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

中文名称 毛泽东思想研究
主管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 月刊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主办,系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公开出版的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大型学术理论刊物。原为季刊,从1997年第1期起改为双月刊。

  【办刊宗旨

  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着重研究和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要栏目

  ★历史钩沉

  ★探索与争鸣

  ★社会热点述评

  ★邓小平理论研究

  ★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

  ★三代领导一脉相承研究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研究

  ★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研究

  ★从各个领域研究毛泽东思想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研究

  【刊物影响

  一、发行影响

  该刊读者遍及全国,80%以上的订户在省外,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发展,国外境外读者也不断增加。该刊充分考虑到这一刊物的性质和读者对象,确立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工作方针。由于贯彻这一方针,该刊建立和发展了同中央有关部门和单位(如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同全国各地和军队系统有关科研、教学、宣传部门(特别是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山东、吉林等毛研基地和全国七大邓研中心)的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还同国外同行开展一些学术联系和交流活动,实行开门办刊,努力把刊物办得更有生机和活力。

  《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方针,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先后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并荣获四川省优秀期刊称号。此次又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成为四川省入选本届国家期刊奖的唯一社科类学术期刊。

  该刊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中名列第一,同时也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

  二、学术影响

  该刊公开向国外发行,已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尼克·莱特博士曾在美国出版的颇有影响的《中国共产党研究通讯》上,以《毛研究在中国,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回顾》为题,专文评介该刊。该刊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格里菲斯大学和新英格兰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原毛泽东思想学院、前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香港地区萌芽书屋等机构建立过联系,有的至今还相互交换刊物和资料。该刊还先后接待了一批外国同行学者来访。在国外若干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图书馆中,如东亚集萃、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斯大林纪念馆中都陈列了该刊,有的还收藏了该刊从1983年创刊号以来的刊物。

  三、政治影响

  由于该刊始终坚持了上述正确的办刊宗旨和方针,因而受到许多革命前辈、著名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超同志倍加关怀,该刊就是在他的倡议和指导下创刊的,并亲自担任了该刊的第一届主编,至今仍担任该刊编委会主任,邢贲思(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华泽(中国新闻协会主席)、姜思毅(军事科学院中将、研究员)、龚育之(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也欣然受聘担任该刊编委,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好评。多年来,该刊已办出一批有影响的特色栏目。此外,还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一些新的栏目,如“两课”教学研究、当代思想政治研究等。

  该刊为中央档案馆指定收藏,中宣部理论局指定送阅,宋任穷、李德生、胡绳、张国基、方毅、邵华泽、王首道、孙毅、邢贲思、逄先知、王梦奎、苏星等一批革命前辈和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先后为该刊题词。余秋里、杨汝岱、谢世杰、侯树栋等领导同志曾为该刊撰稿。该刊发表的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报刊全文转载。

  【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编辑: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社

  邮发代号:62—168

  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8999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033/A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出版日期:单月25日

  国内定价:10.00元

期刊目录参考

  四川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2012年年会综述[1]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转折和毛泽东的神奇用兵

  统战工作与长征的胜利

  从红军长征时在湘黔发布的文告看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之升华

  从马克思现代性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论“三个社会”相互关系

  毛泽东的宣传思想工作群众观研究

  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基层政权建设思想探析

  平等的正义:毛泽东社会伦理的价值追求

  1954年宪法与毛泽东宪法思想的具体化

  从毛泽东“不以个人好恶论是非、定行止”谈起

  毛泽东边防思想研究

  毛泽东与中山装

  周恩来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保障

  朱德在太行前线对八路军文化建设的贡献

  论延安时期陈云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探索

  陈毅精神的民族文化元素及其当代价值

  邓小平晚年共富论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蕴

  邓小平人口控制论管窥

  延安整风对延安精神内涵的发展、培育、确立与弘扬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毛泽东“延安文艺讲话”对延安文化人建设的价值引领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的豪放美在英译中的传达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的营销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理的解释学透视

  论《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命运与无产阶级革命历程的关系

  近十年党的群众工作问题研究述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