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隆之

逝世日期 东魏孝静帝武定三年(545年)
赠官 太保、司徒公、冀州都督
民族 汉族
所处时代 南北朝
爵位 安德郡公
出生日期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
官职 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左仆射、齐州刺史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北魏武泰元年(528年),孝明帝元诩死后,大都督尔朱荣拥兵进入洛阳,拥立元子攸为帝,即为孝庄帝。同时,杀死胡太后、少帝元钊及王公大臣2000余人,封隆之父亲封回同时被害,史称河阴之变。时隔一年,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攻入洛阳,弑杀孝庄帝,拥立元晔为帝。于是,是时,封隆之刚升任河内太守,国耻家怨积深,常怀报仇之志,未到新任便持节东归冀州(今冀州市),以图义兴。与高乾等夜克州城,被推为冀州刺史。其对冀州军民尽心慰抚,百姓感悦。

不久,平阳郡公高欢率军自晋阳(今太原市)东出,隆之遣其子封子绘自滏口将高欢接至信都(今冀州市)发展势力。

中兴元年(531年)十月,协同高欢破尔朱兆军于广阿(今河北隆尧县),封隆之被封为北道大使,镇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

永熙元年(532年),任侍中,寻封安德郡公,参议朝政。因遭斛斯椿诬陷,逃归乡里。高欢召赴晋阳。

东魏天平初年(534年),官拜侍中,参预迁都之议。孝静帝即位后,任吏部尚书兼理冀州。武定初年,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密谋反叛,暗中遣使联络冀州望族以为内应。帝命封隆之速往招抚,高欢之子高澄却密书其“尽灭其党”。封隆之以为,抚慰之旨既已公布,再除杀必失信于民,危害更大。于是,呈请高欢阻止了一场大捕杀。

武定三年(545年),封隆之卒,终年61岁。

历史评价

封隆之在与尔朱氏斗争中,首参经略,奇谋妙算。高欢嘉其忠信谨慎,计多听从。封隆之死后,高欢专程到冀州追悼,并令参军以太牢祭奠。吏民亦为其立碑颂德。

高欢:封公积德履仁,体通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坚虞,始终如一。以其忠信可凭,方以后事托之。

亲属成员

封释 封抽 封裕 封衡






封悛 封放 封孚






封懿 封玄之





封虔之 封磨奴




封奕 封蕲
封鉴 封琳



封回 封隆之 封子绘

封子绣 封德彝 封言道



封兴之 封孝琬

封孝琰

封延之 封纂

封肃



封劝 封恺 封伯达 封休杰





封轨 封伟伯



封业



封翼



封述 封元茜


封询



封忄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