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鼎瀑布距县城12公里,面积15公里,主要由宝鼎瀑布、宝鼎湖、宝鼎山、白云庵、原始矮林等组成。瀑布发源于华南第二高峰真宝鼎。瀑布之水源于青背河,河水经大坝西折,至山北,沿着山势,泻入宝鼎湖中。几经跌宕,凌空坠落,象一条银色巨龙穿云破雾,从天而降,其宏伟气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延东乡同禾村境内,有世界上罕见的特色:花岗岩岩石构成的瀑床,700多米的落差,宝鼎瀑布瀑布脚下有高湖相接。瀑布挂在宝鼎瀑布风光高耸云宵的宝鼎岭腰,长1千余米,由于山势陡峭,瀑布共分九级,由完整的丹霞岩石组成,使瀑流犹如在一块飘浮的红绸上流过,阳光射过溅起的水雾,七彩如虹,有九重天之说。瀑布最宽处达200余米,最窄处也有20余米,总落差180米。每逢春夏之交,瀑布水流量最大。从瀑顶到瀑底,几经周折,形成九级直落宝鼎湖。飞天瀑布从罗汉大肚式的断崖处汹涌而下,形成巨大的扇形瀑面,气势磅礴,吼声震耳欲聋。
宝鼎瀑布图册(10) | 宝鼎瀑布图册(11) |
宝鼎瀑布图册(10) | 宝鼎瀑布图册(11) |
宝鼎瀑布之水源于青背河,河水经大坝西折,至山北,沿着山势,泻宝鼎瀑布入宝鼎湖中。它象一条银色巨龙穿云破雾,从天而降,其宏伟气势,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水流量大,落差近700米。从瀑顶到瀑底,几经周折,形成九级直落宝鼎湖。宝鼎瀑布气势磅礴、造型优美、瀑色绚丽、瀑声音韵别致。宝鼎湖面积为705亩,最深50米,平均深度35米,犹如一面大明镜镶嵌在群山之中,泛舟其上,湖光山色,尽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宝鼎瀑布有世界上罕见的特色:花岗岩岩石构成的瀑床,700多米的落差,瀑布脚下有高湖相接。瀑布挂在高耸云宵的宝鼎岭腰,长1千余米,由于山势陡峭,瀑布共分九级,由完整的丹霞岩石组成,使瀑流犹如在一块飘浮的红绸上流过,阳光射过溅起的水雾,七彩如虹,有九重天之说。
宝鼎瀑布层次多,落差大,云雾、清风、古木、翠竹、碧池、飞瀑浑然一体,既有黄果树瀑布的磅礴气势,又有庐山瀑布的婀娜妩媚,令游客陶醉不已。
拦宝鼎山腰而建的上梁水库,正处于瀑布底部。飞流直下的瀑布与水平如境的水库连成一体,别具一番情
趣。湖面,一碧万顷,绿波粼粼。湖岸,丛林芳草,倒映水中。泛舟湖上,如入琉璃世界;垂钓,如入无人之境,悠然自得,美不胜收。
宝鼎瀑布飞瀑被石壁上凸起的地方猛然抬升,刹那间琼浆四溅,似天女散花,冰凉的水雾和着风,轻轻地落在人衣服上、手上、脸上,融到人的心里,让人五脏六腑一齐颤栗;捧起一把来洗脸,清爽,再抿一口,甘甜!飞天瀑布从罗汉大肚式的断崖处汹涌而下,形成巨大的扇形瀑面,气势磅礴,吼声震耳欲聋。
宝鼎瀑布图册(10) | 宝鼎瀑布图册(10) |
宝鼎瀑布图册(10) | 宝鼎瀑布图册(10) |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亲临宝鼎瀑布,经实地考察后,赞叹宝鼎瀑布:“悬崖飞溅,长如布,转如倾,匀成帘”。
龙胜温泉
炎井温泉
平乐温泉
五排河漂流
资江漂流
乐满地休闲世界
漓江民俗风情园
青狮潭旅游度假区
阳朔龙颈河漂流
特色建筑
银水侗寨
熊虎山庄
秦家大院
兴安水街
榕津古镇
地灵侗寨
阳朔西街
鉴山寺
徐悲鸿故居
李宗仁故居
大圩古镇
福利古镇
靖江王城
阳朔石头城
恭城武庙
桂林恭城文庙
全州湘山寺
月岭古民居
会仙镇
靖江王陵
人文景观
桂林愚自乐园
刘三姐景观园
桂林阳朔世外桃源
虹饮桥
桂林解放桥
桂林花桥
燕窝楼
古桂柳运河
灵渠
杨堤
穿岩古榕
阳朔大榕树
丰鱼岩
古东森林瀑布
龙门水岩
龙胜梯田
金坑梯田
桂林海洋世界
桂林植物园
虞山公园
南溪山公园
穿山公园
阳朔山水园
桂林西山公园
桂林南溪山公园
芦笛公园
桂林园林植物园
桂林博物馆
自然风景
桂林漓江风景区
九马画山
乡吧岛
象山景区
彭祖坪自然保护区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二滩
荔江湾
聚龙潭
七星景区
桂林红溪景区
阳朔十里画廊
百卉谷
桂林蝴蝶泉
灵佛洞
资源宝鼎瀑布
桂湖
象鼻山
冠岩
猫儿山
八角寨
芦笛岩
尧山
独秀峰
桂林天门山
遇龙河
五排河
杉湖
榕湖
木龙湖
桂林桃花江
漓江
黄布倒影
碧莲峰
月亮山
书童山
莲花岩
叠彩山
伏波山
骆驼山
银子岩
东郎山
归仁洞
九滩瀑布
睦洞湖
宝鼎雄资
华蓥山宝鼎始建于唐代,盛于清咸丰年间,以其悠久丰厚的佛教文化闻名天下,享有“西朝峨眉,东朝宝鼎之历史地位。其间有蔚为壮观的“四绝八景”,“八景”:华蓥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异树、九子灵泉、渠江落照、石镜斜阳、华严古洞、王壁浮光;“四绝”:日出、佛光、云海、圣灯。宝鼎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和悠远厚重的佛教历史文化、曾倾倒过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铭石诗文和佳作名联 吸引了大批川渝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朝山敬香. 宝鼎是华蓥山主峰之一,周围群山拱卫,山形似鼎,故称宝鼎。宛如巨人屹立于群山之巅,素有“东朝宝鼎,西朝峨嵋”之说,享有“山河俯瞰周千里,绝顶登临眼界宽”之美誉,是我国八大佛教胜地之一。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寺于山顶,名“瑞峰禅寺”,后改名“光明禅寺”,再改为“光明寺”,传说是“普贤大士现身显圣之地”。宝鼎风光秀美,神奇壮丽,“四绝”、“八景”,天下称奇。历代官宦信徒、墨客骚人,纷至沓来,烧香拜佛,虔诚祈祷,观光猎奇,饱览风光,留下不少诗词歌赋,传于后世,清代释昌言主编的《华银山志》就收录了200多首(篇)。清代高僧释昌言赞“宝鼎连云”诗云:“螺髻如丹鼎,元气接鸿蒙;上有飞仙路,乘云走太空”。清代高僧寂昆赞“华银积雪”诗云:“远看露光辉,近瞻增皎洁;山深人不知,中有秦汉雪”。农历每年六月十九为华莹山宝鼎庙会时间。 宝鼎风光优美,主要有玛琉瀑布、神仙洞、迷宫洞、千佛坪石林、欢喜坪、舍身岩、华严洞、美女峰、黄龙寺、白云庵等, 宝鼎有“一脚踏四县”之称,邻水县,华蓥市,渝北区,合川区。上宝鼎有五条路: 北面上山——路途较陡:一、(华莹市)溪口镇、东林寺、听秋亭、土地庙、青龙嘴、木石居、女娲庙、伏虎寺、报恩寺、黄龙寺、白云庵、玉壁岩、欢喜坪至宝鼎;二、(华莹市)溪口镇、听秋亭、三百梯、崇福寺、经楼堂、金粟山房、小狮子林、白云庵至宝鼎。从东麓登宝鼎也有两条路,三、(合川区)三汇镇、康家山、垮岩、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