
2001年,学院开始举办成人本科教育。
2002年,学院开始举办四年制高职(双专科)教育。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2012年11月5日,学院被确定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6月15日,学院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国际货代职教集团。
2015年,学院顺利通过了由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的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项目的验收。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院有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青岛船院技术分中心研究所4个,1个校级船舶与海洋工程生产设计中心。
海事公约研究所 | 船舶节能减排研究所 |
物流与航运管理研究所 | 海事英语研究所 |
资料来源: |
海事公约研究所 | 船舶节能减排研究所 |
物流与航运管理研究所 | 海事英语研究所 |
资料来源: |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60余项,其中直接在教育部、交通部、山东省、青岛市等上级机关立项的项目70余项,为企业服务并在中远集团立项的项目60余项。学院先后有39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国航海科技奖等上级科研奖励。
2015年,纳入学院管理的课题有近80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1项,集团立项课题20项,横向课题8项;其中,已有23项课题通过验收。2015年新立项课题22项,科研经费新增190余万元,其中,纵向课题12项,横向课题2项,为行业企业和地方完成课题研究38项,科技服务项目122项。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的,由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5月,原名《远洋科技》。1996年,《远洋科技》与《远洋教育研究》合刊,正式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2年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被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台湾华艺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2008年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
截至2016年6月,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图书馆收藏中外文图书29万余册、电子图书12.5万册、中外文期刊600余种、报纸150余种。图书馆馆藏以水路运输专业文献为主,包括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航运管理、电子技术、计算机、英语等类别,尤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和航运管理类为特色。电子资源方面有清华同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重要报纸数据库等总计7项数据库。
截至2015年12月,山东海事局、辽宁海事局及其他航海类院校多次组织到学院调研学习,与青岛市、三沙市、大连海事大学和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的开展合作。开展同英国南泰恩赛德学院、韩国巨济大学等院校的交流合作,相互选派7名教师互访;派出6名教师赴世界海事大学攻读硕士、5名教师出国访学、60名教师到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先进院校进行培训学习。与德国曼恩公司、澳大利亚海事学院、沃顿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项目正在开展。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作为全国航海类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首家授权开展过渡期履约师资培训的院校,共完成300人次的培训任务。派出150余人参与国家履约研究和实践。国内外行业组织和协会在学院设立的机构达到15个。帮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和日照海洋工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学院拥有教职工400人,其中专任教师229人,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146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市级教学名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70%以上,副高及以上教师占4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55%以上;师资结构良好,富有活力。同时还常年聘请10余名来自美国、英语、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外籍教师从事口语授课。[1]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院共设有航海系、机电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物流与航运管理系、外语系、基础部6个系部和福州路分院,招生专业共有13个。
院系 | 专业 |
---|---|
航海系 | 航海技术 |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 船舶工程技术(船体、船机、船电、制冷方向) |
安全技术管理 | |
海洋工程技术 | |
机电系 | 轮机工程技术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
物流与航运管理系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集装箱运输管理 | |
会计(航运会计) | |
物流管理 | |
电子商务 | |
外语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商务英语 | |
资料来源:备注:航海技术专业只招收男性考生 |
院系 | 专业 |
---|---|
航海系 | 航海技术 |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 船舶工程技术(船体、船机、船电、制冷方向) |
安全技术管理 | |
海洋工程技术 | |
机电系 | 轮机工程技术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
物流与航运管理系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集装箱运输管理 | |
会计(航运会计) | |
物流管理 | |
电子商务 | |
外语系 |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
商务英语 | |
资料来源:备注:航海技术专业只招收男性考生 |
根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山东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6个,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市校共建项目3个,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项目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7门,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36门。
重点专业:
类别 | 专业 | |
---|---|---|
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 |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船舶工程技术 | |
安全技术管理 | 物流管理 | |
港口业务管理 | --- | |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 |
山东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 | 物流管理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船舶工程技术 | |
安全技术管理 | 海洋工程技术 | |
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市校共建项目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轮机工程技术 | --- | |
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项目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
资料来源: |
精品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立项时间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船舶辅机 | 2003 |
航海学 | 2006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航海学 | 2013 |
船舶辅机 | 2013 | |
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船舶柴油机 | 2007 |
GMDSS原理与操作 | 2010 | |
山东省精品课程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2004 |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 | 2006 | |
轮机管理 | 2006 |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2007 | |
船舶通信业务与新技术 | 2008 | |
GMDSS原理与操作 | 2009 | |
船舶柴油机 | 2011 | |
租船运输业务与法律 | 2011 | |
机械设计基础 | 2011 | |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联合课程 | --- | |
船舶机电设备 | 2012 | |
船舶液压系统故障与维修 | 2012 | |
船机设备的拆装与检修 | 2012 | |
船机维修技术 | 2012 | |
船舶高级消防 | 2013 | |
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 船舶高级消防 | 2014 |
轮机自动化 | 2014 | |
航海英语阅读 | 2014 | |
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 | 船舶高级消防 | 2012 |
轮机自动化 | 2014 | |
航海英语阅读 | 2014 | |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名称 | 成绩 | 日期 |
---|---|---|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9 |
海事反恐时代《船舶管理》教学内容的更新及“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9 |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试题库项目建设与应用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 |
《船舶电气设备》[教材]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 |
《GMDSS通信业务》[教材]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 |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5 |
船舶辅机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5 |
“机舱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4 |
船舶电子电气员业务规范研究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4 |
ECDIS培训的实践与研究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4 |
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要求的“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课程体系改革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4 |
国际航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4 |
资料来源: |
类别 | 专业 | |
---|---|---|
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 |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船舶工程技术 | |
安全技术管理 | 物流管理 | |
港口业务管理 | --- | |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 |
山东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 | 物流管理 | 港口与航运管理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船舶工程技术 | |
安全技术管理 | 海洋工程技术 | |
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市校共建项目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轮机工程技术 | --- | |
青岛市高职重点专业项目 |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 轮机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 | 海洋船舶驾驶(航海技术) | |
资料来源: |
类别 | 课程名称 | 立项时间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船舶辅机 | 2003 |
航海学 | 2006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航海学 | 2013 |
船舶辅机 | 2013 | |
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 | 船舶柴油机 | 2007 |
GMDSS原理与操作 | 2010 | |
山东省精品课程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2004 |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 | 2006 | |
轮机管理 | 2006 |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2007 | |
船舶通信业务与新技术 | 2008 | |
GMDSS原理与操作 | 2009 | |
船舶柴油机 | 2011 | |
租船运输业务与法律 | 2011 | |
机械设计基础 | 2011 | |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联合课程 | --- | |
船舶机电设备 | 2012 | |
船舶液压系统故障与维修 | 2012 | |
船机设备的拆装与检修 | 2012 | |
船机维修技术 | 2012 | |
船舶高级消防 | 2013 | |
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 船舶高级消防 | 2014 |
轮机自动化 | 2014 | |
航海英语阅读 | 2014 | |
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 | 船舶高级消防 | 2012 |
轮机自动化 | 2014 | |
航海英语阅读 | 2014 | |
资料来源: |
名称 | 成绩 | 日期 |
---|---|---|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9 |
海事反恐时代《船舶管理》教学内容的更新及“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09 |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试题库项目建设与应用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 |
《船舶电气设备》[教材]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 |
《GMDSS通信业务》[教材]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 |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5 |
船舶辅机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5 |
“机舱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4 |
船舶电子电气员业务规范研究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4 |
ECDIS培训的实践与研究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4 |
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要求的“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课程体系改革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4 |
国际航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4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