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湖景区(30)大金湖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同时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点缀其中。丹霞地貌空间分布:北起龙湖镇的天成岩往西南经上清溪、泰宁城关至读书山、记子顶,后南转至猫儿山、龙王岩、八仙崖(大牙顶)至龙安乡,依次分布有上清溪、金湖、龙王岩、八仙岩四个红色盆地。平面上构成近似“人”形的分布格局,北东长34公里,南北长29公里,总面积215.2km2,地势总体由东北往西南逐渐升高,以记子顶、龙王岩、大牙顶一线为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地带,其中以八仙崖(大牙顶)为最高峰,海拔高度为907.6m,该地带也是峰、柱地貌发育最好最典型的地区,也是景点最集中地带。
四季温和湿润,年均温度17.6℃,降水量大,雾日长,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一般说来,一年四季都适宜游,但冬季山景萧条,自然风光会大打折扣,而夏季虽然气温偏高,却是万物生长最为茂盛、此时去是最好不过的。每逢盛夏,远近游客,不顾劳累,翻山越岭,策杖攀藤,兴致勃勃,来此探胜。
在丹霞地貌的西南侧还有花岗岩地貌景观,中部有人文景观。地质公园总体上可划分为5个风景区(即上清溪风景区、泰宁古城游览区、金湖风景区、龙王岩--八仙崖风景区、金铙山风景区)、11个景区、13个景群、160个景点。于2005年2月1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继武夷山“双世遗”之后又一个入主世界级别的福建旅游景区。而且,大金湖是同时拥有五块国家级牌子的旅游景区,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1][2]
又称白水漈瀑布。瀑布分为两层,间距百余米,上为斜漈瀑布,下为水漈瀑布,远眺似白练悬空,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它发源于泰宁第二高峰——峨嵋峰的九栋岭,在两山对峙间,石峡中开,流水奔突而下,汇聚沿途的小溪、山泉注入金湖,百米之外便能听到瀑布轰雷般的响声。每当雨过天晴,瀑布周围雾气腾腾,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悬挂其中,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赤壁丹崖:宽约500多米,高约100米,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垒突兀,倒影红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声,直呼其为大赤壁。碧水丹山,斐绿叠丹。虽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绿水浩荡,丹崖壁立,斑斓绚丽,气度不凡,别有一番意境。
是金湖景区很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岩危壁峭,合掌双峰相互挤扎,湖水上涨浸过山腰,形成深绿色的狭长水巷,只容一只小般擦崖而过。峭壁竦立间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称五马落槽。峭壁上长满各类花草,其中有石兰、吊兰和还魂草等,还有两股飞泉由上而下直泻深潭,响声铮铮然,更显得潭色如碧。幽谷迷律俗称“二线天”,旧称二十四溪,是指弯弯曲曲二十四弯的意思。水道长2千米左右,两岸悬崖峭壁,花草攀崖,修竹成林,禽鸟时现。船只在幽静的峡谷中左弯右转,给人以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感觉,因此雅称为幽谷迷津。尽头有块岩石挡住去路,看似船只进不了,其实可以进去,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船只沿石壁擦过,有一块圆溜溜的巨石,在两边水中各映出一线;仰望,则形成一个弧形,便是“水上二线天”。
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3千米,水深60多米,周围群山环抱,岛屿星罗棋布,水天一色,风吹草摇,水动山浮,令人心旷神怡。十里平湖,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变化:晴天,风和日丽,碧水丹山;雨天,波涛汹涌,山色凄迷。日出、晚霞、月夜,湖面上时刻变幻出各种迷人的景色。无论什么时候,呈现在人面前的都是充满诗情画意而格调各异的山水长卷。十里平湖左侧,有座孤立高耸的岩石,直插云霄,充满阳刚之气,名为雄住峰。把雄柱峰和背后那块俗称扁担寨的丹岩叠合起来,就巧妙地构成了一只昂首迈步、似要入海遨游的“金龟”,人称这个景观为“金龟入海”。
又名猫儿兽石。孤峰突起,高耸入云,酷似蹲坐山巅的巨猫,于十里开外都能清楚地看到那逼真的形象。猫儿山不令是金湖景区的标志,也是整个泰宁旅游的标志。猫儿山由三座山峰组成。三座山峰像被天斧劈开,形成直刺苍天的三把利剑,因此名为三剑峰。三座山峰又好像三个仙女,对着湖面梳妆打扮,所以又称为“仙女梳妆”。、、
金湖这一美名早已闻名国内外。以它命名的金湖风景区位于泰宁县城西南面。东北以南溪、杰色为界,西南以金龙山--猫儿山南北向断裂为界,西北侧以南溪--寨下(崇安-石城)北东向断裂为界,东南大致乌石坑向南西至水际瀑布、甘露寺、风洞,后转向南经雄柱峰、黄石寨东侧一线为界。总体上由北东转向南北向展布。是一个受北东向和南北向断裂控制形成的“人”字形断陷盆地,面积达67.06km2,由崇安组紫红色碎屑岩组成。岩层产状北段向北西倾,南段则倾向西,倾角10-20°,近盆地中心局部过5-10°。其中还发育有一系列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节理裂隙,在风洞--石塘一线以东以发育北西向及北东向节裂隙为主,以西则以南北向节理裂隙为主,次为北东向节理裂隙。区内沟谷深切,各种丹崖地貌景观十分发育,丹崖高悬,峰柱林立,气势雄伟,耸立于碧波粼粼的金湖岸上,是一个以水上丹霞为特色的风景区。从地域分布上,大致以风洞--石塘一线以西,以丹霞峰柱及嶂谷(一线天)最为发育,且多沿湖岸周边分布;而风洞--石塘一线以东则广泛发育岩槽洞穴,且多有寺庙建于其中。而猫儿山一带是与国家森林公园融为一体的丹霞峰、柱地貌区。据丹霞地貌景观分布及特点,将本风景区划分甘露岩、猫儿山、梅口平湖、弋口平湖四个景区。
位于金湖风景区东北部,西北、东北及东南以金湖风景区界线为界,西南与梅口平湖景区毗邻。本景区丹崖、岩槽洞穴广泛发育,为岩槽洞穴博物馆所在地,洞穴中有众多不同风格的寺庙,是一个以岩槽洞穴与寺庙文化融为一体的景区。甘露寺是用一根红柱撑起的凹陷绝壁中的寺庙。以一种展翅高飞的姿态,巍巍立在丹崖绝壁间露出的一个天然石洞内。洞顶巨岩横空而出,一群气势巍然肃穆的绛红色古建筑物深掩其间,巧妙地躲避过了千百年来风雨的侵袭。[3]
位于本景区北部的圣丰岩、李家岩、读书山一带,主要景点有天台岩(寺)、丰岩(寺)、圣丰岩、狮子岩(象鼻岩)、读书山、金龟寺、船岩大型蜂窝状洞穴,石塘崩塌堰塞湖,寨下断裂等景观,天台岩是发育于丹崖赤壁大型岩槽,岩槽南缘岩洞(李家岩洞),昔为李春烨读书处,现建有寺庙,该岩洞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常年无蚊蝇,岩外丹霞群山,绿树郁郁葱葱,有如世外桃源;与之相邻的丰岩国内首屈一指的额状洞,李纲曾在此读书、讲学,至今仍留有抱鼓石、门石、踏步石阶,崖壁刻有“李忠定公读书处”等,是泰宁著名的胜迹;圣丰岩也是一个大岩洞,过去整个生产队的人长期居住在此洞内,至今还有数户人家居住,据说岩洞中没有蚊蝇,其地貌及生态环境值得考究。此外还有狮子岩、船岩、莲岩等等。岩壁上还有发育许多大型蜂窝状洞穴,如甘露寺崖壁上的大型蜂窝状洞穴(照片31)也是极为罕见的,在此不一一赘述之。
位于金湖的中心部位,面积36.23km2,又称十里平湖,湖面宽阔,碧波粼粼,湖岸四周绿树成荫,沟深谷峡,丹崖高悬,峰柱耸立,山寨岩堡突兀,丹霞、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景色奇丽、雄伟壮观,是国内外罕见的水上丹霞地貌景观,也是大金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和精华所在。其景观类型多、丰富多彩。
位于泰宁大布乡北2km的龙王岩,海拔864.6m,是大金湖丹霞地貌第二高峰,也是800-850m夷平面残留部分。面积7.82km2,由崇安组厚--巨厚层砾岩、砂砾岩组成,砾石成份主要为火山岩,多是圆形、扁圆形,大小一般在5-50cm,而砾径30-50cm者累见不鲜,是典型的河流相砾岩。龙王岩西侧丹崖高达350-400m,奇险挺拔(照片34)。在海拔778m崖壁上形成一额状洞穴,形如龙嘴,宽约60m,深数米至20m,龙嘴内建有龙王庙。其周围有暗岭崩积穿洞、鼓墩石(神钟山)、指母山(鲁迅头像)、开心大佛、兔尾石、老虎际民俗村等景观。还有老虎际崇安组剖面、大型交错层理等。可供产考,因此,龙王岩景区是一个可供科考旅游观光,登高观景,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位于泰宁龙安乡之北的张地村--八仙崖一带,面积22.11km2。是崇安组砾岩、砂砾岩、粉砂岩分布区,产状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10-20°,南北向断裂带通过本处。是大金湖丹霞地貌最高出露区,以发育典型的丹崖、峰、柱地貌为特色。据黄进先生在本区上清溪河流阶地采用热释光测年得出的平均地壳上升速度0.586米/万年计算,其形成年龄大体已达1190万年,是本区,也是中国东南沿海丹霞地貌形成年龄最老的地区。自主峰大牙顶向南西1km范围内依次有大牙顶、脚趾石、东门牙石、西门牙石、东圣教石、西圣教石、菜刀石及未名石等八座800m以上高耸入云的峰柱,气势雄伟壮观,有时云雾飘渺,犹如仙山,故称之八仙崖(照片35),自八仙崖至余家地及向西南至张家地、滴水岩2-3km范围内还有黎咀山(照片36)、锄头山等一系列800m以上的岩峰(照片37)、岩柱及丹崖赤壁,风景十分壮观秀丽,主要景观有金字塔山、合掌峰(照片38)、滴水岩、群狮会八仙、老猴观天、金猴上山等景观,是本风景名胜区丹崖峰柱及造型地貌最发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之一。也是一个潜力巨大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自驾:
1. 上海出发:上海-鹰潭-泰宁。
2. 上海出发:上海-玉山-武夷山-泰宁。
2. 南京/苏州出发:上饶-邵武-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