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

常熟

人口 户籍人口106.10万人(2021年)
中文名 常熟
主要民族 汉族
外文名 Changshu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下辖地区 8镇、6街道
方言 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常熟话
地理坐标 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国家/地区 江苏省苏州市
著名景点 虞山尚湖旅游风景度假区、沙家浜旅游风景度假区等
电话区号 (+86)0512
行政区划代码 320581000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时期,常熟地域为古扬州属地。商末(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立吴国。常熟地域时为吴国北境。

常熟古建筑群常熟古建筑群东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灭吴,常熟地域隶于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常熟地域隶于楚。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开常熟地域史设吏治之先河。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东吴吴郡吴县。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

常熟市常熟市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 南沙乡升为南沙县。是时,常熟地域并存海虞、南沙两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今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梁天监六年(507年),置信义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丰收,南沙更名为常熟。

隋开皇年间(581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晋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常熟常熟常熟地域内行政区域划分始于唐代。《吴地记》称:常熟“管乡二十四”,其后集又载“常熟县十二都”。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属吴越国。

宋代,常熟属两浙路平江府。常熟境内设9乡,乡下设都、里、村。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元代改里为图。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清代中期,易乡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清末民初,实行市乡制,常熟境内划为4市31乡。

常熟市徽常熟市徽民国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统乡。民国二十三年 乡以下推行保甲制。其间,区乡划分几经变更。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区置常熟市,余为常熟县。

1951年,常熟市隶于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专区。

1954年11月,常熟市升为江苏省辖市。1957年撤区,由县直辖各乡。[9]

1958年4月撤常熟市,仍统一为常熟县。1958年各乡建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61年划出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归属新成立的沙洲县(即现张家港市)。

1983年3月撤县建市,设县级市常熟市。1983年政社分离,仍为乡建制,乡以下为行政村。是年常熟撤县建市,设一个市属镇、33个乡、3个场。1985年10月继福山撤乡建镇后,各乡陆续改建为镇。[10]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常熟市下辖6个街道、8个镇、2个开发区、1个委员会、1个科技园。[11]

区划详情

6个街道:虞山街道、常福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碧溪街道、东南街道。

8个镇:梅李镇、海虞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辛庄镇、尚湖镇。

2个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个委员会:常熟昆承湖管理委员会。

1个科技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11]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长三角腹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之间。[12]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市区;西接无锡市区、江阴;东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全境东西间最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13]

地形地貌

常熟市境内地势低平、水网交织,海拔大都在3—7米间。境域南部低洼,属太湖水网平原,局部地段最低为2.5米;西北部与东北部略高,属长江冲积平原。境内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3米,山脊长6400米。[13]

气候特征

常熟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015年平均气温16.9度,年极端最高气温38.3度,出现在8月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3度,出现在1月2日。全年降水量1615.3毫米,为常熟建站以来年最大降水量,比历年平均偏多479.7毫米(历年平均值为1135.6毫米)。2015年入梅正常、出梅略偏迟;梅长28天;梅雨量614毫米,属于异常偏多。全年日照时数为1711.3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少102.6小时(历年平均值为1813.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9%。[13]

水文特征

常熟境内水网交织,各河流湖荡均属太湖水系,其分布呈以城区为轴心向四乡辐射状,东南较密,西北较疏,河道较小,水流平稳。主要河流有望虞河、白茆塘、常浒河、元和塘、张家港、盐铁塘、耿泾塘等,湖泊有昆承湖、尚湖、南湖荡等。[13]

望虞河

常熟位置图常熟位置图(2)望虞河南起苏州高新区、吴中区交界的沙墩港口,北至常熟耿泾口,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是沟通太湖和长江的流域骨干排洪河道。全部在江苏省境内,全长60.8千米。

常浒河

常浒河是太湖流域下游阳澄地区的主要引排河道,也是常熟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通道,承担着阳澄地区排涝以及沿线30万亩农田的灌溉重任。

昆承湖

昆承湖又名东湖,南北长6千米,东西宽3-4千米,总面积约18.3平方千米,是常熟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同时也是一个最大的淡水养鱼场。

尚湖

被当地人民称为“尚湖湾”,建于1986年初,临山孕湖。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常熟常熟常熟野生植物资源有乔木、灌木、药材、草、蕈菌等5大类200多种。野生乔木主要有紫檀、柘树;野生灌木主要有山楂、金樱子;野生药材有何首乌、蒲公英等765种;草类繁多,有芦苇、野燕麦等20多种;蕈菌类有松树蕈等。境内人工栽培的树木有300多种。其中用材林有马尾松、黑松、刺槐、水杉等,竹类有燕竹、篾竹、象竹、毛竹等,果树有银杏、板栗、杨梅等,特种经济林有杞柳、桑树、茶和观赏性花木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鸟类800余种,又有人工饲养的北极狐、水貂等。主要水产品有出自长江的绷鱼、细鱼、刀鱼、海白虾等,出自内河的有娜鱼、草鱼、维鱼、扁鱼、青鱼、青虾和大闸蟹等。特产有绿毛龟、阳澄湖大闸蟹等。

水资源

常熟常熟常熟境内地下水均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由于埋深适中,地层稳定,分布面广,水量丰富,水质上乘,曾被广泛采用。为防陆地沉降,已渐回填停用。虞山、福山等山丘地段,地下水常以下降泉形式出露,形成间歇性涧泉,如秦坡涧、桃源涧、玉蟹泉、焦尾泉、舜过泉等,流量较少,但水质优良,矿化度0.05—0.07千克/升,硬度一般小于50毫克/升,为极软水。

矿产资源

常熟市境内已知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境内矿产尚有高岭土、黄沙、煤、泥炭、石英砂、天然气等,但储量不多。

常熟市区常熟市区石料散布于虞山及福山、王庄、大义等乡山峦,属陆相沉积型,为泥盆系五通组,石呈灰白色,致密坚硬厚层状,藏量丰富。1950年,虞山西部率先开掘,为保护山林,于1963年停止,计产340万吨。1963年至1983年,大义、福山、王庄等处,相继批量开采,总产为900万吨左右,各处所产石料多作江堤、滩涂护石、公路基石和建筑混料。

黄沙主要分布于梅李、珍门、董浜、赵市、王市、福山等乡的盐铁塘西南岸。以梅李、珍门之间地段所产“梅沙”质量较好,颗粒细匀,纯净度高,为优良建材辅料,采掘历史较长,1958-1984年已产400多万吨。可采范围日益缩小,沙地面积已不足千亩。

20世纪70年代查明的煤层有两处,一处位于冶塘、王庄、大义三乡交界地段的压路机(东经120°39′56″,北纬31°41′48″)处。矿床属陆相泥炭沼泽型。煤层为二迭系龙潭组。厚度0.1-5.86米不等,平均约2米。夹石分层多。顶部为泥岩,底部为粘土岩和炭质泥岩,顶、底部岩层较破碎,煤质除局部地段较好外,其余均较差。发热量为1300~4322卡/克。江苏省煤炭地质勘探团1970年报告储量1290万吨。另一处位于谢桥乡南面的毛家桥(东经120°37′41″、北纬31°42′ 34″)处。矿床亦属陆相泥炭沼泽型,赋存于顶部的煤层为二迭系堰桥组,厚0~1.59米,结构简单,且不稳定,底部煤层为二迭系龙潭组,厚0.38~6.58米,结构复杂,岩性顶部为鲕状粘岩土,炭质泥岩。煤质为高灰分劣质煤,发热量,浅部小于3506卡/克,深部为3799~4110卡/克。

泥炭在练塘、冶塘乡傍南湖、尚湖一带的低洼沼泽地里均有发现,枯水季节露头甚多,厚约1米。1971~1973年间,附近农民挖掘后做成饼状,晒干用作燃料,也有少数用于加工腐殖酸肥料,后因挖掘困难而终止。

人口

人口

常熟常熟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1万人。全年出生4470人,人口出生率4.21‰;死亡9533人,人口死亡率8.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7‰。年末常住人口168.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9万人,城镇化率为73.7%,比上年末提高0.33个百分点。[6]

民族

常熟居民绝大部分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太湖片方言,通行吴语上海话。截至2016年底,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少数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白族、苗族、高山族、拉祜族、布依族等民族。[14]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周勤第
市委副书记 焦亚飞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秦猛[8]
副市长 吴晓红、万晓军、杨晓峰、史纲、程锋、王志军、徐正、俞翔[8]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王建国[8]
副主任 张建强、张月明、浦梅萍、陈邵东[8]

经济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周勤第
市委副书记 焦亚飞

综述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秦猛[8]
副市长 吴晓红、万晓军、杨晓峰、史纲、程锋、王志军、徐正、俞翔[8]

第一产业

人大领导
职务 姓名
主任 王建国[8]
副主任 张建强、张月明、浦梅萍、陈邵东[8]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常熟常熟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2.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68亿元,比上年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1341.71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290.65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49:50.21:48.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8889元。

2021年,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8.17亿元,比上年增长7.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5.9%,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3.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八大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4.4%,居住类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5%,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3%,衣着类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下降1.5%。

2021年,全年新增就业人员3.09万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24万个,开发公益性岗位181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5%,本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6%。[6]

文化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23.47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产量6.17万吨,比上年增长7.0%;秋粮产量17.30万吨,下降0.4%。全年肉类总产量2724吨,比上年下降15.1%;禽蛋产量1004吨,下降22.2%。水产品产量24572吨,比上年增长0.1%。

2021年,全年实施2.7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开展高标准池塘生态化改造1.79万亩、“美丽菜园”创建1.5万亩,5家规模养殖场完成美丽生态牧场建设,“三高一美”指数达94%。新增苏州共享农庄(乡村民宿)2个、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额年增长率达7.9%。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6]

方言文化

常熟常熟

2021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27.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产值1311.3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9.0%;中型企业产值1312.89亿元,占比29.0%;小微企业产值1903.58亿元,占比42.0%。按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产值2423.1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5%;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产值2104.63亿元,占比46.5%。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行业总数的93.9%,其中26个行业增速超过10%,占行业总数的78.8%。规上工业前十大行业合计实现产值3625.45亿元,占规上产值的80.1%。

2021年,全市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5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5.5%。其中,装备制造产业产值1058.89亿元,增长14.4%;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934.59亿元,增长18.9%;纺织服装产业产值517.95亿元,增长18.4%。

2021年,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18.99亿元,比上年增长9.9%;竣工产值170.91亿元,增长10.3%。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04.8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1%,其中新开工面积431.50万平方米,下降35.6%;竣工面积432.41万平方米,下降13.7%。[6]

历史文化

常熟常熟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完成324.95亿元,比上年增长8.1%;服务业投资完成377.34亿元,增长14.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完成119.62亿元,比上年下降7.3%;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完成86.54亿元,下降1.0%;民间投资完成497.93亿元,增长20.1%。

2021年,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3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1%;新兴产业投资257.97亿元,增长20.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6.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113.67亿元,增长57.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5.0%;工业技改投资138.71亿元,增长38.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2.7%。

2021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7%;房屋施工面积1111.68万平方米,增长7.3%。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60.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1%;销售额342.54亿元,增长18.4%。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15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05亿元,增长7.1%。

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1.0%,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2.7%,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6.7%,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4%,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3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下降30.4%,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下降8.3%,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下降7.3%。

开放型经济

2021年,全年新增注册外资13.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4.8%,其中新设项目70个,注册外资8.9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7.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4%。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37.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3%。其中,进口8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1%;出口156.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9%。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75.7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6.02亿美元。分出口方式看,加工贸易出口38.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一般贸易出口100.84亿美元,增长30.9%。

2021年,全年新增境外企业12家,新批中方境外投资额0.21亿美元。全年新签境外劳务及承包工程合同额2.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5亿美元。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4.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8%;离岸接包执行额2.65亿美元,增长6.7%。

旅游

2021年,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9.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电信业务收入24.56亿元,增长7.7%。

2021年,全年接待境内游客143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293.13亿元,增长1.1%。

2021年,“虞歌畅晚”特色夜经济品牌持续发挥效应,陆续推出沙家浜“横泾不夜天”、方塔公园“方塔传奇”光影秀、尚湖“遇尚·夜宴”等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

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82.62亿元,比年初增加239.56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890.19亿元,增加229.7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08.13亿元,比年初增加446.1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541.95亿元,增加434.26亿元。

2021年,年末证券交易股票开户总数54.78万户,比上年增长5.7%;全年各证券营业点股票交易额6936.13亿元,增长8.4%。年末证券机构托管股票市值5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

2021年,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6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1.12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2.69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6]

婚嫁风俗

地方特产

常熟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常熟话古老特殊,有33个声母、50个韵母、8个声调,八声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接近唐朝发音。

常熟话清浊、尖团、平翘有别,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吴语次方言。

常熟人属汉族江浙民系。[15]

交通

虞山琴派

在长达3000年的古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在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的琴人中间,称某些具有共同特点者为琴派。其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和所据传谱。

从唐代的“吴”、“蜀”声到“沈”、“祝”声,再到宋代的阁谱、江西谱,记录着琴派产生以前的发展历程,为形成琴派积累了日渐成熟的条件。由于琴派指的是一批琴人,所以早期的“声”或“谱”都还不是正式的琴派,只能说是它的雏形,历史上著名的琴派主要是浙派、虞山派和广陵派。元末明初,浙派名师,被琴界称为“徐门正传”的创始人徐天民之孙徐梦吉(号晓山中人),长期在常熟讲学,故可以说,他为常熟出现虞山派准备了条件,而一代宗师,虞山派创始人严澄(字道澈,号天池)和徐上瀛(号青山)共同的老师—一著名琴师陈爱桐和子陈星源则为虞山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明代末年,虞山派兴于常熟,因当地有虞山而得名,也称熟派、琴川派,其创始人严天池,在常熟组织了中国第一个琴社组织——琴川琴社。他师承了陈爱桐的优秀传统,又吸取了京师琴派沈音的创造,形成了“清、微、淡、远”的琴风。严天池在所编《松弦馆琴谱》的序言中强调音乐本身的艺术表现,严词批驳了当时滥填曲辞的风气。加之严天池又是文靖公严讷之子,做过知府,显赫的地位更加受到重视。陈爱桐另一个再传弟子徐青山则更有建树,他把琴曲演奏的美学观点总结为24条逐条论述,即中国美学史上的重镇《溪山琴况》。他弥补了严天池片面强调“迟”的缺点,主张有迟有速,如四时之有寒暑,还把严氏排斥的快速曲目《雉朝飞》、《乌夜啼》、《潇湘水云》收入他的《大还阁琴谱》,因此可以说他全面继承而又丰富了虞山派的琴学。

三百多年来,虞山琴派弟子云集,名家辈出,比如当代琴家吴景略先生。吴景略先生有深厚的江南民间音乐基础,有广采博纳的魄力,有敢于进取的创造精神。他的演奏风格连贯流畅,华丽多姿,有中国南方特有的抒情、柔美、如歌的特点,而在柔美之中,又往往交错有跌宕起伏,激昂遒劲的神韵,格调新颖,今人神往。他既完美地诠释了虞山派古琴艺术的美学精华,又把古琴推到了专业学院的层面,培养出了如吴文光、李祥霆等一批当代名家,在古琴领域之贡献和影响可谓巨大而深远。

2005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在明代著名藏书楼“脉望馆”建立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16]

书法

唐人张固的《幽闲鼓吹》中即记述有“书圣”之称的草书大家张旭与常熟老翁论书的故事。据《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统计,入选其中的常熟籍书法家就有近200人。如此众多的书法人才 在全国同类城市屈指可数。张旭虽不是常熟人,但其书法却因在任常熟县尉时,结识了一位擅书者才得于日臻精进,从而取得了极为突出的个人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也为常熟开启了以书法陶冶素养的风气。至今城内留有醉尉街、洗砚池等张旭学书的古迹与传说。

自元以后,常熟书法名家累世不绝,尤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涌现的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三位常熟籍书法家最负盛名。杨沂孙自幼潜心研究书法,尤嗜篆籀之学,所作篆书,吸收金文、石鼓文、秦权量诏版、汉碑篆书而自成一格。近代大书法家吴大澄 、吴昌硕、罗振玉等,都曾临习过杨氏篆书。萧蜕幼年即勤于学书练字,盛年时期书法造诣名闻远近。篆书丰盈而不臃肿,隶书浑秀见长,草书纯正自然,行书圆润活泼,可谓四书皆精,被誉为“江南第一书家”。两朝帝师翁同龢,早年学欧、褚、柳、赵。中年学颜,得其风骨,更出入苏米,时称“孩儿体”。晚年学隶,回腕作书,力追静穆。时人得其片纸只字,辙视为珍宝。《清史稿》等文献称翁之书法“自成一家,又为世所宗”、“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为乾、嘉以后一人。”常熟博物馆藏有杨沂孙、翁同龢、萧蜕书法墨宝多幅,可供观赏。

绘画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画家迭出。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即有画家一千余人之多,可谓群星璀璨,代有传人。其中尤以熔南北宗于一炉的“虞山画派”,流风遗韵,于今不衰。

常熟绘画,可追溯到元代的黄公望。黄氏多才多艺,工书法、诗词、散曲,尤精于山水画。创作注重写生,取材多以虞山、富春一带山水为主,或以浅绛或以水墨设色。构图气势雄厚,笔下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 被誉为“元四家”之首,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深远。黄公望传世作品约有二十余幅,被世人视为珍宝。其中《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名,现此画一半藏于大陆,一半藏于台湾。黄氏殁后,墓葬于虞山西麓。明代江南名画家周之冕,所绘花卉,勾染点簇,兼工带写,自成一派,被画史称为“勾花夹叶派”。周氏有传世作品三十余幅,主要收藏于京、津、宁等地,常熟博物馆藏有《松梅芝兔图》。清初是常熟绘画的鼎盛时期,其代表人物首推王石谷。王氏祖上四世皆善画,少时专访黄公望作品,二十岁后得王鉴、王时敏悉心指授。五十岁后画风成熟,为社会推崇,有“画圣”之誉。王氏画风宗学者甚众,渐成“虞山画派”。其传世作品除藏于故宫、上海等博物馆外,常熟博物馆藏有《芳洲图》。王石谷墓在虞山西麓。王氏之后,尚有吴历、杨晋、黄鼎、马之驭、蒋延锡、蒋宝龄等,均为名重一时的画家。

篆刻

常熟篆刻,自元代缪仲素始,至今印人辈出,不乏名家,且留下大批金石,为世瞩目。1976年在古里铁琴铜剑楼地下,即发掘得一批名家藏印,计564枚,其中铜印479枚,石印58枚,半残石印27枚,至为珍宝,现藏于市博物馆。

自号乌目山樵之缪贞(字仲素),善八分书、小篆,正楷尤为高古,名重三吴,著有《书学明辩》。后人称其篆刻“以正为变,以变为正,极乎精微,夺乎天造,殆不可以形迹求也。”明代戈汕(字庄乐)王篆籀,善镌刻,《小石山房印谱》等收入其朱印。清初沈龢、林皋、王瑾之篆刻,师古创新,精妙绝伦,时称“虞山派”。

概述

两头蹲

两头蹲,婚嫁用词,顾名思义,就是要两边住,两边照顾,两边跑来跑去。

公路运输

特产

花边

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也是常熟传统的出口手工艺品。常熟花边花色繁多,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常熟花边曾荣获国家金质奖,。

红木雕刻

被誉为“红木之乡”的常熟,红木雕刻历史悠久,著名的雕刻技艺师众多,有明故宫建筑设计师蔡思诚,有以雕刻“苏东坡游赤壁图”核舟而闻名于世的王毅,有精于剔漆的杨士谦、顾思云。

美食

河豚

常熟长江口区,除盛产鲥鱼、黄鱼、刀鱼等美味海产外,还能捕到一种形如滚筒、眼小肥实的河豚。 此种海产品虽然鲜美无比,旧时有“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之说。

鸭血糯

常熟特产鸭血糯,别名红莲糯、血糯、补血糯,是清康熙年间栽培稻中变异而来的一个籼型糯稻品种。鸭血糯粗蛋白含量为13.3%,并含有生物吡咯素,有强身补血之功能。

桂花栗子

桂花栗子原产于虞山支峰顶山,故以顶山栗子为贵,后遍布虞山。据《常熟指南》记载:“顶山之栗,质软而香囊,自古著名,其嫩时剥而食之,犹带有桂花香也”。

桂花酒

桂花酒源自常熟虞山脚下百年老店王四酒家,是取上等糯米,集秋后之丹桂精心酿制而成。该酒家经过多年酿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前店后坊独特的酿造工艺。

黄花鱼

黄花鱼是海鲜的一种。每年春季,渔民出海捕捞,把活鱼从网中撒入舱内,用盐腌渍,因此又称为咸黄鱼。

绿毛龟

绿毛龟,原产于虞山山涧之阴荫处。秦淮海诗云“ 龟藏坎水毛皆绿 ”。龟以象牙色底板,白头朱目者为贵。

杨梅

虞山之麓面临尚湖的宝岩湾,栽种杨梅历史悠久,果实汁多甘美。有“小甜山”、“荷叶盘”、“毛滴滴”、“老酸头”、“大叶细蒂”、“小叶细蒂”、“东魁”、“桃红”、“早红”、“螳螂子”、“水晶”等16个品种。

支塘酒酿饼

常熟支塘酒酿饼,是春天的时令食品,以当地的冬小麦和酒酿为主要原料。酒酿用以作药,可活血行经,散结消肿。

莲子血糯饭

血糯米为常熟特产,米粒殷红如血。莲子血糯饭制作时佐以桂花、蜜枣,衬以白糖莲芯。糯饭紫红,莲芯洁白,入口肥润香甜,且具补血功效。被列入《中国小吃——江苏风味》。

叫化鸡

叫化鸡叫化鸡叫化鸡,又名“黄泥煨鸡”。此菜应选用头小体大、肥壮细嫩的三黄鸡(黄嘴、黄脚、黄毛)煨烤。

蕈油面

松树蕈油面,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油面,最早只是常熟兴福寺和尚食用的一道素食,后来得到了食客们的青睐。

爆炒黄鳝

爆炒黄鳝爆鳝丝、炒鳝片和响油鳝糊等都是苏式菜肴中炙人口的名菜。 响油鳝糊,因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

公共交通

铁路航空

常熟拥有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

铁路交通 通沪铁路 南沿江城际铁路(在建) 通苏嘉甬铁路(待建) 如通苏湖铁路(远期)
高速公路 苏嘉杭高速公路(常台) 沿江高速公路(常合) 常昆高速公路(常嘉) 锡太高速公路(待建)
火车站 常熟站 常熟西站(待建) 常熟东站(预留) 支塘站(货运)
公路运输 常熟市汽车客运南站 常熟市汽车客运北站 常熟市滨江客运站 人民桥、服装城客运站
国道(G) 204国道 524国道
省道(S) 227省道 338省道 342省道 224省道
过江通道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沪通长江大桥(公铁)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 海太过江通道(隧道)
航空运输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距35km 75km 120km

常熟拥有一环九射快速路体系:

高架快速路 常熟内环高架快速路(建成26.3千米) 常熟昆承快速路(建成8.6千米) 常熟通港路高架快速路(建成15.2千米) 常熟义虞路高架快速路(规划)
高架快速路+地面快速路 524国道高架快速路(总长13.925千米,高架4.684千米)[17] 常熟新世纪大道北延高架快速路(总长9.78千米,高架3.99千米)[18] S342东段青墩塘快速路(在建高架7千米) S342西段改线快速路(规划)
地面快速路 苏虞张公路快速路(建成23.756千米) 常熟西三环快速路(规划) 常熟虞王公路快速路(规划)

水运海运

铁路交通 通沪铁路 南沿江城际铁路(在建) 通苏嘉甬铁路(待建) 如通苏湖铁路(远期)
高速公路 苏嘉杭高速公路(常台) 沿江高速公路(常合) 常昆高速公路(常嘉) 锡太高速公路(待建)
火车站 常熟站 常熟西站(待建) 常熟东站(预留) 支塘站(货运)
公路运输 常熟市汽车客运南站 常熟市汽车客运北站 常熟市滨江客运站 人民桥、服装城客运站
国道(G) 204国道 524国道
省道(S) 227省道 338省道 342省道 224省道
过江通道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沪通长江大桥(公铁)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 海太过江通道(隧道)
航空运输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距35km 75km 120km

社会

高架快速路 常熟内环高架快速路(建成26.3千米) 常熟昆承快速路(建成8.6千米) 常熟通港路高架快速路(建成15.2千米) 常熟义虞路高架快速路(规划)
高架快速路+地面快速路 524国道高架快速路(总长13.925千米,高架4.684千米)[17] 常熟新世纪大道北延高架快速路(总长9.78千米,高架3.99千米)[18] S342东段青墩塘快速路(在建高架7千米) S342西段改线快速路(规划)
地面快速路 苏虞张公路快速路(建成23.756千米) 常熟西三环快速路(规划) 常熟虞王公路快速路(规划)

科技事业

常熟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常熟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常熟的交通四通八达,常熟市公路里程385千米。过境的干线公路有204国道、227省道(常熟——苏州)和342省道(常熟——无锡),离沪宁高速苏州出口仅30千米,无锡出口40千米。 建成57千米苏嘉杭和沿江两条高速公路常熟段,2002年动工兴建苏通长江大桥。市区到各镇的公路全部达二级以上标准,镇到中心村的公路基本达三级标准。

常熟汽车南站和常熟汽车北站是常熟主城区唯一两个大型长途汽车客运站,另外还有人民桥站,国服城站,滨江巴士站,快捷营运中心同属常熟市长途客运站务有限公司。其中招商城的客货联运中心,有1000多条线路通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

教育事业

根据《常熟市城市公共交通(常规公交)规划》,常熟在中心城区内建立以快速公交、公交专用通道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公交体系。公交专用道规划总里程约72千米。中心城区规划3条BRT线路,总长约63千米。中心城区内建立以轨道交通和优质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的公交体系;港城之间依托轨道、BRT和公交快线发展高效公交。设置30处交叉口公交优先,公交专用道规划总里程约110千米。中心城区开通轨道交通,BRT线路在近期基础上取消黄河路至问张路的路线。实现三环沿线四个换乘枢纽的快速连接,全长约27.5千米。

文化事业

常熟境内通沪铁路于2013年底开建,2014年年初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通沪铁路为国家铁路主干道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熟位于通沪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通苏嘉甬铁路三条跨省铁路主干线的交汇之处,常熟将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之一。[19]

根据《江苏省铁路规划》,通苏嘉甬铁路也将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开工建设,通苏嘉城际铁路在常熟境内设常熟西站。南沿江铁路于2017年开工金坛区先导段,江宁至太仓段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

常熟市区直线距离苏南硕放国际机场32千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76千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20千米。

医疗卫生

常熟境内河道密布,水上交通便利,有航道60条,通航里程533千米。常熟港于1996年1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籍船舶开放,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00年11月末,常熟港跻身全国十大内河港。常熟港拥有37.5千米长江岸线,已建有兴华码头、华润电力码头、常熟电厂码头、华润石化码头、益成码头、芬欧汇川纸业码头、常通汽渡码头等泊位2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869万吨。常熟港水域建有锚地2个,其中常熟港公用过驳作业锚地,水域面积为3.48平方千米;常熟港海轮锚地,水域面积为3.36平方千米,设置锚位6个。常熟港集疏运条件。常熟港主要的内河水路通道有望虞河、常浒河、白茆塘等。

体育事业

交运邮电

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3.7%,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2%,居苏州领先位次。“苏州·中国声谷”加速建设,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智能仓储智慧物流联合创新中心、激光产业技术研究所、常熟中纺学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联合体建设投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7家,新增省、苏州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瞪羚企业63家。

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15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098件。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578件,按常住人口计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19件,比上年增加0.98件。

2021年末,全市人才总量为40.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32万人,高技能人才9.87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8.2%、9.2%和9.2%。年末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42人、省“双创人才”102人、省“双创团队”1个、“姑苏计划”人才195人、“昆承英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70人。[6]

基础设施

2021年,全年竣工学校20所、开工6所,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新高考首战告捷,主要指标领跑苏州,包揽苏州理科前三。年末拥有各类学校125所,在校学生数15.02万人,毕业生数3.08万人,专任教师1.10万人;拥有幼儿园120所,在园幼儿数4万人。

社会保障

常熟博物馆常熟博物馆

举办2021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游节、《琴动江南》大型文艺晚会、长三角红色旅游发展峰会等重大活动。年末全市共有备案博物馆6个,艺术表演场馆4家,美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图书分馆、流通点、24小时自助借还、村级图书室104个,总流通55.95万人次;文化馆1个,文化站(文社中心)1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14个,村文化活动室210个。

其他事业

2021年,建成常熟市核酸检测基地、省达标化发热门诊3家,全年完成疫苗接种近360万剂次。智慧中医专科联盟平台在21家公立医疗机构上线应用,“常熟智慧健康”微信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便民运用。建成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市二院完成三甲医院现场评审,市中医院完成三甲中医院省级调研、与上级合作共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熟医学中心。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5个,拥有床位10557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14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4903人,注册护士5143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29人。

2020年6月2日,常熟市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旅游

2021年,成功举办2021第六届STC常熟尚湖铁人三项赛、2021常熟尚湖半程马拉松、2021年江苏省龙舟精英赛、常熟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大力推广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300次,参加人数达35万人次。全市健身步道1681条,步道总长932.13公里,全市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公办中小学校达72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71平方米,万人拥有体育健身设施数110.83件。东京残奥会获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枚;第十四届全运会获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2枚;省级青少年比赛获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16枚;苏州市学生部赛事获金牌114枚、银牌91枚、铜牌101枚。

沙家浜风景区

2021年,全年旅客运输量66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1.5%;旅客周转量5.53亿人公里,下降28.8%。全年货物运输量2063万吨,比上年增长0.1%;货物周转量42.37亿吨公里,下降12.1%。全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达6536万吨,比上年下降25.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97万吨,比上年下降10.4%;集装箱吞吐量20.86万标箱,下降11.1%。

2021年,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达54.57万辆,比上年增长6.3%,其中私家车保有量47.95万辆,增长6.3%。

2021年,南沿江城际铁路常熟段完成全部箱梁架设,铁路桥梁全线贯通;通苏嘉甬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常熟西站明确落地。342省道常熟东段改扩建工程(青墩塘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广济路北延(相城界至锡太公路)道路工程开工建设;新世纪大道常昭路至海虞镇段、常台高速公路常熟东互通连接线工程全线建成通车,524国道常熟莫城至辛庄段改扩建工程主线快速路建成通车。沙家浜风景区、高新园等公交首末站和换乘站开工建设,常昆路公交首末站建设完成。

2021年,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收入34.3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9.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电信业务收入24.56亿元,增长7.7%。[6]

尚湖风景区

2016年,常熟市三环路高架全线贯通,通港路、常沙线快速化改造等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完成长江路东延、衡山路北延等道路节点改造,加快实施镇村公路提档升级。新增、更新公交车辆112辆,新增、优化公交线路38条,新建200个镇村公交候车亭及8处城乡公交首末站,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站一期建设工程充电桩完成安装。[20]

虞山景区

2021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55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325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86元,增长10.4%。全年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97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95元,比上年增长1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42元,增长22.4%。

2021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0%。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离退休人员)91.2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离退休人员)93.82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8.78万人、49.49万人、49.75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参保退休人员)7.9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97万人。主要险种保险覆盖率均超99%,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15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1095元/月,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2.4亿元,优租房累计安置648套1351人。新增实际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4.76万人。

2021年,全面完成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布点建设,新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家,新开工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家,累计建有13家。全市新增标准化日间照料中心16家,累计建有380家,其中社会化运营日间照料中心324家,社会化运率达85.3%。全市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1.3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40张。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完成957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改造对象由原来的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扩面至全市老年人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分片连锁运营,居家养老政府补助对象超5.4万人。

亭台楼阁

环境保护

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3.0%,PM2.5平均浓度27.8微克/立方米。国省考重点断面优于Ⅲ类水的比例达到93%,长江干流常熟段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完成营造林面积999亩,城区新增绿地面积4.9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5.4%。加快推进“千村美居”工程,年内完成1055个村(组)的优化提升,其中250个村庄获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命名。

2021年,继续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4家,原址关停的搬迁企业2家。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272条,整治劣Ⅴ类水体109条。完成城东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完成25公里互联互通管网、31公里污水主管网,消除直排口480个,整治工业企业排水280家、“小散乱”1744家,完成56个达标区建设、涉及面积92.2平方公里;完成241个自然村、7597户生活污水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99.2%和98.1%。全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103亩。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安全事故13起,死亡10人,比上年分别下降38.1%和28.6%。其中,道路交通运输事故6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40.0%,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037人,较上年下降0.0022人。[6]

古典园林

名人古墓

沙家浜沙家浜(7)沙家浜风景区位于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2013年4月11日,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

著名人物

尚湖尚湖(2)尚湖风景区位于常熟古城西,虞山之南,是国家级太湖风景旅游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建有荷香洲、桔香洲、桃花洲、枫林洲、鸣禽洲、渔乐洲、烟雨洲等7个景点。

荣誉

虞山虞山(3)虞山景区位于常熟市,由虞山、尚湖组成,是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石景、寺观园林著称的山水风景名胜区。辟辛峰、维摩旭日、剑门、兴福寺、尚湖、小石洞等6个景点,其中以辛峰、剑门为主景点。

虞山公园

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南部与尚湖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这里不仅森林景观独具特色,而且文脉史迹极为丰富。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9年3月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宝岩景区

景区内尚有小云栖寺、石洞冷泉、连城石壁、帝师园、虞山印象和生态科普馆等展示虞山人文与自然资源的新老景点多处。

友好城市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 藏书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辛峰亭

辛峰亭位于常熟虞山东岭之巅,为虞山上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后更名为“极目亭”。明初废。嘉靖年重建,取名“达观亭” 又废。万历间再重建,因地处城之西,取名“辛峰亭”。

兴福寺

兴福禅寺兴福禅寺破山寺,又称兴福寺,号称江南四大名刹(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常熟兴福寺)之一,位于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方塔

原名“崇教兴福寺塔”,俗名方塔,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塔为四面九层盔形顶 砖木结构,逐层递收,立面的轮廓吴抛物线状。面阔三间,明间设门洞,底层为拱圈形,其余均为壶状、每层平座深 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撑,每边设几何形栏杆三扇,曲线柔和流畅。从平地到刹顶总高67.14米。

读书台

读书台位于虞山东南麓,相传为六朝梁代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今辟为公园。园中奇石突兀,古木参天,分为内外两园。读书台在内园中央,上建“读书台亭”,亭内有文物石刻。全园结构,苍劲而古朴,严整而疏放。

词条图册

曾赵园

曾园、赵园是相互毗邻的原虚廓园、水吾园的合称。两园皆以水景环池而筑,参差错落,布局得体,以水景取胜。

拂水山庄

拂水山庄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珍贵的艺术明珠。

梅李聚沙园

聚沙园位于梅李中心镇区东侧,占地面积55668平方米,因全园主体为始建于南宋的“聚沙百福宝塔”而得名。

翁同龢纪念馆

翁同龢纪念馆坐落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系由翁氏故居修缮辟设而成,并于1991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翁氏故居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僚住宅。其中的主体建筑“彩衣堂”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