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镇

八都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别名 龙城
火车站 八都站
方言 赣语
中文名称 八都
邮政区码 331603
面积 190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地理位置

八都又名龙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处吉水、永丰、峡江三县交界处,是吉水县的北大门,现辖2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其中墟镇人口1.5万人,墟镇建成面积2.6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详细介绍

八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105国道、京九铁路线纵贯全镇南北,赣粤高速公路依镇而过,抚八公路、住八公路横贯镇域东西,赣江穿境北去,境内还有三级火车站。

八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杉、松、樟、栎和毛竹等森林资源,煤炭、石灰石、白泥硅石等矿产资源也储量丰富。

经济发展

2006年镇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2]

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98784万元,2007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5120元。[3]

八都还是江南最大的粮食集散地之一。除粮食之外还盛产柑桔、桃、李、花生、芝麻、油菜籽、大豆、黄麻、黄红麻、黄栀子、茶叶、三原杂交猪、肉牛、红毛鸭等。现在,八都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日渐加大,高效农业优势突出。全镇通过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较好地把农业上的主导产业,商品基地与培植乡镇的龙头企业结合起来,依托该镇的粮食、红毛鸭等主导产品,建起了粮食、运输、建材、板鸭等四大集团公司,打造了各自的八都品牌。目前,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5亿元,企业个数达730家。八都还拥有规划面积300亩,总投资300万元的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大力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园的示范作用,带动本地农业经营理念的变革。

为了优化八都的投资环境,镇内兴建了由国家计委立项的八都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1200亩,目前已开发面积40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90万元,实现了“四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下水道、土地平整),修建了通路网络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各地客商,现有进园投资兴业的企业29家,总投资106165万元;引进外资6590万元。

2016年完成财政税收7247万元,在全县乡镇名列第二。金鸿马物流、赣中物流成为全市物流产业领头羊。八都板鸭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三次斩获名优产品上海展销会金奖。打造了全省第一家百强粮油加工企业,全省第一家乡镇工业园区,精制米业、富达粮油、南方水泥等企业投资均超过2亿元。[1]

社会事业

镇内建起了通讯、水电、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娱乐、体育卫生等一系列完备的基础设施,并在全镇形成了风格各异、功能不同的工业、仓储、市场、住宅、金融、商业、文化、休闲等小区。八都因此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江西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99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风景名胜

毛泽东祖籍地龙城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有序推进;全县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的八都老街正在进行传统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和规划编制;始建于南宋的住岐古塔矗立在峡江水利枢纽八都境内大坝旁;素有“小井冈”之称的白袅岭为县内第二高峰,佛教渊源堪比大东山;鹄山农业科技基地山、水、田、院近万亩的面积,为农旅开发项目厚植了现实基础。[1]

新兴的旅游业也成为八都镇的一个新的亮点。始建于唐朝的鹫峰寺位于海拔770米的白凫岭,林木葱葱,彩云飞渡,泉水潺潺,可谓是旅游避暑的胜地;呈盘龙形的毛泽东祖籍龙城遗址别具特色,更有投资1600万元新建的毛泽东祖籍浏览苑,融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另外还有练兵场、权公坪、仓廪等一批遗迹,见证着1947年10月中共闽浙赣区党委江西工作委员会在此设立的工作据点。

蓬勃发展的八都正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在这里充满了挑战,更饱藏着机遇。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