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名称: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HistoricEnsemble of the Potala Palace,Lhasa
入选时间:1994年(布达拉宫)
2000年(大昭寺)
2001年(罗布林卡)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v)(vi)
地埋位置:N29 39 28.512E91 07 01.812
遗产编号:707
遗产描述: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又称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布达拉宫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2001年,大昭寺、罗布林卡先后作为布达拉宫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与布达拉宫合称为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红山上,海拔3700余米,楼高13层、115.703米,建筑面积138025平方米。
布达拉是梵语(古印度语)的音译,意为“佛的胜地”。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称红山宫。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布达拉宫内部主要由达赖喇嘛宫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权机构三大部分组成。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前,布达拉宫一直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布达拉宫收藏和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各类历史文物、宗教法器、唐卡、雕塑、佛塔、典籍等数以万计的珍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藏传佛教及其在历代行政统治中的中心作用。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大昭寺也建造于公元7世纪,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纪罗布林卡,曾经作为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这三处遗址的建筑精美绝伦,设计新颖独特,加上丰富多样的装饰以及与自然美景的和谐统一,更增添了其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价值。[2]
自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始建布达拉宫作为王宫,在此划立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藏,派遣、迎送来往于周边各国的使者,或与邻邦结成姻亲关系,加强吐蕃与周边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吐蕃社会的繁荣。布达拉宫成为当时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显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称红山宫,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但后来因宫殿遭雷击引起火灾和战乱,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红山宫逐渐废圮。公元9-17世纪八百年中,由于西藏长期的政治割据,以及历代的萨迦,帕竹,噶玛政权都未曾高都拉萨,红山宫一直未能重兴,成为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 藏传佛教噶当教派高僧琼布扎色,噶举教派楚布噶玛巴德辛协巴,络鲁教派始祖宗喀巴等不同教派代表人物在此举行过讲经等佛事活动。17世纪中叶,蒙古和硕特部首固始汗领兵进入西藏,推翻了噶玛丹琼旺布政权,于公元1642年,由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教合一政权。拉萨又成为西藏政治、宗教、经济及文化的中心。
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并将政权中心移至布达拉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居住和进行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第司.桑结嘉措于1690年至1694年主持修建了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主的红宫配套建筑群,基本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位期间,又在白宫东侧增建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1934至1936年间修建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从17世纪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至此全部完成。
经过1300多年的修建历史,布达拉宫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17米,大小房间二千余间。布达拉宫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驻锡地和西藏政教合一政治中心,它内部主要由达赖喇嘛宫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权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布达拉宫白宫顶层为达赖喇嘛宫殿,分东、西日光殿,其中既包括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处,书房,经堂等,又有议政、会客等场所。布达拉宫内拥有包括达赖喇嘛灵塔殿在内的各类佛殿38个,还有规定拥有175名僧人的殊胜僧院一个,主要从事达赖喇嘛的佛事活动。过去西藏噶厦政权的重要职能机构也都设在布达拉宫,宫内的东西大殿曾是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场所。布达拉宫是藏族文化的巨大宝库,宫内珍藏的各类历史文物和工艺品数量繁多。据初步统计,现有玉器,瓷器、银器、铜器、绸缎、服饰、唐卡共7万余件,经书6万余函卷。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红山上,海拔3700余米,楼高13层、115.703米,建筑面积138025平方米。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14)布达拉是梵语(古印度语)的音译,意为“佛的胜地”。布达拉宫最早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他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这里建造了宫殿,后又建造了大昭寺,吸引着大批的朝圣者。公元9世纪中叶大昭寺遭雷击和兵乱被毁,仅存法王洞、圣观音两个房间。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建立嘎丹颇章西藏地方政权机构,于1645年在松赞干布所修建宫殿遗址上,重建了寝宫、大殿、围墙、门楼以及地方政府工作场地白宫等建筑物。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为供养五世达赖喇嘛,1690年修建了灵塔、佛殿、经堂结合的红宫。此后又经历代达赖喇嘛逐渐改修,方形成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是藏民传统的优秀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式建筑风格。墙面上的形象都是佛教法器或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内部走廊交错,空间曲折变幻,神秘莫测。布达拉宫内部墙面绘有精美壁画,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宫。参加壁画绘画的人有近二百人,先后耗时十余年。壁画题材广泛,是一部珍贵的西藏历史画卷。
从17世界中叶到1959年前,布达拉宫一直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布达拉宫收藏和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各类历史文物、宗教法器、唐卡、雕塑、佛塔、典籍等数以万计的珍品。五世达赖的灵塔,造型庞大,装饰华丽,价值连城。宫中还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数学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以及清朝皇帝御书的匾额,表达了历代达赖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
这座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达拉宫,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和文物巨库,是世界宫堡建筑艺术之最,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南部,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01年)。先后被称为“惹刹”、“逻些”等,9世纪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清代(公元1644~1911年)又称其为“伊克昭庙”。它是西藏地区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大昭寺初建时的只有8间殿堂。15世纪宗喀巴在此创建了喇嘛教格鲁派,寺庙的香火日渐繁盛起来。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葺,最终形成了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位于布达拉宫西侧约2公里的拉萨河畔。“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它始建于公元18世纪中叶,是历世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自七世达赖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均曾对罗布林卡进行扩建,其中以八世和十三世达赖进行的扩建规模最为宏大。八世达赖扩建后,使罗布林卡明显具备了园林特点。十三世达赖主要辟建了“金色林”,并在园林西部修建了金色颇章等建筑。
罗布林卡的占地面积约为360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和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第二重围墙内南院的东南部。以措吉颇章(湖心亭)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格桑颇章西北约120米处,是罗布林卡中最美丽的景区。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罗布林卡西部。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主要殿堂内的墙壁上均绘有精美的壁画。此外,罗布林卡内还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
被登录的建筑物
布达拉宫(登录时间:1994年)
大昭寺(登录时间:2000年)
罗布林卡(登录时间:2001年)
白宫
现存布达拉宫最古的建筑是法王洞。9世纪时,布达拉宫因吐蕃内乱遭到破坏,仅存法王洞。洞内供着据传为松赞干布生前所造的他自己和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人并列的塑像。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共有七层。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
白宫的第六层和第五层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第四层有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殿长27.8米,宽25.8米,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
白宫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喇嘛观看戏剧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广场的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
白宫在红宫的下方与扎厦相连。扎厦位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居住着僧众25000多人。它的外墙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宫的一部分。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位于第四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五、六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七层两套达赖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围绕着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布达拉宫的红宫
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其中最大五世达赖灵塔殿(藏林静吉)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格来顿觉),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
红宫中的法王殿(曲结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玛布日山的山尖。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世音菩萨像。
红宫的屋顶平台上布满各灵塔殿的金顶,全部是单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顶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宝塔,金光灿灿,煞是耀眼。屋顶外围的女墙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外缀各种金饰,墙顶立有巨大的鎏金宝幢和红色经幡,体现出强烈的藏式风格。
红宫中的另外一些宫殿也很重要。三界兴盛殿(萨松朗杰)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和清朝皇帝的画像。坛城殿(洛拉康)有三个巨大的铜制坛城(曼陀罗),供奉密宗三佛。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密宗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热拉康)供金质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十世达赖的灵塔也在此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西有寂圆满大殿(措达努司西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其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最著名的。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内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现供有清乾隆皇帝画象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1933年动工,历时3年建成。此外还有上师殿、菩提道次第殿、响铜殿、世袭殿等殿堂。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雪老城及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建筑外景: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主楼高117米,共13层,东西长370余米。山下附属建筑有雪老城、龙王潭等。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拨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东庭院(德央夏):系白宫正门前面平坦广阔的平台。面积为1500余平方米,其西面为白宫主楼,东面为僧官学校,南北面为住房。
白宫门廊:此门廊有通往白宫的大门,四壁均绘有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南壁绘有五世达赖喇嘛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执政)的文告。
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系白宫主殿,也是白宫最大的殿,面积为717平方米,内有34根柱。北侧面设达赖喇嘛宝座,上方悬清同治皇帝御书“振锡绥疆”匾额。殿内四壁满绘宗教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壁画。原达赖喇嘛坐床等重要庆典均在此举行。西日光殿:此殿是早期修筑的达赖喇嘛的起居宫,位于白宫顶层。由福地妙旋宫、福足欲聚宫、喜足绝顶宫、寝宫和护法殿组成。东日光殿:此殿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晚年扩建的起居宫,位于白宫顶层。由喜足光明宫,永固福德宫、护法殿、长寿尊胜宫和寝宫组成。
弥勒佛殿(强康):主供弥勒佛塑像。左右为长寿3尊,仙女顿珠卓玛等,殿内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侧设有八世达赖喇嘛宝座。
金顶区:金顶区位于面达拉宫的最高处。金顶指的是灵塔殿和主供佛殿的鎏金屋顶,共7座,金顶上有许多鎏金装饰。金顶区四周,尚有经幢、经幡等装饰。
坛城殿(鲁朗康):殿堂中心为桑旺堆巴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西面为吉杰坛城。桑旺堆巴(密集)、德却(胜乐)、吉杰(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殿内四周绘声绘有壁面,大都是佛教名人名寺及教史。
殊胜三界殿(萨松朗杰):殿内供奉一块用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牌位。牌位上方所供为清乾隆皇帝肖像。周围有金刚持、宗喀巴等塑像。殿内尚有十三世达赖喇嘛用万两白银铸造的十一面音像。这是红宫中一座重要的佛殿,有些重大活动在此殿举行。
长寿乐集殿(其美德丹吉):此殿堂设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喜措的宝座,沿墙的佛龛中供奉千尊无量寿佛像。殿内还供奉“埃革则底”护法神和宗喀巴塑像等2000余尊佛像。
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通高12.97米,用优质黄金包裹的灵塔面镶嵌的珠宝上万颗,可谓世间珠玉宝石芸萃。殿内陈设着各种法器、祭器。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坐像前陈设一座由20万颗珍珠串成的珍珠塔(曼陀罗)。第3层楼四壁均为十三世达赖喇嘛一生的传记壁画。
上师殿(喇嘛拉康):殿内主要供奉着西藏著名上师的塑像。佛龛中尚有吐蕃王朝赞普像、贤者像等数千尊和佛塔上百座。 七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七世达赖喇嘛灵塔供奉在殿堂中央,殿内尚有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坐像,以及佛龛、经书架等。 圣观音殿(帕巴拉康):殿门上方悬挂清同皇帝御书“福田妙果”匾额。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自在观音像,为松赞干布所依本尊,属布达拉宫的稀世珍品,尚有合金质的六面阎罗王等许多珍贵的佛像和佛塔。
八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殿内主要供奉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坐像及其灵塔,并在灵塔前供有八瑞物、八吉祥、七政宝等。
九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殿内主要有九世达赖喇嘛灵塔、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和宗喀巴的坐像,尚有经书架等。
时轮殿(堆廓拉康):殿中心有铜质鎏金时轮坛城1座,其周围有时轮神像和历算家塑像100余尊。
释迦能仁殿(土旺拉康):主供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排列其八大弟子立像,殿内设有七世达赖喇嘛宝座以及存放手抄甘珠尔经典。
无量寿佛殿(蔡巴拉康):殿中间的佛座上供奉9尊无量寿佛塑像以及白度母、绿度母塑像各1尊。殿堂四周满绘壁画。
法王洞(曲吉竹普):系七世纪叶蕃时期的建筑,被西藏佛教徙尊称为法王的松赞干布当年曾在此修行。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以及吐蕃王朝大臣噶尔东赞(禄东赞)和吞米.桑布扎等塑像,后者相传为藏文创始人。尚有早期珍贵的壁画。
普贤追随殿(公桑吉珠康):殿中间佛座上供奉铜质鎏金释迦尼坐佛,左右为观世音和五世达赖喇嘛像等。
响铜殿(利马拉康):此殿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合金)铸造,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像等约3000余尊,其中大明宣德和永乐时内地制造的塑像可达上百尊。
红宫二回廓:素有画廓之称。回廓四周满绘面达拉宫修建史、红宫落成庆典和佛事活动等壁画。
西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努西平措):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达725平方米,内有44根柱子。西端设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殿堂四周满绘壁画,面积达280平方米,其中五世达赖喇嘛进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资料。殿内木构梁檩均有木雕镂空佛像以及各种动物和花纹图案。
菩提道次第殿(朗仁拉康):主供藏传佛教祖师宗喀巴坐像,殿内还供奉格鲁派及噶当派名人铜像等。
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银铸塑像,其东侧为8尊莲花生传承祖师塑像,西侧为8尊莲花生变身塑像。殿内尚有8座银铸善逝佛塔,经书架上存放着第司桑杰嘉措时精刻的甘珠尔经。
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色东康):殿堂高3层,内有16根柱,殿中央供奉的五世达赖喇嘛灵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费黄金3721公斤,塔面镶嵌各种珠宝上万颗,殿内尚有十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灵塔,以及8座镶有各种珠宝的银质善逝佛塔等。
世袭殿(冲热拉康):殿堂正中并列供奉金质释迦牟尼塑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喇嘛塑像,其右侧是一世到四世达赖喇嘛塑像等。西侧是药师八如来塑像。邻西墙是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坐像及其灵塔。东、北壁的经书架上存放着藏文丹珠尔经。
历史和宗教意义
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长期作为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余卷经书;特别是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赖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还有布达拉宫内设置的八座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耗黄金3721公斤,上万颗宝石。这些灵塔包以金皮、镶嵌大量珠宝,塔内安放着历世达赖喇嘛的肉身。还有藏族匠师制作的各种金银器物,镶嵌珠宝的法器、供器和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价值连城;布达拉宫还珍藏着大量书籍,从佛教经典到医学、天文历算,十明(十类学问)学科无所不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在布达拉宫建筑艺术中,绘画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现在壁画、唐卡(卷轴画)和其它装饰彩绘方面。
在布达拉宫的大小殿堂、门厅、回廊等墙面无不绘有壁画,仅西大殿二楼就有壁画698幅,取材涉及历史人物、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等,还有民俗、体育、建筑等方面,有的以单幅表现,有的以横卷形式将画面相连缀。
“唐卡”是藏语音译,是最富有藏族特征的一个画种,用彩缎装裱,画在绢、布或纸上的卷铀画。主要以宗教人物、宗教历史事件、教义为内容,也涉及到西藏天文历算、藏医藏药等题材。布达拉宫保存有近万幅唐卡,最大的可达几十米。
布达拉宫的雕塑艺术融合了汉、印度和尼泊尔等佛教艺术技法,宫内集中了大量珍品.有泥塑重彩、木雕、石刻,而金、银、铜、铁等金属塑像数量最多,作品造型精美,高大者可达十余米,小的仅几厘米。
宫内还保存着大量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品,如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和幔帐等刺绣贴缎织物。
布达拉宫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它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可以说,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的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布达拉宫的保护和管理十分重视。多年来,国家拨巨款进行日常维护,自1989年至1994年又集中进行了五年的维修,现在布达拉宫以更加金碧辉煌的面貌屹立在巍峨宏伟的红山之上。1959年以后,每年都拨给专款维修。1988年国务院决定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工程历经5年,于1994年竣工。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布达拉宫由吐蕃松赞干布兴建。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后因雷击和战乱遭严重破坏。1645年(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朗绕登主持,重建布达拉“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藏历铁马年),第司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扩建了“红宫”。1693年(藏历水鸡年)工程竣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特别是非曲直936年(藏历火鼠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了布达拉宫今日的规模。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表时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器、玉器、锦锻品及工艺珍玩,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
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布达拉宫的维修和保护,除常年拨给专门维修经费外,1988年国务院决定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并于次年10月隆重开工,在藏汉族工程技术人员的团结协作下,工程历经5年,胜利地竣工,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以新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来客。
综述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
悠久历史,恢弘的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达赖 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外观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建筑造型
坚固的结构、华丽的造型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不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艺术宝库
汉藏艺术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宗教艺术的宝库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坐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萨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中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赖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在一些殿中还悬挂有清朝皇帝的匾额。在达赖居住的宫殿中还有大量豪华陈设、服饰。
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
艺术成就
现存布达拉宫的设计、布局、材料、工艺、装饰等均保存了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历史原状,真实性很高。布达拉宫的建筑成就与其建筑一样举世瞩目。
藏族建筑艺术的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它各宫殿的修建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布局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
藏族建筑装饰艺术的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其金属冶炼、壁画、彩画、木雕 等各方面均闻名于世,它的各部分装饰设计、装饰风格、装饰(雕刻、壁画、彩画等)艺术都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准。布达拉宫不但在整体建筑艺术上有着创造性的突破,而且在建筑装饰艺术上也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建筑相结合的经典例证: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组成。
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种殿堂长廊,摆设精美,布置华丽,墙上绘有与佛教有关的绘画,多出名家之手。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黄金珍宝嵌间,配以彩色壁画,辉煌金碧。整个建筑群占地10余万平方米,房屋数千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体现了西藏建筑工匠高超技艺。布达拉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每逢节日活动,宫门挤满信仰藏传佛教各民族佛教徒,成为著名佛教圣地。1990年8月后重修。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它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它似乎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达赖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解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
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布达拉宫在196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进行了全面的修建。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
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旅游小贴士
参观须知:在布达拉宫参观需要遵循所有藏传佛教的禁忌,例如不能戴帽,不能拍照(指进入宫殿以布达拉宫导游图后,宫殿外可以拍一些“外景”),不能踩踏门槛等等。所有游客都需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因此在宫殿内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停留,参观结束后从布达拉宫西门出来,经后山下山坡到可以走到布达拉宫正门来。
最佳拍摄地点
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位置位于布达拉宫外西南侧的一个小土山上(相对海拔不超过20米),参观结束走下山后穿过北京中路就到了。山下会有当地人收取费用,大约1-2元。
布达拉宫购票攻略
购票须知:布达拉宫实行预售与限售结合的卖票制,每天参观人数限制2300人(散客票约700张),每天下午5时后预售次日以后门票,每人限买4张,必须提前一天排队领取购票凭证,而且必须提供身份证号码,根据排队的先后,购票证上标明次日的参观时间,在布达拉宫的正大门持身份证购买门票进入。如果你有教师证或学生证,那就拿出来,你只需49元就可以进去了。此外金顶不能上,珍宝馆藏货不多,不去也罢,还能省10元的。
领号地点:在正对布达拉宫广场的门口,号上写有严格的时间,过期作废。
进宫地点:散客在布达拉宫正门进入,团队游客在布达拉宫宫墙的东南角门,在此接受安检,核对身份证号,请务必带好身份证,否则不能进入。
安检须知:进入布达拉宫需要安检,所有易燃易爆、管制枪支、刀具(包括指甲钳等有可能撬下布达拉宫内任何一块宝石的小工具)都不能携带进入。
购票地点:安检后进入宫墙,由上山阶梯步行到布达拉宫白宫的门口的购票处,凭购票证换购真正的布达拉宫门票。
为控制游人数量,2006年开始限制每日游客为2300人,其中1600张提供给旅行社,700张提供给散客。散客参观,需提前到布达拉宫排队,依次免费领取布达拉宫购票凭证,次日凭购票凭证才能购票参观。
根据藏发改价格[2007]464号文件,布达拉宫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旺季和淡季票价。旺季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票价200元。淡季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票价100元。调整前的价格是100元。
免票对象
1、身高在1.30米以下儿童免门票和车票。
2、革命伤残军人、70岁以上老年人、离休干部请凭有效证件免购门票,另购车票。
布达拉宫旅游交通
航空
西藏辟有国际及省际航线。与成都、北京、上海、重庆、西安、西宁、广州、昌都、昆明以及尼泊尔加德满都之间有航线,游客进出西藏非常便捷。
西藏贡嘎机场位于拉萨以南100公里的贡嘎县,市区到机场车程约需2小时,班车费用20元。人多的话可以考虑包的士,约收150-250元。另外机场还有从泽当或日喀则到拉萨的过路中巴,价格约20-30元。
公路
拉萨的国营长途汽车站位于民族路和金珠中路交界。这里的长途汽车线四通八达,东至八一、昌都、成都,西至日喀则、江孜及樟木,北通格尔木。
拉萨至格尔木1165公里,车费262元;拉萨至泽当191公里,车费28元;拉萨至昌都1121公里,车费228元;拉萨至成都2415公里,车费443元;拉萨至日喀则280公里,车费40元;拉萨至樟木754公里,车费113元;拉萨至江孜264公里,车费38元。
市内交通
的士:虽然拉萨城市非常小,但令人惊讶的是他拥有1500辆的士。在拉萨打的,上车时要议价,一般在市内10元也就够了。
中巴/市内吉普车:个体中巴和吉普车行走固定路线,票价2元,大部分线路以藏医院为总站。
建议游客乘出租车从后山到达布达拉宫的顶部,然后从顶部沿布达拉宫走下来,车费约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