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是全国第二大油田,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发达,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胜利油田隶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集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后勤辅助生产和多种经营、社会化服务为一体,专业门类齐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2000年5月其油气勘探开发主体部分重组改制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存续部分为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陆续发现了69个油田,原油最高年产量达3355.19万吨,到2003年累计生产原油7.99亿吨。2003年生产原油2665.51万吨、天然气8.1亿立方米。
胜利油田共同愿景
把胜利文化核心内涵具体化而描绘成的一幅壮美画卷,是胜利人不懈追求、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体现了胜利人开拓奋进、永远创新的精神品质,展示了胜利油田不断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美好前景。 和谐,通常是指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整合,各种社会机制的运行顺畅,各种积极因素的有效发挥。和谐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也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和谐文化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和价值取向,而且作为胜利文化的内涵深化,是共建和谐油田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近年来,油田着眼于“和谐向前进”与推进“五大和谐工程”,持续深入开展“和谐文化建设年”活动,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浓厚氛围。今年,适应油田科学和谐发展的新形势,局党委明确提出了“处处体现和谐”的行为规范,要求以“干部群众和谐,上市存续和谐,油田地方和谐”为核心内容,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处处体现和谐”,不仅是体现和谐文化执行落地的具体要求,也是衡量和谐油田建设成果的重要尺度。三个方面的和谐要求,不仅深化拓展了和谐文化的内涵,而且明确了和谐文化的要素,创新了和谐建设的路径。通过上下结合,由内及外,层层展开,进一步提升和谐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大力营造团结一心、内外协调、平安和谐的文化环境,积极培育干部职工“处处体现和谐”的行为习惯,努力形成“油田和谐人人有责,和谐油田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干部群众和谐,这是和谐油田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处处体现和谐”的直接反映。应该说,通过连续多年油田思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是2008年“深入群众促和谐,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的教育实践,油田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油田科学和谐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上“不适应、不符合、不扎实”的问题依然存在,干群和谐的基础需进一步稳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以民为先,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群众思想与和谐理念,把“切实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和谐油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真正融入群众,真诚服务群众,以改善民生、转变作风的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促进干群关系的更加和谐。油田是个大家庭,在职职工、各种非在职群体都是一家人,都是促进和谐油田建设的重要力量。要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和各种群众工作制度,积极开展“今天我来当工人”、“联系老党员、老劳模和困难职工”等活动,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把职工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人心换人心,以人心暖人心,经常深入岗位和家庭了解情况,设身处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要在政策框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下大力气解决好子女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帮扶、基层队硬件改造等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激发职工群众“共创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市存续和谐,这是和谐油田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处处体现和谐”的重要保障。在深化改革重组的过程中,油田内部不仅形成了勘探开发、辅助生产、社区服务、改制企业等多个业务板块,而且整体分成了管理局和分公司即上市和存续两个部分。但不管体制如何变化、业务如何重组,我们始终要清醒认识到:管理局与分公司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产业链上的两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环节,二者唇齿相依,荣辱与共。近年来,受行业性质、资产人员、历史包袱等因素的影响,上市部分的赢利与存续部分的亏损构成了胜利油田不和谐的音符,既难以反映我们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真实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胜利油田的信誉形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按照集团公司的“一体化”管理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着眼大局,换位思考,寻求各方利益的交汇点、感情的融合点和认知的共同点,坚持发展共谋、稳定共抓、环境共建、责任共担,协调共进,一体化发展。推进“上市存续和谐”,要求我们在一体化管理的框架下,进一步强化勘探开发的“主业”地位,努力增储稳产,夯实资源基础;进一步发挥石油工程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拓展市场,提升效益;进一步增进社区的“大本营”职能,努力强化管理,改进服务;进一步理顺关联交易关系,落实市场服务协议,完善上市反哺非上市机制,对上市和存续单位在工作量分配、费用分担机制、生产辅助设施、住房建设、一线环境改善和职工子女就业等问题上,进行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共创百年胜利,共建和谐油田共享美好生活。油田地方和谐,这是和谐油田建设的重要因素,也是“处处体现和谐”的环境条件。油田是没有围墙的企业,点多线长面广,城乡兼有,油地交叉,与周围城镇、乡村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多年来,地方政府和群众给予了胜利油田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而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当前,油田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更好地处理好油地关系,树立“油地一家人,油地一家亲”的和谐思想,本着“油地结合、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共建原则,与油区党政军民联手联心联力、共建共兴共荣,为建设和谐油田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要着眼于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参与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以油田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地方发展改善油田生产生活环境,推动油田和地方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要不断完善油地共建运行机制和沟通平台,积极争取和利用优惠政策,服务油田发展,造福职工群众,实现互利双赢。要把建设绿色生态油田作为和谐共建的重要任务,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和黄河滩涂的生态保护,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油地携手共同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无处不在,和谐人人有责。建设以“处处体现和谐”为宗旨的和谐文化,重在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干部职工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职工的思维方式,外化为职工的行为习惯。要深入宣传贯彻“共建共享”理念,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把“共享”需要从“物质需求”拓展到更广阔的层面和更高的境界,既要共享油田发展的物质成果,也要共享精神成果、文化成果。要使职工群众认识到,没有油田的和谐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共享也是一句空话,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谐家庭、和谐单位”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做贡献。同时充分发挥油田安全文化、社区文化和基层家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感染和影响作用,让和谐理念融入到每个胜利人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让和谐之风吹遍百里油区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推进胜利油田整体的和谐发展、团队的和谐相处、文化的和谐统一、大局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