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地处西邑乡南边,截止2006年底,该村距乡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 交通方便,距隆阳区30公里。东邻乌马村,南邻集中村,西邻红土村,北邻西邑。辖吴山等5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 5.66 平方公里,海拔1790 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1140 毫米,适合种植种植、烤烟、蚕桑等农作物。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093.3亩(其中:田359 亩,地734.3亩),人均耕地0 .87亩,主要种植粮食、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5577亩;没有经济林果;无水面面积和草地面积;荒山荒地1411.7亩,其他面积408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6 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106口。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2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6.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2 万元,占总收入的51.66 %;畜牧业收入110 万元,占总收入的33.6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53 头,无肉牛,无肉羊 );没有渔业;林业收入6.3 万元,占总收入的1.42%;没有第二、三产业收入;工资性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13.27%。农民人均纯收入 137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2人(占劳动力的78.87%),在云南省内务工83人,到云南省外务工39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 。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5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9.24 %。该村发展烤烟、蚕桑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产业。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288户,共有乡村人口1262人,其中男性649人,女性613人。其中农业人口1257人,劳动力71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为1261人,满族1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人,占人口总数的0.4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60人,参合率92.28 %;享受低保39 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没有卫生所,该村距离乡卫生院3 公里。该村没有公厕。
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拥有教师5人,在校学生162人,距离西 邑乡中学7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22人,其中小学生162人,中学生60人。
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5 人,无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党员40 人、女党员5人。该村党支部2005年、2006年被评为西邑乡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组成。该村没有团总支。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8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16.11亩,没有土地流转面积。没有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无一事一议筹资和筹劳。年末集体总收入3.8万元,有固定资产2.5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3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等情况。
2006年后,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2、交通发展滞后;
3、产业结构单一;
4、医疗设备有限,技术水平底。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壮大蚕桑产业;
3、作好烤烟长远规划;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